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换电B轮融资3亿,逆袭资本寒冬

 创业最前线 2020-06-16

创业最前线」特约记者|杨博丞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申请授权

e换电新品发布暨B轮融资发布会上,3亿元人民币,大于1.2亿公里,突破100000颗/天换电单数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纵观中国新能源市场,除了我们熟知的新能源汽车外,在电动车行业的新能源存在一块还没被分割的巨大“蛋糕”,e换电凭借敏锐的嗅觉已经开始尝试吞食它。

e换电是一家专注于打造绿色新能源网络的创新型企业,其在2018年仅用半年时间便获得2轮近4亿元融资,被行业称为新晋“黑马”。

B轮获3亿融资

受顶级投资方支持

日前,e换电举行新品和融资发布会,正式推出e换电品牌和新一代产品——e换电绿色新能源网络服务平台、全新M4超级电池、mini换电柜。

另外,e换电创始人兼CEO黄嘉曦宣布e换电获得超过3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并提出了品牌方向,将坚持打造一个有“个性”的品牌。

e换电创始人兼CEO 黄嘉曦

据了解,本次融资领投方为中美绿色基金,B轮融资跟投方分别是KIP、三星风险投资、未来资产,A轮投资方全部继续跟进加码投资,分别是Translink Capital、云启资本、GGV Capital和韩国现代,本轮融资由汉能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中美绿色基金高级董事总经理寇日明表示,e换电项目得到中美绿色基金的支持是因为该企业主要聚焦以技术、资本和商业模式三个结合来实现绿动中国。

“我们认为e换电符合中美绿色基金的投资要求,它能解决长期问题,能解决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我们希望有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而且该商业模式已经过市场检验,可以被市场接受。另外,我们还将在资金、技术、公司管理上给予e换电支持。” 寇日明说。并且透露e换电的模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并对CEO黄嘉曦及其团队的创业经历和运营管理能力给出了正面肯定。

同时,寇日明提出,e换电坚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促进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坚持建立能源网络的项目方向,是选择投资e换电项目最重要的原因。

在本次发布会上,创始人兼CEO黄嘉曦还表示,e换电将为两轮电动车用户开启“3秒换电”时代,即3秒就可以换好一块新电池,大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转效率。

当前,e换电已开通18座城市,落地超过1200个智能换电柜,每天提供超过10万次的换电服务,减少超过400万公斤铅的使用及环境污染风险。

e换电隶属于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其成立于2015年底,虽然尚且年轻,但三年来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的投资寒冬之下,公司的融资速度却再次加快。7月再度宣布获得韩国现代汽车领投的A+轮融资,金额一亿元。而现在,距其上次融资仅过去5个月,e换电的B轮融资又已完成。

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

大数据AI赋能

目前,e换电已获多家新零售领军企业认可,并与饿了么、美团外卖、达达等即时生活平台达成深度合作。

而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超过2.5亿的两轮电动车用户,e换电在现有电池、换电柜能源网络基础上推出更加轻便并且容易布局的超级电池M4,及mini换电柜。

据e换电联合创始人兼CTO江旭峰介绍,超级电池M4窄侧面仅比iPhone X大一点,而重量却是传统铅酸电池的1/4,用户单手即可轻松提起、换电。

在电池质量寿命方面,江旭峰称,超级电池M4的可经受超5000次插拔,可适配市面上90%车型。

而在创新方面,其独创的智能微处理芯片,可充分优化电池充放电性能,并对车辆数据进行监测、管理。

另外,配合e换电能源管理系统,用户可获取电动车的精准定位、电池管理、异动报警、远程断电、电量提醒等五大功能,轻松找回车辆,杜绝电动车被盗风险。

据悉,用户如需使用e换电,需将电动车送至其合作网点进行简单改装,即可使用。

除了最新发布的电池之外,e换电还发布了全新mini换电柜,其柜可接入普通住宅及商业区,调度转移更加灵活,可满足多种场景的应用。

同时,换电柜拥有5防品质保证:防水、防火、防爆、防雷、防尘,并具有异常保护和智能预警的功能,可控制仓内温度,一旦发生电池仓燃烧可及时通过仓内预置的消防设备及时灭火,以此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满足消防政策需求。

如今,面对广阔的市场和迫切的需求,e换电能否真正变革电动车车主们的出行生活,成为电动行业中的独角兽?

去年12月,e换电正式对外发布e换电智能出行生态系统,并宣布完成A轮融资,拉开了为电动车用户换电出行的大幕。

e换电智能出行生态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源管理技术将电池、电动车、智慧电池仓、智能换电站、手机APP整套系统打通,并进行云端数据管理和远程安全控制。

颠覆行业正在进行中

这种数字化模式完全颠覆了此前电动车用户充电用车的方式。

全新的电池,全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换电系统,构成了理想化的换电生态基础设施。“之所以做这一切,就是要解决电动骑士们充电和用电的痛点。” 黄嘉曦说。

另外,联合创始人兼CTO江旭峰还详细谈到e换电产品线。

他说,“e换电产品均为自主研发、设计,到目前为止,已获42项专利。后台操作系统数据维度丰富,能直观透视、反映不同区域的电池使用情况,帮助运力平台实现运力调配;并可对电池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进行用户轨迹分析、画像速描,精准用于市场布局和整体运营。未来,e换电会开放数据接口和换电SDK,提供一揽子服务模式和对外合作管理平台,让代理商入驻简单方便。”

创始人兼CEO黄嘉曦认为,当前中国有超过2.5亿的电动车用户,其中99%使用的都是铅酸电池,这类电池不仅不易更换、充电不方便、充电时间长,且有充电安全隐患,而智能锂电则更加轻便和安全。通过高效换电的方式,避开了锂电池相对成本较高的因素,能够全面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

这一创新模式已收获了许多用户的青睐。在北京已投入运营的智能换电站中,不断有配送员和普通用户使用e换电系统更换电池,短短几秒便可完成换电。而且在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盈利。

一位配送员表示,“使用e换电后,平均每天可以多跑二三十单,大大提高了效率,如果没有换电的功能,自己还要在背一块备用电池,但使用时间也不是很长。”

“离家很近,有时到家忘了充电,第二天就骑不了车,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随用随拿,很方便。”一位普通用户表示。

可见,e换电不仅在B端中赢得众多骑手的青睐,还在普通用户中赢得了一定的口碑。

从今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至今,e换电已经迅速从0扩张到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合肥、南京等18个一二线城市,以此满足即时配送骑手们的使用需求。

“在哪里选点,投入多少换电柜,可以服务多少用户……都会用大数据技术来帮助决策,我们希望不仅做智能化的换电系统,还要做智能化的运营管理。” 黄嘉曦表示,后期e换电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帮助决策。

新能源领域“黑马”的前世今生

说起黄嘉曦为何要选择做新能源智能网络这个平台,还要从他原来从事的工作讲起。

2006年,黄嘉曦辞任工作了10年之久的国光电器北美地区CEO,创办移动电源品牌mophie。2012年,mophie已成为北美地区移动电源的领导者,产品在全球苹果专卖店及100多个国家。2016年,mophie被出售给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在能源服务领域,我们扎根多年,对锂电池行业有着深刻认识,在平台运营、产品资源上都拥有充分的经验。我们希望,让快速成为电动车用户的出行标配,推动电动电池行业向更标准化、智能化和更便捷、安全的方向发展。” 黄嘉曦表示。

这正是黄嘉曦创办e换电的初衷。敏锐独到的创意、精益求精、坚韧执着的极致态度是黄嘉曦的工作主基调,正是这样,e换电也一直在自我超越的路上,整个品牌都传承了这样的品牌精神。

无论是首次尝试用软件控制动力电池,还是创新地开创了电动车换电模式,亦或是将全方位的智慧化运营管理和经营方式融入其中,e换电都更具创新特色和技术高度。

环顾市场,e换电已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其在动力电池的设计和生产方面,都拥有十多年的经验和技术优势。而作为智能化电池管理和监控的开创者,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日益扩大的换电网络是e换电的重要竞争保障。

黄嘉曦指出,绿色能源普及和平台网络的建设,可能会彻底改变电动车的用电场景,将传统非智能无监控并耗时7到8小时的有桩充电,变成只需几秒就满电复活的新型换电方式。e换电带着希望改变电动车传统充电方式、让大家出行更方便更智能的心态经营去这份事业,并将坚持把绿色能源网络平台建设到底。

如今,黄嘉曦的还在实现目标的路上,他认为距离他的预期仍有些差距,因为还有更多的技术需要迭代,还有更多的硬件需要落地。而无论是从技术迭代到最终落地,每一刻的动作都让黄嘉曦无比牵挂。

e换电的未来究竟会如何,也被越来越多行业人、投资人甚至是用户开始关注,就像黄嘉曦所说,他也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关注这个行业,而他创立e换电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更好,为社会的进步尽一份力。

 中国领先创投新媒体

100W创业者及投资人关注

©   投稿合作  微信:cyzqx20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