分享

什么是边防?

 一号哨位 2020-06-15

“不把领土守小了,不把领土守丢了”

我在很多边防哨所听过这句话

这是墨脱的一位排长跟我说的

他说

站在这片土地上

“祖国”二字比任何地方都沉重

什么是边防?

这两句话是对边防最好的解释

前段时间,哨位君与央视12频道《热血边关》节目组,一起去了西藏墨脱。感受边防官兵的恐惧与无畏、世俗与崇高。感受最最遥远的地方和最深情的人。

1.

国道318,千里川藏线

这是无数人进藏出藏的路线,也是西藏地区五十多年来不可替代的一条经济命脉。在此之前,从拉萨到四川雅安,冒风雪严寒,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也需跋涉半年以上时间,而现在,只需短短几日。

这是解放军付出了4963名官兵牺牲的代价,在雪域高原,修建的长达2432公里的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都有官兵献出宝贵生命……

他们的牺牲是那么猝不及防,可又伴随着必然。在探索未知和与自然较量的时候,他们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征服10余座高山,跨越金沙江等天险急流,与冰川、沼泽、塌方、泥石流等无数障碍达成和解…… 沿途风景的肃杀,记录着这条路上的悲壮。献完青春献子孙,而在西藏,其实还有很多人,都是当年十八军的后代,他们继续留了这里建设生产。

在波密,我们遇到了一位学员排长,20岁出头。我问他“是分配过来的还是自己选的?”

排长递给我一块灶坑里烤的红薯,露出一口白牙说,“自己选的,我毕业排名第二,能优先挑选。”

“为什么来这?这么艰苦!”

年轻的排长拍拍手上的灰,笑得有点腼腆又有点释然,“我们很多人都是志愿戍边,大概……因为这的景色好吧。”


的确,这里很美,南伽巴瓦峰的雪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恨不得要照进人的心里。

带车的齐干事指着对面的雪山对我说,“你就看那座山,每天它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战士们有心事,跑到江边对着山吼两嗓子,就什么都好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今年25岁,去年军校毕业排名第三,也是志愿来戍边。

营房

这样的人还有好多,他们仿佛拥有天地,却又放下天地,他们仿佛拥有自由,却又放下自由。

守着孤独的大山,不知道他们夜里睡不着时会不会想:我排名第二、第三、第五,我为什么选择来西藏戍边?

2.

海拔2700米的波密,在西藏这个地方显得稀松平常,但你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战士们守疆卫国的决心和被激发出的英雄气概。

一个班长跟我说:“不能和平原地区的人比,但是和海拔四五千的比,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在这儿的官兵讲的最多的就是西藏很美,在这当兵有意义。我常常在想,什么是美什么是意义?

这些人本可以选择更加优越的生活,却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祖国最偏僻的角落。他们说习惯了就好了。

有一个朋友说,这种习惯很可怕,他觉得会降低自己对生活的欲望,会让他丧失斗志,甚至丧失追求更好生活的能力。

其实这么说也没有错,但是“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这是一个班长告诉我的,他口中的“习惯了”其实并不是丧失了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而是有能力适应一种生活。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所谓“知道为什么而活”,其实就是信念,或者说是信仰。

3.

从哈尔滨到三亚的高铁动车只需12个小时,而我们从波密到墨脱却用了整整两天,因为去墨脱的路,又塌了。

这种障碍,在墨脱是一种常态。

摄影:平措

同行的马班长宽慰我们:“现在已经很好了,2013年通公路前,有些准军嫂联系不上自己的男朋友,就想来看看,可才走到多雄拉,就遇到大雪封山,当地百姓谁都不敢带她们进去。”

据统计,2013年中国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0.31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35.62万公里,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59万公里,全国共有颁证民用航空机场193个……

没错,在距198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条公路沪嘉公路通车后的第25年,在交通发达的2013年,墨脱县也终于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通了车。

江班长一边给我找着最新的杂志(其实是半个月前的了),一边笑盈盈地跟我说:“得感谢这条公路还有网线,不仅带来了一个月内的杂志和报纸、带来了新鲜热乎的消息,还治愈了我们这连医学界都手足无措的‘墨脱综合征’。”

“墨脱综合征”是戍边官兵发明的词,江班长说,“这种墨脱独有病症的临床表现是语言能力下降、对新事物反应迟缓、沟通能力减弱……而发病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过度闭塞。”

尽管我做足了墨脱有多落后多辛苦的一切心理准备,可还是被“墨脱综合征”惊到了。

曾经的墨脱

马班长解释,“主要这的路太难修了,以前7-10月才季节性通山,电话线常断,也没有网络信号,沟通就靠开山的人背着信出去,但很多都是时隔数月的,而再背着报纸和杂志回来,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一年以前的了,但16年10月有了网络以后就彻底好了。”

2016年才有网络是什么概念?那时候智能手机早已普及泛滥,智能手机市场争霸不停,移动互联网竞争白热化,社交网络每天生产的信息无法用数量来统计……而他们直到2016年才接通互联网,不敢想象曾经的官兵如何克服“墨脱综合征”。

通公路意味着墨脱将不再因雪山阻隔而远离世人的视线,可时隔整整三年,这里的官兵们才盼来了网络信号。一直以为95°E和120°E的时差是1.6个小时,而事实上的时差不止几个小时那么简单。

西藏把它唯美的一面留给了已走进或向往它的世人,却狠心地把绵延无尽的孤寂和地荆天棘留给了驻藏官兵。

再小的寂寞和奉献,乘以365都很庞大。究竟要有怎样的情怀,才能如此意志坚定地驻守?

而如果耐心寻找,你还会发现,在社会如此快速发展的当今,墨脱有一个叫做格林村的小地方,那里竟能够找寻到上世纪那种原始的野力。所有刚来这的年轻官兵,仿佛都被下了蛊,无一人打破三月内被女友分手的魔咒。

因为在格林2016年通车以前,搜索信号要爬到最高的一棵树上再支一根杆子。都已经2016年了,现代交通文明和通讯文明的发达,在这几乎看不到缩影。

“以前有学员毕业到墨脱给女朋友写回信,可女孩收到这封信时是来年七月,已经嫁给了别人。”团长告诉我们。

团长说这不是段子,在这里很正常,没路没信号的故事,就发生在墨脱通公路前的那些年。

4.

有人说,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

桥梁29座、涵洞227道,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等6条江河,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复杂的地质条件,让这条年轻的公路十分脆弱。

我们沿途偶遇的一位修路工人很有“意思”,他哭丧着脸跟我们说:“我家就在成都,修了四年路,四年没回家了,可是这路年年断,时不时就塌,我感觉我回不去了。”

借此机会我们真的要感谢中铁十局的修路工人,路边随处可见的一个个帐篷,就是他们为了抢修路段,随时枕路而眠的装备。

由北向南,从2900米到700米,雪山上飘下来的每一粒沙,都带着艰辛和失足跌落的恐惧。从针叶林带一路无信号地下到热带雨林带,墨脱就到了。

而关于挑战和进险,或许这里的官兵最有发言权。

这是上个月刷屏的退伍老兵们的退伍路。

这是我们进墨脱时的路。


这是更让人绝望的巡逻路,官兵们甚至把这条路命名为绝望坡。

之前刷爆网络的墨脱蚂蟥被质疑成卖惨宣传,甚至有网友质疑我军的后勤保障,我问老兵怎么看,老兵抬头怔怔地看着我,“什么怎么看?有啥好解释的?懂的人自然懂。”

他说话时的语气是惊讶怀疑的,但惊讶的不是个别网友们的不了解,怀疑的也不是大众对他们的评价,他是在用语气质问我,“你怎么还会问出这种低级问题?”

是的,因为对于边防军人的磨难和牺牲,懂的人心照不宣,不用为外人所道,但彼此能真正疼彼此所疼,这种默契像是与生俱来的血脉,无需多言,甚至我们素未谋面。

边境真正的寂寞和付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可他们却不抱怨不诉苦,即使遭遇怀疑否定,但仍拼尽全力,坚定而深情。

但在墨脱边防的巡逻,没有经历的人,真的没有发言权。

蚂蟥甚至能够顺着战靴牛皮的纹路往里面钻,夏天时经过蚂蟥路段,有的官兵帽子上最多能掉将近一百条蚂蟥,有网友说穿长筒袜、包保鲜膜。

可是,对比海拔跌宕起伏500米-5000米,需翻越4700的多雄拉雪山,穿越植被茂盛的原始森林,跨越40多条激流飞瀑、攀爬20多处的悬崖绝壁的巡逻路,于战士们来说,比起减少负重、行动便捷自如,蚂蟥还重要吗?

这的工资比内陆高,可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呢?

这是连队里最凶的一只军犬,一言不合能连着咬死四头猪的那种,但他有一个并不符合它气质的名字:小公主。因为他的妈妈叫大公主,牺牲原于生下他不久后的一次巡逻里……

摄影:齐奇

上面这张图是官兵们巡山路上夜晚就睡的环境,对,就是在这个“棚子”下面露宿。

如果没有巡过逻,你不会知道,带着细沙的雅江水或冰雪积水做出来的大锅饭也挺香的,头顶遮一层塑料薄膜,就着树叶铺睡袋其实也能睡得挺香。

5.

路上保障的战士,拿着镰刀开路被划了一胳膊的伤。

他们被称为“老墨脱”,而事实上这群“老墨脱”也不过是98、97年小伙子,刚刚成年,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这让我们感到惭愧。

或许是看出了我们的心疼和愧疚,他们都笑的很开心,晶亮的眼白和黝黑的皮肤有点不搭调,但却透露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

前段时间,国防部发了一个感人视频,青春不只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他们应该就是里面的主角吧!

固执地守着善良和孤勇,来到边关远方,从此,“家国”这个词,便厚重着这些孩子们的肩膀,催着他们成长。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他们不喜欢做,但又坚持去做,或许,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摄影:斌州

戍边营官兵们的被子,从来都不是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因为它们每天都要被打进战备背包里。不管一年是365天还是366天,这里的官兵们,常年战备。

听说有一位老兵,是营里的“隐形富豪”,家里条件非常不错,但在这戍守了十几年,明明生而有翼,却甘愿低姿匍匐

有些很苦的日子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我们知道它会变好。

我佩服的是他们,这些守卫在墨脱的老果达们,亲历过战友的伤亡,煎熬没有信号和网络的日子,还要时常忍受断路断补给……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十几年照过。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淋漓尽致。

“躺着都是奉献”,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地方。这或许就是军旅生活的意义。经常有人说他们工资待遇高,反正都是为了挣钱,但如果来一次这个地方,你会觉得给他们多高的工资和待遇都不过分。

6.

在墨脱,有一处地方本没有名字,可十四年前,这里从此被命名为饶平。


这是饶平的战友李驰替他写的一段文字。

还有去年因为执行任务而延迟退伍的战士梁昆炜,在最后一次巡逻里牺牲了,他才19岁……

墨脱官兵在某山口显示主权,第一排右一为梁昆炜

戍边营里先后有29名军人牺牲……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倒在巡逻途上,张洪万翻雪山突遇雪崩、姚琳被巨浪卷走、焦沽银被毒蛇咬伤死亡、饶平为救战友被泥石流吞没、梁昆炜在巡逻途中被滚石砸中头部…… 此时此刻,没有任何说教大义,唯有悲伤和沉默。

既然是深山老林的无人区,那还要巡逻吗?

当然要!

巡逻不是为了告诉外面的人西藏边防有多苦,也不是秀官兵们的野外生存能力,而是要告诉所有人,即使这里荒无人烟,但这里叫中国。

对于主权的宣示,边防官兵们就像千百年古老民族对于图腾的崇敬和眷恋一般执着,战士们的血性,在于他敢时刻准备用生命,来实现这个国家的尊严。

营里有一座烈士陵园,所有的墓碑,都坚定地朝着岗巴拉巡逻线、中印边境的方向,他们的英魂如丰碑一样驻守着国门。

7.

返程时一位参加过阅兵的藏族干部送了我们一程,我说,“措哥,你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帅气的偶像派”。

他一边开车一边侧过头看我,“为什么?保家卫国不是更光荣吗?部队里有很多人都是想在战争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是好汉是懦夫试试也知道了!”

在人人都教你如何体面地去迎合世俗时,要做到事事真心时时纯粹,真的很难。他说话时,斜阳正好透过车窗照在他侧脸刚毅的线条上,他果敢拼杀的骁勇仿佛也有了光。

驻守边防的官兵,他们敢将胸膛而向刺刀,就能托起我们的下巴,扳直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军分区的副参谋长对我说,“不要总说墨脱苦,多说说林芝地区的美呀,说说我们的官兵,他们也是很帅气很前卫的,说说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很多乐趣的”。

这是措哥的朋友圈截图,这是走“生死墨脱路”时咱官兵的心态,没有修饰,很真实。

巡山路上大家围着火堆唱歌。

军人的人生不是靠心情过着,而是靠心态去生活,活着不是靠辛苦和牺牲博得同情,而是靠血汗和荣誉赢得掌声!

这里的军民关系很好,哨位君亲眼看到,一位军医在波密的药店买药,老百姓死活不要钱,左推右搡下军医不得已扔完钱拔腿就跑。而退伍老兵送别,这里的藏民会主动要求亲自唱歌欢送。

他们在恶劣的环境里营造了和谐幸福的氛围,让如此艰苦的地方生出歌声于欢笑。

8.

自进驻以来,“墨脱戍边模范营”在墨脱县建起了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一座水电站、第一个砖瓦厂、第一个闭路电视村……创造了29个墨脱历史上的第一。

万家灯火,是这些戍边人的青春放光华。

团里的范主任与我说过,“不把领土守小了,不把领土守丢了”,同样的话,我在与墨脱年轻的藏族排长巴桑聊天时也听过。站在这片土地上,“祖国”二字比任何地方都沉重。

在他们守卫期间, 边境没有丢失一寸国土,边境燃起一丝战火,没有一个百姓因为身处边境而受到欺辱。

纵然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官兵无法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但在无数个人迹罕至荒无人烟的地域,他们享受过边关冷月的孤独和漫天繁星下的渺小,也留下过无数不为人知的足迹跟汗水。

驻守在西藏,从此,他们生命也有了海拔……

这个世界的“幸福总量”是守恒的,有人幸福,就有人付出。

我们走的第二天,听说又有一批官兵们要进山了,而路通往的,是我不知道的地方,对别人的祝福是前程似锦,对墨脱戍边营官兵们的祝福,是一路平安。

临别,哨位君嘱托朋友注意安全,朋友回了句“放心,老江湖了”。

没错,江湖路远,我们后会有期。

那是我们无法抵达的,是他们生命守护的。

什么是边防?这,就是边防!

一个多月前哨位君就跟随央视《热血边关》节目组回到了北京,但一直与遥远的他们保持联系。这个春节已经过去,他们中的大多数又在远离父母的地方过了一个年。

唯有祝福他们,希望更多的人关心他们,至少知道他们的存在。

今晚(2月7日)22:02

央视12频道《热血边关》第二季开播

一号哨位作为新媒体合作方

参与全程拍摄

锁定CCTV12《夜线》春节系列节目

《热血边关》第二季

今晚播出第一集《新兵集结》

一号哨位,为你站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