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继广:身边还有伏生

 老鄧子 2020-06-16

课文《虽有佳肴》的结尾引用《尚书·兑命》篇中“学学半”一句来支持“教学相长”的观点。教学至此,觉得很有必要与学生交流一下《尚书》了,可意外的是,两个班竟无一人知晓伏生传书的故事!大家似乎很不理解我当时的惊讶——这个不知道,不很正常吗!当问及伏生墓所在村的几个同学时,更是一脸懵地站起来,他们也不清楚不村西边有一座汉代古墓——伏生墓。伏生墓遗址目前仅存“徵君伏生墓”残碑和一方完整的清光绪年间“伏生墓序”文碑。2016年,我曾慕名前往拜谒,并作《谒伏生墓》以记之:“残碑一方半,零落几断砖。荒田访古迹,退身微丘见。书经写上古,文明有起源。再造一徵君,尘土湮圣贤”。

《尚书》记录了尧舜禹至东周一千五百年间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介绍那个遥远年代的天文、地理、哲学、教育、刑法的典章,借此可以零距离亲近祖先的思想与智慧。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尚书》上承远古下启文明,对中华文化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不折不扣的“中华第一书”。再造《尚书》,伏生功不可没,生活在徵君故里,理应为之骄傲。而今天,就连本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们也不知身边曾有一位文化大儒,岂能不让人惊讶!

古人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强调读书要有注意力和意志力。读书理应如此,心无旁骛乃立学之本。尚学之风久盛不衰,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性格,成龙成凤的观念根植灵魂,因此,教育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永恒的焦点,所以,花样的教育教学层出不穷,校外辅导更如雨后春笋。但无论形式如何热闹,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似乎,眼下的教育,人们都聚焦于考试升学,余者,理所当然地成了窗外事而心安理得的两耳不闻了。至于伏生,不也是窗外之事吗?不知道不也理所当然吗!可古人更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知风雨、晓天下,是成长成材的源动力。20世纪初的中国软弱无能,帝国主义国家欺负我们,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际,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是者众矣,终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如此应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树木成材不能只顾根下泥土而一味地追肥促长,还要有阳光雨露等条件融合而成的适宜的环境。树木如此,树人亦然。紧盯升学考试的教育已使中小学生疲惫不堪,孩子厌学,家长焦虑,为此而焦躁不安地如同即将干涸之湖里的群鱼。然而,在浙江省鸣雁村,本地文化成了村民崇学向善的不竭之源。鸣雁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文化名村,村里有著名的“鹞岩仙师”传说,还保存着响岩庙、鹞岩悬石等历史文化古迹。历史悠久的崇学尚学传统,为该村注入了文化基因。有统计显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就有将近300人,目前还有许多在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就读。村里建设文化礼堂,整理传统的特色文化,挖掘整理了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大专以上的“学子榜”,浓郁而优秀的文化,激励着村民发在内心地崇学向善、奋发图强。独特的地域优秀文化可以浸润灵魂,久之,便可融入生于斯长于斯者的生命,这种文化基因之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恰如充盈的水源之于游鱼。

如今,伏生墓所在地是著名的工业重镇、全国经济百强镇,诞生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经济的发展富裕了一方百姓,然而,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却没有一处领略文化魅力的场所,驻地学校虽重视文化建设,但在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内,却没有一丝关于伏生和《尚书》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痕迹,伏生墓所在村庄也可能从来没有用传书文化教化子孙的传统,这就难怪孩子们不知道伏生传书的故事了。没有文化的浸润,读书的孩子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进取之心极易枯竭,勤奋刻苦的尚学之风很难形成。伏生传书的故事本身就富有读书尚学的文化内涵,若挖掘其思想精髓定可教化民风而泽及子孙。《尚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思想几千年来依然熠熠生辉。“学学半”“教学相长”陈述的语气柔和的口吻,虽简短却温暖而富含智慧。同样是教学理念的表述,现代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强势生硬中透着偏执浅薄和盛气凌人的无知。所以,我们应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顶礼膜拜。

伏生和《尚书》都曾是这脚下片土地上的真实,并从这里走进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圈。今天,伏生墓已经荒芜到几乎没有痕迹了,成了一片文化干涸之地。而荒芜的仅仅是一座伏生墓吗?

周末给伏生墓所在村的学生布置了特殊作业,去村西边拜谒伏生,抄一遍尚能辨认的《伏生墓序》,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身边还有伏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