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篇298】朝华版《姬氏道德经》前言

 hqc5110 2020-06-16

作者:传统文化复兴与赛博空间建设 / 关注公众号:ctwhfx-cyberspace  发布:2018-03-11


【按】本公众号【道篇】前期转发了南怀瑾《老子他说》、韩非子《解老》、《喻老》,熊春锦先生《德道经》及解读,黄元吉《道德經講義》。后续转发朝华出版社出版姬英明先生口述《姬氏道德经》。
今日转发《姬氏道德经》前言。
更多精彩解读添加订阅号:姬氏道德经乙,或新浪博客:@弘道者姬英明。
朝华版《姬氏道德经》前言
老子是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圣人之一,其思想智慧备受后世的推崇并尊奉为《道德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我祖上所传承的《道德经》版本直接源于老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为更加有效地接续弘扬优秀经典文化,我作为传承人,有责任也非常愿意将家传的姬氏版本公之于世,希望能造福于全社会,给世界带来大祥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我想就姬氏版的相关情况,根据祖上所传述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敬请指正!
一、老子其人其说
姬【1】 周的先祖相传是居于姬水(泾渭流域)之畔的黄地氏部族(或称黄帝族),始兴于姬轩辕黄帝。帝喾嫡裔,分起于后稷(姬弃),而后经不窋、公刘传至姬亶父太王第三十七世。姬亶父太王有意图强,后引导教化族邦有方,人才辈出,族邦壮大。再传至文王(西伯)姬昌时,已成为除了殷商之外当时天下强大的族邦之一,不久就取得了天下神器,从此担起了“德化礼教”天下的大任。
周王朝设立了以天子为最高权力统领者的政权体制,并严格规定只有天子嫡出的世子,才能接任天子之位和宗子之位,才能得到最高级别、最核心的德政礼法仁术的教导。而在天子之下,置三公四辅六卿九司,以辅佐天子教化诸侯和万民。聃公就是四辅公之一,掌管“礼司”的世袭爵位,第一任聃公即是周文王第九子。从周成王起,天子嫡后的礼教就由聃公辅教。聃公辅教主宗世子时,都会从自己嫡出的公子中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来做伴读,将来接替自己做下一代主宗世子的礼师。聃公的其他后裔也多在周王朝的辟雍(教育贵族子弟的学府)里任司礼师及司历官,故而聃公的后裔多以“礼”为姓,因要避讳“周礼”,后多用“李”代替“礼”。
老聃,尊称老子,祖承姬氏,是第二十三世聃公,诞于天子简末正阳(公元前 573 年六月初一),古于天子元五秋垂(公元前 471 年),安于陇山。老子天生异相,眉发皆白,周灵王得见后称“上吉”,赐“老”,故而又被称为“老聃”。老子是周景王的伴读,也是周敬王的礼师。
周王朝封治天下前,文王传有三宝:以德贯天下、以宗法约人主、以礼约天下,以此三足而拱德则天下久也。这是文王留给子嗣们“德和天下”的至宝,后经周天王(姬发)及周圣公(姬旦)的推行,成就了历史上的四十余载而无一狱的“成康盛世”。但是,文王将人心预想得过于美好,没有制定出能真正制约人主的法令。当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德和仁善”时,就会出现像厉幽这样不顾祖宗礼法自毁神器的人主,导致“道德沦丧、礼崩约坏【2】”。鉴于当时世情,老子继承先王“德化”的核心思想和历代聃公的心血,分析无极自然大道、妙道、法道、天道的运行规律,融合大地、人及万物的运行法则,汇集祖上《易经》《德经》《政经》《周礼》等精髓,总结出奥妙的五千言,后人尊奉为《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最早用“道”解释人与世间万物、自然宇宙的关系,教导我们在应对大自然及世间万物时,应有敬畏之心。因为人只是这“道”的极其渺小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敬畏自然、崇尚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让我们的身、心、气、精、神合于自然之道,并得到自然之道的滋养,进而使我们能更合于道。这就是老子的伟大道论。老子在论“德”时,认为人最高的“德”是让心、身、行为都回归到合乎自然的清净无妄的状态。只有回归于清静无妄的自然状态,才能合于道,因此“德”是“道”最高尚的表现。老子关于“政治”“政法”“政术”等治国理政之法,讲了半部之多。这些都是讲给统治者和执行者们听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私取天下”就能“其鬼不神”,劝他们做有德性的明君仁臣,不要肆意妄为,其本意都是为了民众好。可见,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二、《姬氏道德经》由来及传承
我的直系先祖是周懿王嫡季子承,字和,尊称和伯。懿王非常喜爱姬承,将古共国之地及龙兴之地灵台的周边封于承,命他守护祖源,赐伯爵,封百佾里,国号龙。龙国在现今彬县北壶口至泾川县一带,国都在现在的泾川县县城处。姬承在孝王时担任公卿高位的朝臣,在夷王时担任主宗宗子,厉王时期也担任姬氏主宗宗子。因厉王贪婪,欺虐国人,而被宗室国人所逐,造成周庙堂无正主天子,朝野混乱。众公卿世族共推龙国国君姬承为天子,姬承心慈知礼,不敢僭越宗庙礼法而居天子位。但他又怕宗庙动荡,生灵涂炭,故而以耄耋之身与周定公、召穆公等三公四辅六卿共执朝政十四年而还政于宣王,只留极少嫡后辅佐,携家眷家臣千余人返回祖源灵台。宣王感恩和伯之德,赐其族人“张”姓及食邑,命他继续守护祖源。返回祖源后,族人皆以张为姓,但传承人还是以“姬”为尊氏。姬承九十九岁古于灵台。
时光流转,当宗周(西周)镐京经历了“幽废妄乱”之后,周王朝进入了洛邑成周(东周)时代。周天子之威迅速衰落,统治力大减,群雄并起。我祖上仍在封地祭祀祖宗先人。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493 年)深秋,一尊名老聃的奇人和少许家眷要求进入灵台祭拜。因姬周传承的分支封姓众多,祖源不可随便进入,所以他需证明自己是聃公嫡后。于是,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拿出六卷帛书,让守城的族子将军转给当时的龙国国君姬明。姬明一阅大惊,赶快出城亲迎,这位老者就是华夏道统思想的开启者——老子。
在老子到来之前,我祖上也传承文王及先贤所遗留的《仁经》《德经》《政经》《易经》等,但老子传授给姬明的六卷帛书,将“天”升华至“道”,进而以无极的视角来诠释大道与自然宇宙以及天地万物的关系,是更为系统博大的、更富哲理奥妙的真经。后因乱世将至,我祖上和老子退入陇山(古称龙山)隐姓埋名。老子古于周元王五年秋垂(公元前 471 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我祖上以天子礼将老子安于陇山灵台星眼位。我们后世传承者将老子奉为圣师(历代宗子祭拜的五至圣为圣皇伏羲氏、圣帝姬轩辕、圣王姬昌、圣公姬旦、圣师老聃)祭祀,将老子亲传的六卷帛书尊奉为《姬氏道德经》,并在苦寒的陇山之中薪火相传两千多年。
我祖上自退入陇山之后,确立了更多严苛的宗族法规,如“法道不明,德道不彰”“一不称王,二不为官,三不为商”等,以传承文脉,因而《姬氏道德经》等经文从不曾外授。《姬氏道德经》等经文也并非所有族人都可习得,只有传承人和极少数的族子可以研习。且多口耳相授,主要经文皆不落文字且皆为隔代单传。前辈以木条在土地上画写文字和图样,传承人也在土地上抄录,后将字迹抹掉。传承人要熟背经文,领会奥意,终生研习。我也是以这样口耳相授的形式接受了我祖父同德和佛爷(黄教第四世嘉木样关门弟子,法号章宗木,与我祖父同曾祖)的教诲。尤其是佛爷在他圆寂前的三年多时间里,对我闭关教导,他对姬氏经脉文化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祖父希望我能真正传承文化留英名于世,我佛爷醉心于佛家的因明学,于是二老一起给我取字“英明”。如上所述,《姬氏道德经》是我祖上历经千辛万苦传承至今的,对比现在常见的各种《道德经》版本,大家会发现诸多的差异,但我坚信《姬氏道德经》的文化价值,敬请大家评鉴,静心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小接受口耳传授,没有见过《姬氏道德经》的古本等相关的物证。
三、《姬氏道德经》的教授方法
《姬氏道德经》传承至今,一直是分为道经卷、德经卷、道理卷、道政卷、道法卷、道术卷六个部分。前辈在教子嗣《姬氏道德经》之前,要先教授《仁经》和《文王德经》。在教授《姬氏道德经》时,一定要从道理卷开始,再到德经卷,等到子嗣十五岁后,再慢慢地将道经卷导入,让他们逐渐融会贯通。我家的解读传授之法是理、德、道、政、法、术,而非现在常见的八十一章的顺序,这是《姬氏道德经》不一样之处。由此可见,《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德、理,而非政、法、术,政、法、术只不过是老子以天子之师的口吻,教导和告诫后世的统治者们真正的政治上乘法术。
德是人能立于天地之间和融入社会的根本,育德是我们传承人悟经前的必修,家传的《文王德经》就是培育德的主经。《文王德经》的初层内涵体现在诚(诚若赤子)、容(容若渊海)、善(善若上水)、仁(仁若无垠)、和(和若同气)、行(行若日月)六个方面。诚、容、善、仁为德之核心,和为德之最终目标,行为德之过程践行。也就是说,修德之人要心中时时刻刻保持“诚容善仁”的意识,要有“和”的大局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行”(行为、践行)上。德是自我自觉的心身修养,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发散的,是大愉悦的源泉,是天下大同之门。这就是周文王的“德和天下”思想核心,后来被老子融入其德经卷。我祖上在研习老子所传《道德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子嗣初学入门理解,对道也进行了概述提炼。道包含法道(法罚不道)、天道(自然不息)、德道(诚和无私)、仁道(心因行果)、义道(气善正罚)、理道(真正至直)六个核心方面。道是自下而上的,是从人人之真理之道始起,至真义道、真 仁道、真德道,再至身外的自然之天道,直至大自然之法道。
四、关于一些文字音义的古今差异
周时没有现代拼音音调,中原官话口音比较扁平,只有用“声闻字”表达每一句经文的音调语气,所以每一句经文的起始、中间及结尾处的“声闻字”承上启下,担当了这一句经文的语气声韵及意境。本经中常见的“声闻字”有以下这些。
夫:用在句首,提升语气,没有具体的意思。
故:所以、因此的意思。
矣:表感叹,同“唉”,但气韵上有没唉严重。
兮:同“啊”,但在气韵上更深远。
呵:同“啊”,但多了一些惊讶的气韵。
乎:同“吗”,但在气韵感觉上没那么直接。
然:在句尾表疑问。
谓:表疑问。
也:一般用在句子的结尾,在句子的中间表示转换语气,在句子的结尾表示肯定语气。
弗:表不太确定的不。
不:表确定的不。
勿:表明确的拒绝。
毋:表坚决的不。
“意联字”是指在某些经文的语句中,为了语句气韵通顺,一个字却用另一个读音,来表达本字之意及音意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字表两字意。本经“道法卷”中“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持之,非道也!”其中的“夸”字读音通“魁”,既有夸的本意夸夸其谈,又有魁的魁首之意,即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此处一字表两字意,就是本经最典型的意联用法。类似的还有重、长、恶、茫、妄等“意联字”。“意联字”是本经及周文中独特的存在。
另外,本经中有一些字和现代的读音解意都有很大差别,具体如下:
字古 音古意
姬同“继”参照金文为,女字旁在右
牝同“逼”雌性的性器官
虿同“财”毒虫的称呼
牡同“杜”雄性性器官
朘同“坠”男婴勃起的生殖器
眛同“妹”目不能视
夸同“魁”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
狎同“压”压迫,逼迫
枘同“入”楔入,嵌入
姬英明
2015 年 9 月 19 日
【1】姬:姬始祖相传居于姬水之畔的黄地氏部落,最有名的先祖是中华部落大一统的黄帝姬轩辕。姬就是周王朝的主宗之尊氏,本意是承天继地,回祭天地,祈合和丰、家小安泰。周古音为 ìj,女字旁在右,参照金文“ ”。
【2】现多为“礼崩乐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