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人在西京 2020-06-16

中秋节是华人世界的传统节日,和端午节、春节一样,不但中国,也包括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都过中秋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但若论团圆的实际效率,中秋不如春节。因为春节假长,除了公共事业外,一般行业都停业过节,人们都趁此机会返乡回家,阖家团圆。而且春节也是发生在年终岁初,人们需要休息总结;而中秋节就不同了,中秋正收获的季节,人们往往忙于收获,无暇过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名利面前,情感只能让步,只能深藏。而在时间上也临近春节,不如凑到一起,安心地度个长假。

若论团圆的情感深度,春节不如中秋。春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片欢腾,“虎跃龙腾闹新春”,春节重在一个“闹”字;而中秋的主要意象是一轮满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正是团圆的最好象征。但“此事古难全”,前文也已说过,中秋的团圆效率不高,所以伴随着冷月清辉,人们倍加思念远在异地的亲人,“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节重在一个“思”字。 

因为不能相见,团圆的愿望表达主要靠“思念”。月到中秋分外明造物主在八月十五这天,故意让月亮格外明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借助圆圆的满月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把人们的这种共同愿望凝练美化为一句诗,千古传诵。节气刚好,秋高气爽,环境舒适;意境就更好了,清风明月,把酒赋诗,岂不快哉?连《西游记》里荆棘岭的松柏桧竹四个妖精都觉得大好韶光不可虚度,冒着生命危险硬是把唐僧掳来,一同品茶参禅,赏月赋诗,吐玉喷珠,浩气冲霄。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半都有圆月当空,但唯有八月十五这天,人们才会不约而同仰头观看月亮。《红楼梦》里贾雨村在中秋这天赋诗道: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人人都在同一天晚上一齐观看圆月,才使得人们仿佛感受到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气息。满满的圆月似乎是太空中最大的信息基站,把地球上人们的思念一一反射传达。借助同看同一轮月亮,人们彼此感受到对方的情感信息,这个自古以来的情感交流方式,已经不是虚幻,不是人们美好的想象,正在被现代物理科学逐步证实。现代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理论正在证实人们的意念之间确实存在着互相感应,而且,如果将来这一理论科技被人们掌握的话,那么将可以实现远距离瞬间传送,这意味着“嫦娥奔月”这一上古神话将是一件很容易达到的稀松平常的事情。   

团圆即相见,念也团圆。在古代,交通艰难,外出谋生的人们与家乡亲人聚少离多,偶然回乡,短暂的团圆又面临长久的分别,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按照老子的哲学思想,事情总是循环往复,分别-团圆相见-分别念。司马光有句诗: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念时总有着见面的憧憬,而见面后则时刻有个分别的阴影笼罩心头,相信很多人都有此同感。令人倍感慰藉的是,有了千里共同的婵娟,念便成就了长久的团圆。

推而广之,团圆不仅是当世当时人们之间的团聚,只要借助这轮圆月,也可与逝去的亲人团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望着今天的这轮明月,心里想着逝去的父辈、祖辈;而逝去的父辈、祖辈在他们生前的每年中秋,也是这样仰望着这同一轮明月,思念异乡的游子。  

在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团圆已经不是人们的奢望,思念也不再萦绕心头。一张飞机票,一个视频电话,基本就能解决问题。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也容不得人们拥有过多的情怀,人们的情感交流变得简单直接,不再丰富多彩、细腻绵长。而事实上,人们现在已经很少看月亮了,即使想看,在城市的不夜天中,也很难再看到从前明亮皎洁的月亮,的确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了,也更难体会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