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让我们枕戈待旦——与中国围棋一路同行的对手们之曹薰铉

 弈道秋声 2020-06-16

  有一种对手叫巨星,输给他,你不该气馁,而且会感到幸运——和巨星交手,本身就是难得的荣耀。但如果你有所追求,一定不会甘于永远臣服于巨星的光芒之下,你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后再度支撑起疲倦的身躯——继续下一次的冲击。

  中国围棋的奋起之路上曾经遭遇许多巨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惆怅,他们也让我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原来围棋的世界如此辽阔,原来布局可以这样去思考,中盘可以这样顽强,官子可以这样细腻……

  巨星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前进之路,我们为与他们同行而骄傲。

    之三:铁马冰河入梦来——曹薰铉

  本来不想写曹薰铉,他实在被写的太多了,以致于多数中国棋迷对他的了解超过了对国内许多职业高手的了解。可是没有他,世界围棋就不会如今天这般精彩,中国围棋或许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氛围中歌舞升平,围棋的理论发展也不会如今天般日新月异。

  一个曹薰铉就能有如此大的功绩?是,也不全是。他只是在合适的历史时机完成了自己应担负的历史使命。

  曹薰铉给中国围棋带来的巨大伤痛其实用不着赘诉了,首届应氏杯,当代围棋绝对的一座图腾。并不是说应氏杯因为奖金比富士通杯高,她的冠军就更有价值,而是因为曹薰铉的夺冠打破了围棋王国日本的统治。


  夺得应氏杯后的曹薰铉成为韩国民族英雄

  第一届富士通由两位日本棋院的超一流垄断决赛,被他们视为最强对手的聂卫平获得第三,这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首届应氏杯,曹薰铉淘汰了日本的代表人物小林光一,随后在半决赛上连下两城零封顽强的林海峰,加上另一边聂卫平连过赵治勋和藤泽秀行的关隘,决赛中竟然没了日本棋士的身影。

  现在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形,可是当时却能掀起轩然大波。围棋王国的尊严被践踏了,大度的藤泽秀行和吴清源在自己和爱徒落败时都无法掩饰内心的不服与茫然,他们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失败。如果说聂卫平擂台赛上的神勇让他们知道日本之外仍有高手,那世界大赛上的失利则让他们对自己牢不可破的城堡真正产生了怀疑——小林光一、赵治勋、林海峰、武宫正树全部折在中韩棋手阵前,难道,真要变天了?

  彼时的日本棋界更希望谁夺取应氏杯冠军呢?曹薰铉曾是日本棋院的骄子,与日本围棋有着割不断的情谊,而聂卫平屡屡在关键时刻让日本围棋难堪,他的胜利或许会让日本棋界心理平衡一些?中国棋迷无从揣测日本人的想法,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决赛对手不是小林光一,不是林海峰,冠军已经非聂莫属了。

  每个英雄都有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那时我们的消息还比较闭塞,那时我们的眼界还不够开阔,不知道被看做“蛮荒棋王”的曹薰铉究竟有多大的分量。曹氏战车在韩国的威力远胜过聂卫平在中国的锋芒,在日本棋界评选的世界十强中,他的排名一直在聂马之上,日韩双边对抗中他也不落日本顶尖高手下风,韩国棋迷认定曹薰铉夺冠才是最合理的结局。

  那是聂卫平棋艺水平最充实的时期了,客观说来,当时他和曹薰铉是真正的不相上下。习惯了与本格派的日本棋士做功力的争夺,和曹薰铉的柔风快枪一接手,聂卫平感到了不同以往的压力。尽管几年前在美国他们有过一比一的快棋交手,但那两盘棋带给彼此的信息量是极为有限的,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场遭遇战,而且是遭遇在棋界巅峰。

  五番胜负到现在为止还是世界大赛决赛最多的番数。先失一局的聂卫平凭借强劲实力连扳两城,在第一阶段以2比1领先,当时中国棋界上下一片欢呼,几乎听不到善意的“比赛还未结束,庆功未值其时”的声音,大概连聂卫平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满脸剽悍的对手会有多强的反击能力。连当时推出曹薰铉对局集时,我们都介绍此人“打进应氏杯决赛,‘尤其’在与聂卫平的决赛中下成1比2”,以此来宣扬对手的强大,好象我们已经足可以俯瞰天下。

  后面的结果大家自然都知道了。一个英雄冲天而起,另一个英雄在冲顶的最后时刻仆倒在地,他们都是伟大的,而这场决战的意义也已经被我们反复总结:奠定了世界围棋的新格局,一种全新的风格在世界之巅得以张扬,大力促进了围棋的进步……


  围棋皇帝

  曹薰铉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只是一个渴望冠军的棋士,他代表着自由野性的围棋,他代表着韩国,但是他更代表着自己内心的欲望——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或许这才是曹薰铉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最实用启示,所有大道理都是功成名就者回顾自己辉煌时有所夸大的总结,面临名与利诱惑的一瞬,想着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拿出所有招数来比默念几句励志名言有用的多。

  金戈铁马,弹指惊雷,曹薰铉单人独骑趟过了寒冷彻骨的冰河,从此他自己与韩国围棋的梦想随风飘扬——不,他们自己就是风向,他们的梦想在自己手上。

  如同小林光一几乎是为马晓春量身定做的对手一样,曹薰铉的存在就是为聂卫平树立了天敌。起初两人还算是旗鼓相当的绝佳对手,但是夺取世界冠军的曹薰铉在精气神上都逐渐占据了上风。当聂卫平逐步冲破了“林海峰魔咒”,一局局扳平了两人的总比分,“曹薰铉陷阱”却如影随形,让他再也无法摆脱。作为当时中国围棋的旗帜人物,聂卫平一次又一次在曹薰铉阵前的无奈败退沉重遏制了中国围棋发展的势头。东洋证券杯输、亚洲快棋赛输、三国擂台赛还输……一次次的失败后,聂卫平开始强调自己的“大局无敌”,而“只会乱战”的曹薰铉率领韩国群英开始平定天下的暴风之旅。

  曹薰铉当然也是其他中国棋手的大敌,他很快由带点痞气的“棋油子”转变为风度翩翩的大师,看来所谓气质其实主要是由自身的境遇所决定。中国棋手中对曹薰铉成绩较好的是刘小光和马晓春,但是刘小光与曹薰铉的交锋不多,而且不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而马晓春虽然两次在东洋证券杯半决赛上淘汰老曹,但多年后仍能笑傲世界棋坛最高领奖台的却是年长他十余岁的这位可敬的对手。


  曹薰铉一派大师风范

  中国棋手从未在决赛中胜过曹薰铉,三星杯决赛他胜常昊、胜王磊都叫人心服口服。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年轻棋手却无法突破白发满头、鼎盛期不再的“老枪王”布下的阵势,除了心痛、茫然,是不是还有一种无法遏制的气馁?

  曹薰铉越来越客气了,他总是夸奖中国棋手很强,自己能赢棋全是运气好。曹薰铉为中国围棋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他成为中韩围棋界最合格的亲善大使,中国围棋界也早就消除了当年因为屡败于这位围棋皇帝而产生的愤愤之情。一切都往温情的方向发展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曹薰铉是中国围棋所有对手中做得最漂亮的一位——他已经真正赢得了我们的尊重。

  可是——我们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在曹薰铉面前,我们是失败者,他在整个中国围棋面前有足够的资格炫耀自己的功绩。他不说,那是他的风度,我们却再也没机会去挽回当初那么多失败的痛楚了。曹薰铉现在是衰落了许多,他不可能再横扫天下,只能偶尔露峥嵘了,但是击败他的是他自己的学生,是在他感召之下超速发展的韩国年轻棋士。他输得非常是时候,我们没有再复仇的机会了。(文章写于十几年前,今日的老曹已经投身政界,暂别棋坛了。)


  打败曹薰铉的是他的爱徒李昌镐

  夕阳里,曹薰铉纵声长笑,他的身影有点瘦削。看着这个身影,我们曾经的梦想历历涌上心头。回不去了,铁马冰河的岁月,回不去了,那绮丽而凄美的一场大梦……

  附椎心一局:第一届应氏杯决赛第五局

  曹薰铉执黑145手不计点胜聂卫平

  1989年9月5日于新加坡



  这是划时代的一局棋,是曹薰铉成为中国围棋梦魇的开始。多年以后,我们可以大度地说:曹薰铉赢了这一局,更有利于围棋的发展和进步。可是,我们无法挥去那一刻的忧伤,1989年9月5日,我们和聂卫平一起茫然失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