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货架盘整拉升前夜:资本巨头入局 精细拓展运营成王道

 创业最前线 2020-06-16

「创业最前线」特约记者|宋老师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1月17日,中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 Data发布了《2017年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17爆发的无人货架行业在新零售和OMO的风口中迎来了上升期,商业模式渐趋成熟,以每日优鲜便利购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受青睐。而随着资本加持和巨头入局,三大梯队已经显现,未来决定竞争的关键是各企业的运营指标。


打通办公室近场消费  无人货架未来可期

无人货架的诞生离不开消费升级的到来,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对于消费更加精准的需求。而新零售的提出,让更多企业开始重新考虑“人货场”的关系,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规律中寻找新的机遇。

办公室的所拥有的的稳定用户群体为“懒人经济”创造了市场机会,工作时间至少8小时的高频活跃特质,高诚信度的封闭环境,以及优质点位上投入回报周期短的商业优势,不断吸引创业者涌入这片“蓝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至少50家以上无人货架公司,猩便利、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小e微店、七只考拉等优质玩家迅速吸引了科技巨头以及创投市场的关注,累计融资达到30亿元规模。

白皮书显示,腾讯领投的每日优鲜便利购以2亿美金的融资金额稳居第一梯队,阿里背景的果小美,以及美团背景的猩便利暂居第二梯队。同时,无人货架的战场也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竞争愈加激烈。

有关媒体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无人零售交易额预计达384.9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喷发期,至2020年市场交易额将接近1万亿元,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

叫停野蛮生长的上半场  下半场属于运营实力派

资本的注入和各路玩家的疯狂入局,催促着无人货架野蛮生长,然而不加节制的竞争性扩张也让个别玩家吃到了苦头。欲速则不达,供应链和运营跟不上点位铺设的速度,导致严重损失用户体验,最终不得不面临裁撤点位的结果。

不过好在无人货架行业尚在成长期,现在暴露问题为时不晚,快速调整战略,补足短板,机会还在。

白皮书指出:无人货架的行业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扩张点位数量的竞争,精细运营和逐步实现盈利才是攸关未来生存的真正竞争。此外,供应链的广度和稳定性决定运营指标质量,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发展。

从图中无人货架行业主流参与者的运营指标TGI指数看,企业的良性发展受制于点位数量、平均损耗率、每周补货频次、单位货架平均日流水的共同作用。

不难看出,当前点位数量最多的是猩便利,每日优鲜便利购紧随其后;

而在耗损率上,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小e微店、七只考拉的表现上不相上下,均控制行业基准线以内,猩便利相对耗损较大;

从补货频次的维度来看,每日优鲜与果小美都达到了一日一补的门槛,但凭借既有的“前置仓”网络,每日优鲜便利购率先做到了优质点位的一日多补,占据一定优势;

最后在单位货架平均日流水上,每日优鲜便利购再次占据高点,七只考拉和小e微店同样表现不错,分列第二和第三,这也充分表明点位质量的重要性。

综合各项指标来看,目前无人货架行业内主流参与者中拥有最为成熟、稳定的运营体系的当属每日优鲜便利购,当然这背后的原因也并不难分析。

首先,每日优鲜便利购脱胎于生鲜电商每日优鲜,相比其他从0开始的初创型企业,先天具备完整的全品类商品供应链和前置仓物流体系。

多年积累下来的供应链能力充分保证了其对上游采购时的议价能力,在提供更加丰富的生鲜品类的同时,还可以给予用户更多优惠,深度培养起用户黏性和忠诚度。一份9.9元的车厘子和一包高热量的薯片,用户很容易做出选择。

此外,每日优鲜在20多个城市已经铺设好的1000多个前置仓成为每日优鲜便利购的强大后盾,相对于其他玩家“中心仓——无人货架”的补货方式,“前置仓——无人货架”的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配送成本,而且优先实现了货架的一日多补。

在精细化运营方面,每日优鲜便利购承袭了每日优鲜的经验。据了解,他们会从企业人数、销售额、女性占比、加班频次、周六日是否上班等七个维度将企业划分为ABCDE五种类型,再结合公司的具体表现,形成不同的用户画像。

有了这些用户消费行为数据,便能分析每个公司的需求模型,再根据这些需求匹配相应的商品,这样,大大加深了用户对每日优鲜便利购的喜爱。

随着无人货架行业越来越成熟,需要行业参与者回归理性,尊重零售的本质,以好的商品、价格、服务,真正为用户带去有价值的购物体验,带动行业向好发展。

与其唱衰不如小心呵护

业界的追捧与赞誉刚刚持续了几个月时间,个别玩家裁员、撤店的消息很快引发了不少质疑的声音,甚至称无人货架行业寒冬将至。在笔者看来,这对于一个刚刚一岁的“婴儿”来说似乎太过残酷。

真的是这样吗?

重构人货场,实现货找人,已经成为新零售领域毋庸置疑的真理,而环顾所有的新零售项目,无人货架可以说把空间和时间都近乎压缩到极致:

把商品放在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完美切合了用户即想即得的消费心理。加之办公室场景内,白领用户对于水果、零食、饮料、餐食等高频刚需的消费特征,无人货架的市场前景可见一斑。

此外,新零售以数据为最大驱动力,无人货架作为最接近用户高频零售终端,可以采集到每个消费者每天甚至每个时段对于商品的消费偏好和细微差别。随着无人货架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AI等技术手段将大量应用,其大数据价值将彻底显现。

最后,当然还有流量价值。当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遭遇瓶颈,各家开始关注线下的流量蓝海。而摆在用户身边的无人货架便理所当然成为了最有潜力的新一代线下流量平台。

当一个新兴行业不断野蛮生长、出现无序竞争时,一般会有一波行业自我净化潮流,唯有潮水退去后,大陆才真正显示出广阔的质感和生动的轮廓。

而业界人士,更应该像看待一个新生儿一样去呵护无人货架,短短半年间,无人货架从无到有展示出强大的商业活力,这正是未来所需要的好的商业模式。小树还没长大,伐木者就拿着斧刀上山了,仔细想想,实在太早了。

—End—

山西首富

独角兽花加

共享经济

大佬往事

创业大败局

易果生鲜

微博财报

搜狗王小川

凹凸租车

链家左晖

罗永浩重生

京东大学

年糕妈妈

周鸿祎失踪

腾讯 TB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