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小说与围棋之二:碧血丹心空负安邦志 千变万劫遂吟去国行

 弈道秋声 2020-06-16

  金庸与围棋之二:《碧血剑》——国运兴、棋运兴的另类解读

    碧血丹心空负安邦志 千变万劫遂吟去国行

  到了自己的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金大侠直接让围棋成为了书中人物的重要标志。

  《碧血剑》中的木桑道长是铁剑门前辈高人,武功高强自不必说,还下得一手好围棋(自以为的)。他一登场就送了主角袁承志一件刀枪不入的宝衣,足见豪爽。袁承志的师父穆人清“知道天下只有一件事能令他万事置诸脑后”,就是下围棋。木桑随身带有棋具,立即与穆人清大战起来。

  木桑道长的绰号叫作“千变万劫”。书中明言:“他年轻之时,因轻功卓绝,身法变幻无穷,江湖上送他个外号,叫做‘千变万化草上飞’。后来他耽于下棋。围棋之道,讲究‘打劫’,无数变化俱从打劫而生。木桑武功甚高,自己倒以为平平无奇,棋艺不过中上,却是自负得紧,竟自行改了外号,叫做‘千变万劫棋国手’。旁人碍于他的面子,不便对他自改的外号全不理会,可是又知他棋艺和‘国手’之境实在相去太远,于是折衷而简化之,称之为‘千变万劫’。”木桑道长使用的棋盘乃精钢所铸,是对敌的兵器,棋子自然就是暗器了。

  木桑道长虽然不是真的国手,棋力还是高于穆人清的,对弈总占上风。袁承志本不懂围棋,在边上看着居然无师自通,很快就可出言指点师父,这确实有些神奇了。金大侠是如此解释的:“围棋一道,最讲究的是悟性,常言道:‘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意思是说下围棋之人如不在童年成名,将来再下苦功,也终是碌碌庸手。如苏东坡如此聪明之人,经史文章、书画诗词,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然而围棋始终下不过寻常庸手,成为他生平一大憾事。他曾有一句诗道:‘胜固欣然败亦喜’,后人赞他胸襟宽博,不以胜负萦怀。岂知围棋最重得失,一子一地之争,必须计算清楚,毫不放松,才可得胜,如老是存着‘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心意下棋,作为陶情冶性,消遣畅怀,固无不可,不过定是‘欣然’的时候少,而‘亦喜’的时候多了。”

  看来袁承志才是真正的国手之材啊!可惜他身为袁崇焕之子,肩上担着大任,无暇耽于棋道,不然以他的悟性,说不定可与明末清初大国手过百龄一较高下呢!

   此后木桑道长棋力被袁承志超过,书中说“这时他(袁承志)棋力早已高出木桑一先,可是木桑好胜,每次还是要让他先行,那更是胜少败多了。纵然‘千变万劫’,变来变去,也仍是不免落败。”按照约定,木桑道长教了袁承志轻功和暗器等许多功夫,却不许袁承志拜师。袁承志历经磨炼,终成一代大侠,无奈大势所趋,明朝覆灭后,闯王大军也分崩离析。书末,袁承志碧血丹心无可施展,只能率众远征异域,在海外开辟新天地。

  而木桑道长在袁承志帮助之下清理门户后,收了阿九(明朝崇祯皇帝之女)为徒。书中说阿九“尽得木桑绝艺,成为清初一代大侠”,也就是《鹿鼎记》中的九难师太。以木桑道长爱棋如命的性格,想必也会将围棋技艺传授于她,师徒二人闲来时常纹枰对坐,借黑白以遣胸中郁闷吧!

  木桑道长是金庸小说中第一位以围棋入名号的人物,他是真正的喜欢围棋,堪称“棋臭瘾大”的代表。但他因为下棋也耽误过不少事情,这与现在的铁杆棋迷何其相似。金大侠塑造这个人物,恐怕不仅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围棋的见解,其中也有自己的影子吧?

  按照《碧血剑》的描述,袁承志棋力超越“水平中上”的木桑道长后,若继续下功夫,成为国手当不在话下。可是以主角身份,他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后来书中也未再提到袁承志弈棋之事。

  若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以围棋的魅力,袁承志想来会沉迷其中,并教授身边友朋黑白之道。看来“乱世出诗人”、“盛世出国手”,围棋发展还是需要安宁富足的大环境。国运兴、棋运兴,武侠小说中亦隐藏深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