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0种偏方调治口疮
2020-06-16 | 阅:  转:  |  分享 
  
30种偏方调治口疮

偏方一、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淡竹叶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敛疮,适用于热度蕴结所致口疮。

用法:早晚分食。



偏方二、淡竹叶粥

配方:淡竹叶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淡竹叶煎汤去渣,然后将粳米放入淡竹叶药汁中,煮至粥将成时,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清心除烦,主治心脾蕴热所致的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小便赤涩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稍温顿服。



偏方三、双耳山楂汤

配方:银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

制法:将上三味加适量水煲汤。

功效:消炎、止痛、主治热毒蕴结所致的口疮。

用法:喝汤吃木耳,每日1~2次。



偏方四、青泻茶

配方:大青叶10克,番泻叶5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上二味置于有盖瓷杯中,用沸水冲泡,调入白糖。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口疮伴大便秘结者。

用法:每日1~2次。



偏方五、蜂蜜五倍绿茶

配方:蜂蜜25克,绿茶1克,五倍子10克

制法:将五倍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绿茶煮3分钟关火,然后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一般口疮患者。

用法:滤取汁液,分2次饮服,连服3天。



偏方六、莲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将上述食材一起放入茶杯中,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清心泄热,改善口腔溃疡症状。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七、石榴汁

配方:鲜石榴200克。

制法:将石榴捣烂,用开水浸泡过滤,取汁,待冷后漱口。

功效:清热解毒,缓解疼痛。

用法:频频含漱,连用数日。



偏方八、苹果胡萝卜汁

配方:苹果250克,胡萝卜200克。

制法:将苹果洗净,去皮、核,胡萝卜洗净、去皮,将二者切碎取汁液后混合均匀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治疗热病初起,口舌成疮,口腔糜烂。

用法:分2~3次服用。



偏方九、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将莲子心、栀子、甘草一起放入杯中,注入开水,加盖焖泡10分钟。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偏方十、地芩竹叶饮

配方:生地黄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生地黄、黄芩、淡竹叶加适量水煎取汤汁,然后加入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十一、五倍子枯矾涂抹方

配方:五倍子35克,白矾24克,白糖2克,香油适量。

制法:先将五倍子炒黄,加入白糖再炒片刻,待糖溶化完为度,倒出晾干,然后与白矾一起研为细末,用香油将药末调成稀糊状。

功效:清心泻火。

用法:涂抹患处,每日2~3次。



偏方十二、麦冬含漱方

配方:麦冬15克,黄芩、竹叶、金银花、菊花、青果各10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加开水焖泡15分钟即可。

功效:清心泻火、消炎镇痛,改善口腔溃疡。

用法:侯凉后含漱,每日1剂。



偏方十三、敷涌泉法

配方:吴茱萸12克,醋少许。

制法:将吴茱萸捣碎,过筛,取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

功效:清热泻火,主治肝郁蕴热型口疮。

用法:敷于双脚涌泉穴,24小时后取下。一般敷药1次即有效。



偏方十四、生地青梅饮

配方:生地黄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

制法:将上四味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养阴清热、降火敛疮,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口疮。

用法: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偏方十五、萝卜莲藕汁

配方:萝卜250克,莲藕500克

制法:将萝卜、莲藕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内一起绞取汁液。

功效:养阴清热,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疮。

用法:每日取适量含量于口中,片刻后咽下。每日数次,连用3日。



偏方十六、玄参莲枣饮

配方:玄参90克,牡丹皮、炒枣仁各30克,丹参15克,柏子仁、莲子心各9克。

制法:将上药加适量清水小火煎煮30分钟取汁,然后再加水续煎取汁,将两次药汁混匀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疮。

用法:加少许白糖,分3次服用。



偏方十七、莲藕汤

配方:莲子心6克,莲藕300克。

制法:将莲藕去节、削皮,切成薄片,然后与莲子心一起加适量水煎汤。

功效:滋阴清热、清胃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疮。

用法:喝汤吃莲藕,每日1次,连服3~5日。



偏方十八、生地莲心茶

配方:生地黄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三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滋阴降火,清心除烦,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疮。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偏方十九、太子参莲子汤

配方:太子参1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

制法:将太子参、莲子、冰糖用水煎20~30分钟。

功效:可缓解伴口干咽燥。午后潮热,治宜养阴清热。

用法:喝汤食莲子。



偏方二十、麦冬甘草汤

配方:玄参15克,麦冬9克,甘草3克。

制法:将玄参、麦冬、甘草一齐用水煎。

功效:可养阴清热,化解疼痛。

用法:待茶饮。



偏方二十一、雪梨核桃仁蜂蜜羹

配方:雪梨2个,核桃仁50克,蜂蜜50克。

制法:将雪梨与核桃仁共煮,待梨熟后,加入蜂蜜调治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

用法:趁热服用,每日1次,3日一疗程。



偏方二十二、银耳莲子羹

配方:银耳25克,莲子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银耳泡发洗净、莲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银耳、莲子熟烂,加冰糖拌匀即可。

功效:清热养阴,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口腔溃疡或口舌。

用法:趁热服用,每日1次,连用5~6天。



偏方二十三、葫芦瓜糖水

配方:葫芦瓜500克,冰糖适量。

制法:用葫芦瓜用水煲汤,然后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尿,除烦止渴,可扶助治疗口疮。

用法:饮汤,瓜可食可不食。



偏方二十四、蜂蜜可可糊

配方:蜂蜜、可可粉适量。

制法:将可可粉用蜂蜜调成糊状。

功效:滋阴润燥,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用法:每次4~5克,送入口中慢慢含咽,每天数次,连服3~4天。



偏方二十五、莲子茯苓糕

配方:莲子、茯苓、麦冬各100克,白糖适量,桂花适量。

制法:将莲子、茯苓、麦冬共研成细面,加入白糖、桂花拌匀,用水和面,然后蒸成糕状。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健脾,主治反复发作的气阴两虚型口腔溃疡。

用法:晨起做早餐用,每次吃50~100克。



偏方二十六、芦根粥

配方:鲜芦根15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鲜芦根洗净切段去节,入砂锅内加3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去渣,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在加250毫升水,同煮至粥成。

功效:清热生津,主治热病伤津、口舌生疮等。

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食。



偏方二十七。桑葚糖

配方:桑葚碎末200克,白砂糖500克。

制法:将砂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后时加入干桑葚碎末,调匀,再继续建造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即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成条块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增液,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用法:当糖果含服。



偏方二十八、冰糖黄精汤

配方:黄精30克,冰糖50克

制法:将黄精洗净用冷水泡3~4小时后放入锅中,再放冰糖、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熟烂为止。

功效:补虚滋肺,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用法:每次2次,吃黄精喝汤。



偏方二十九、雪梨膏

配方:鲜梨500克,百合250克,白糖250克。

制法:将鲜梨、百合切碎,加白糖搅匀,隔水蒸制成膏。

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用法:每服1勺,早晚各1次。



偏方三十、八珍膏

配方:人参30克,蜂蜜120克,牛乳、梨汁不拘多少。

制法:先煎取人参汁,然后加入蜂蜜、牛乳、梨汁和匀,煎透浓缩收膏、

功效:益气养阴,主治气阴两虚型口腔溃疡。

用法:每次服用20毫升,1日2次。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