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连载】完美之局——棋盘内外的智斗大戏(87)

 弈道秋声 2020-06-16

  作者简介:李坏,著名围棋写手、媒体人,江湖号召力巨大。围棋著作天马行空,常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构思。

  《完美之局》是李坏的最新力作,以棋盘内外纠缠的智战为线索,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番外篇7 (上)

  在浩瀚的星空深处,睁着一只眼睛,足有五光年宽的巨大眼睛,静静地凝视着无数文明在这里生生灭灭,观看着宇宙中生命的潮起潮落。

  今天,一个文明孢子来到了,笔直地、义无反顾地向着大眼睛中间的瞳孔飞去。


  “这就是宇宙之眼啊!”盘古兴奋莫名,一百五十亿个单脑全都分泌出了多巴胺,整个通讯通道内同时吵嚷起来:

  “看那蔚蓝色的瞳孔,迷死人了!”

  “那眼白,快要闪瞎我的眼睛了!”

  “那粉色眼睑,跟我女朋友的一模一样啊!”

  “什么你的女朋友,那是上帝之眼,可别惹怒了他!”

  盘古的头都被吵疼了,只好设为60秒一句的限制聊天模式,但那些飞来飞去的单脑他可没法控制。

  一百五十亿单脑如蝗虫般飞向上帝之眼,这些单脑如果出现在地球上,那肯定是遮天蔽日了,但在上帝之眼面前,连照片上的一个像素都遮挡不住。


  但他们可是真吵,不仅通讯频道里被刷屏,飞行器也都在上下翻飞,简直乱成了一锅湍流。

  这显示了盘古现在的心情。

  那些单脑继承了古老的蓝星模因。据古老的资料记载,他们全都起始于蓝星上的单细胞生命。

  蓝星上的生命从单细胞到智慧生命演化了几十亿年,终于进化出了“讲故事”的能力。

  “讲故事”是人类大规模协作的开始。金字塔、奥林匹斯宙斯神像、罗德岛太阳神巨像、莫高窟等这些伟大的建筑,都是靠故事才得以建成。


  后来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上出现了微博、微信、贴吧等,让故事能够在更大范围传播,全人类都在互联网上展开了协作。

  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位叫双飞的人写了一部小说,通过量子纠缠效应让小说内容在遥远的宇宙另一侧成为现实,但引起了另一世界中的超级智能反击,双飞为了应付超能,开发了一款软件,该软件打通了读者与作者的界限,让读者也可以参与到创作中来。

  在该软件上展示的小说中,所有自然段后边都有两个按钮:分支、续写。

  读者如果对后面的情节不满意,就可以点开“续写”按钮,按自己的想法接着往下写。点“分支”按钮,可以看到与主剧情不同的,其他读者写的分支剧情。

  这个软件出来后,小说就不仅是在宇宙另一侧成为现实了,而且变成了多宇宙,在宇宙另一侧出现了无数平行世界!

  从此读者与作者的壁垒被打破了,读者与作者合二为一,这种多分支故事让人类的协作能力空前增强,从此无论科研还是生产,人类的任何大规模协作都以故事为基础,一个故事一种合作。

  这种多分支,无限续写的故事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往往能达到上百亿字,后来发展到极致后,地球上再没有国界,也没有公司,只有故事,每个百亿字级别的故事都有上亿读作者。

  之后随着引力波的发现,石墨烯的应用,人类探索太空的时代开始了,每一个亿字级别的故事都是一个文明孢子,上亿读作者一边在宇宙中开荒,一边记录和丰富自己的故事。

  文明孢子是一种类似大脑的结构,每一个读作者都相当于一个脑细胞,这时读作者都经过了宇航改造,不再是人的形态了,称作单脑,也就是人类大脑与宇宙飞船相结合的形态。

  盘古的故事的前一万章节,还是在遥远的蓝星,但后五百万章节,就都是在家园创作的了,他在家园的时间太久了,久到故事分支增速已经大幅度慢下来了,这意味着家园水位已经满足不了他了。

  家园是文明孢子的聚集地,这里的水位之高足够数以百万的孢子们自由嬉戏,他们嘲笑那些家园外流浪的孢子,一个个饿得瘦小枯干的,故事树凋零得都快只剩下树干了,他们宁愿忍饥挨饿到处寻找水位,也不愿回到家乡,真是不知好歹啊。


  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某孢子流浪到了水位太低的地方,因找不到水干渴而死的新闻,盘古那一百五十亿单脑经常会集体想象出那些孢子因水位落潮而搁浅在沙滩上的情景,有几万个故事分支是写这些的。

  而现在,他也踏上流浪之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