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治风寒感冒效果好——柴胡

 昵称17447218 2020-06-16

柴胡的形态特征

又名:地熏,芸蒿,山菜,茈胡。生长在山中,嫩时可食,老的则采来当柴,所以苗有芸蒿,山菜,茹草等名称,而根名叫做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主根粗大坚硬。茎单一或丛生。上部多分枝,青紫色,微有细线。叶互生,为宽或窄的披针形。背面有明显突起的纵脉,像竹叶而稍紧小,叶片上常有白霜。伞形花序,花瓣淡黄色。果呈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

药用部分

柴胡根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李时珍说:柴胡入手、足少阳经,须佐黄芩同用;入手、足厥阴经,则佐黄连同用。

主治:

主心腹疾病,祛胃肠中结气,及饮食积聚,并能除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可轻身,明目,益精。

——《神农本草经》

除伤寒心下烦热,各种痰热壅滞,胸中气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也可煎汤洗浴。

——《名医别录》

治热痨骨节烦痛,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还能下气消食,宣畅气血,治流行病的发热不退有效,单独煮熟,效好。——甄权

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咳,润心肺,添精髓,治健忘。——《日华诸家本草》

除虚劳,散表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热口苦,妇人胎前产后各种发热,心下痞满,胸胁痛。

——张元素

治阳气下陷,平降肝胆、三焦、心包络的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鸣耳聋,各种疟疾及痞块寒热,妇人热入血室,月经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李时珍

李时珍说:劳有五劳,病有五脏。如果劳在肝、胆、心及心包有热,或少阳经寒热往来者,柴胡为手足厥阴少阳比用之药。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为引清气、退热的必用之药,只用劳在肺、肾的,不能用柴胡。李东垣说肺疟、肾疟,十二经疮疽及发热者都可用柴胡。但用药时必须认真分析疾病的原因,辩证施治,合理地加减用药。

实用妙方

伤寒余热,伤寒之后,邪入经络,体瘦肌热

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次用三钱,加水一盏,煎服。

虚劳发热

柴胡、人参等份,每次取三钱,加姜枣同水一起煎服。

湿热黄疸

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取三钱,加姜枣同水一起煎服。

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体虚而气升者忌用,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不宜使用。恶皂荚,畏女菀、藜芦。不可与有毒的大叶柴胡混淆。

各位亲们:

本平台分享的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医师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