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曾出书暗讽文哏大师专爱揭发,谁料想苏文茂连搭档也不放过

 相声迷 2020-06-16

  2013年,郭德纲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传《过得刚好》。在书中曾隐晦的曝出十几位主流相声名家的负面消息,其中天津相声界同行无疑成了重点“照顾对象”。每段陈年旧事背后都能引发无数观众猜测遐想并最终对号入座。原本在书中起点缀作用的“江湖腥闻”,在发行出版后反倒成了读者最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此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津门相声前辈某氏,常以文雅著称。曾有台上几不说之口号,听其《圆梦》等作品也涉及伦理之弊。可见艺人均有两面之态。”老观众看到《圆梦》时已经猜到了,这次郭德纲将矛盾直指文哏大师苏文茂。而文中提到的苏先生为“排除异己”向文化局举报的演员很可能是“少马爷”马志明。很多读者看完这段故事,便会给苏先生贴上“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等等负面标签。甚至有人认为苏文茂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姑且不论这样的看法是对还是错,书中提到的内容就算确有其事,但真实的苏文茂难道就是个只会靠“小题大做”来攻击相声同行的老艺人吗?其实也不尽然,那如果他对自己表演的作品也同样苛刻,作为观众又该作何感想呢?

  苏文茂先生有段久演不衰的把杆活《批三国》。时至今日,“苏批三国”仍能在相声界独领风骚。其他相声演员的演绎再出彩,在观众心目中“苏批三国” 俨然成了这段的代名词。就如同大家提到《开粥厂》就会不自觉的想起“马善人”,假如突然换个“张善人”、“李善人”一时间也很难让观众信服。苏先生的这段共有两个版本,一版是早期和朱相臣先生合作的,另外一版则是与马志存搭档的。很显然,苏朱版《批三国》的艺术水平更高。但今天讨论的不是哪个表演版本更好,而是真实的苏文茂是不是对自己的表演也能一视同仁?

  当年他与马志存合作时期,在一次现场演出中,就因为马志存顺嘴说出来的一句口误,让苏先生对老搭档也“下手”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天他们二位使的就是这段拿手的《批三国》。在这段里捧逗之间有这么几句对话,本来是出包袱的地方,却险些酿出政治错误。马:你别看我胖,我这就要出国啦!苏:这位连脖子都没有还出国。马:没脖子怎么啦?没听说过出国办护照量脖子的。苏:你真出国?马:啊,我明天就去香港。

  马志存这句一出来,让旁边的苏文茂心里就是一惊。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除了有文化更得懂政治。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怎么能算出国呢?这句失误如果就这么滑过去,过后肯定会出更大问题。苏文茂也没多考虑,赶紧接了一句:就冲您这一句话,您就出不了国。去香港,那不叫出国,香港就是中国。急中生智翻出来的小包袱总算把前面给缝上了,无形之中也算弥补了一次演出事故。

  都说相声演员得“无不知,百行通”。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在艺术上更进一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对就对,错就是错的苏文茂对自己的舞台表演同样审慎严苛,怎么一代文哏大师就成了“排斥异己”的小人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