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丰少少爷 2020-06-16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古碑沉水50载重见天日 ,族人念祖恩重修宗祠。“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无不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打开尘封记忆倾听700年古村忠义传奇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叶氏宗祠大门门环威武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叶氏宗祠”四个镏金大字和“政闻东鲁,绩著南阳”楹联彰显出大坪叶氏的渊源以及家族的辉煌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在重修后的叶氏宗祠里,先祖经历绘于祠内檐壁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明朝永乐年间,叶氏后人刻“叶氏追远堂记”碑铭记之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鸟雀从叶氏宗祠房顶精美房脊飞过

“叶氏祠堂谢氏祖宗”的族史令东莞塘厦村民自豪

叶氏宗祠碧瓦青墙,恢弘大气

塘厦镇

夏雨簌簌,祠院深深。89岁高龄的叶裕洪在叶氏宗祠的休息椅上坐下,大雨从宗祠天井上空落下,打在青苔石板上,沁湿尘封的记忆:谢氏舍命相救,古碑沉水50载重现天日,族人念祖恩重修宗祠……700多年古村家族贤孝忠义、知恩图报的励志传奇,点点滴滴越发清晰生动起来。

说起东莞塘厦大坪社区(村),叶氏辉煌的家族史无不令村民自豪,外人称奇。据大坪社区党工委宣传委员叶冠文介绍,目前,承载家族荣耀的叶氏宗祠已于2016年经重修后开光,目前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族人结婚摆酒以及宗族理事会议事。

壹 为报救命之恩奉谢氏为宗

“我们先祖官至行军都统,是彪炳史册的人物,到今天也没有后人超过他。”在祠堂后堂右侧边路檐廊下,叶裕洪抬手指着廊下壁画说,画中四人,武官便是其先祖太公——叶弘,原是宋朝宰相叶顒的后裔,时任行军都统,护驾南迁。

根据《大坪村志》记载,宋末年间(约1279年前后),崖门沦陷,皇祚湮亡,大坪村先祖叶弘义不归元,遭致兵祸追杀,逃至大屏嶂山下隐居,始有大坪。“当时的大屏嶂崇山峻岭,一条河蜿蜒而过,冲积成一方沃土,先祖们搭篷垦田,便定居下来。”叶裕洪说,后又因忠于前朝,被人告密,所幸得到友人谢元庆舍命相救,“以叶氏身份替死”,才幸免于难。叶、谢先人这段手足情义及至今天也为后人所称道。在重修后的叶氏宗祠里,这一幕还被绘于祠内檐壁,附诗有云:“元庆恩情深似海,挺身昂首入牢房。谢公死难存忠义,先祖生还免祸殃。”

1417年,叶氏后人在叶氏宗祠落成时,为报答谢公对始祖的救命之恩,祖先将谢公的神位与始祖同坐一堂,叶氏坐正位,谢氏坐左位,后人皆称“叶氏祠堂谢氏祖宗”。而这一做法也被奉为祖制,世代相传,直至今天。2016年,叶氏宗祠重修落成时,谢氏牌位依然坐于叶氏太公左位。

贰 古碑沉水50载重见天日

据叶裕洪介绍,这段恩情还被后人刻石立碑。明朝永乐年间,叶氏后人刻“叶氏追远堂记”碑铭记之。上世纪六十年代,宗祠被拆毁,石碑被搬入企洞水库。2015年,叶氏宗祠建成竣工时,当地村委组织人力将石碑打捞上岸。时隔50多年后,这块沉入水底的明代石碑又得重见天日。现藏于新建的叶氏宗祠内。

7月25日,记者在叶氏宗祠“追远堂”右侧见到这块古石碑。只见古碑为青灰色,四周字迹尚可辨认,中央因磨损较为模糊。古碑高90厘米,宽80厘米,篆书题字“叶氏追远堂记”。碑文两篇,右篇《追远堂记》,左篇《祭田记》,均为文言文撰写。《追远堂记》简述了建祠设堂的背景和意义,是为“俾世之孝子慈孙,皆得尽其追远之诚”。而《祭田记》字数稍多。祭田是古代宗族共有的土地之一,因其地租收入主要用于祭祀而得名。碑记也详细记叙了叶氏先人将田租收入祭祀先祖的做法,并将其刻于石上,以戒后人。

据东莞文史研究专家杨宝霖先生考证,东莞现存祠堂碑以刻于明洪武年间的中堂潢涌黎氏宗祠碑历史最悠久,其次就数这块刻于明永乐年间的大坪叶氏追远堂记碑了。叶氏祠堂碑的出现,勾起了不少与塘厦大坪相关却又鲜为人知的典籍记载,多方位地展现了明代东莞的民间生活和东莞人的精神面貌,有重要的文史研究价值。

叁 念祖恩继祖业重修宗祠

“目前,叶氏已经发展到第27代,人口也达到2000人,加上外迁广东南海、茂名及海外的,大坪叶氏后人超过3000人。”今年89岁的叶裕洪是叶氏第24代后人,在叶裕洪心目中,叶氏宗祠的每一副对联都包含了尊祖敬宗、知恩图报、贤孝忠义、艰苦创业的祖训和家风。在宗祠摆放牌位的对联有云:创业维艰先祖备尝甘苦,守承不易子孙应戒奢华。

祠堂后堂摆放有不少叶氏后人祭拜祖先送上的镏金牌匾,匾上文字大部分都表达了承继祖业等含义。而这一祖训在“祭田记”碑文中的第一句话就得到印证:“为人子孙,能绳其祖武者,可谓孝也。”据叶裕洪介绍,叶氏后人以经商者居多,他们秉持知恩图报、贤孝忠义、艰苦创业的家族精神,将企业做强做大,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和乡梓。2013年,叶氏富商及村中老人相聚一堂,认为“宗祠乃是先灵所,沦为荒土何来居”,一致认为应重建宗祠,复其原貌、恢其旧制。后在村中老人牵头下,叶氏后人纷纷慷慨解囊,宗祠于2014年兴工动土,2015年建成竣工,2016年开光庆典。7月26日,记者在叶氏宗祠看到,重建后的宗祠整体结构为三进两天井,外观碧瓦青墙,恢弘大气,内观则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正门门楣上“叶氏宗祠”四个镏金大字和“政闻东鲁,绩著南阳”楹联彰显出大坪叶氏的渊源以及家族的辉煌。与多数祠堂不同的是,宗祠除了正、后堂立有木制屏风外,宗祠正前方广场还砌有屏风墙。“这些屏风很有讲究,即无论是谁前来祭拜,都需下轿、下马、下车。而且,除非有功绩盖过太公的人,才能从木制屏风的正中跨过门槛而入。”叶裕洪如是解释道。据大坪社区党工委宣传委员叶冠文介绍,目前,叶氏宗祠由宗族理事派专人管理,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族人结婚摆酒以及理事会议事。近年来,宗祠还用于举办村级奖学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