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天香阵透楚水,满城尽带黄金衣,清明踏青必游:“千岛油菜花”

 人在西京 2020-06-16

小时候的印象中,只有梅花、兰花、月季、牡丹等才叫花,也许因为少,因为盆栽,因为五颜六色、姹紫嫣红,在人们眼中,这些是花的代名词,是正宗的“花”。而田野里随处可见的、花落结籽的油菜花不是花,开花之前是青菜,花落之后是油菜籽,用来压榨食用油的,怎么也不会把黄黄的油菜花当作花,从不正眼瞧她们。不信,只简单问问,油菜花有几个花瓣?可能大多数兴化人答不上来。

不管人们是什么态度,油菜花总是自顾自地准时开放。清朝袁枚有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油菜花可不小,也不学别人。每年仲春时节,漫山遍野弥漫着一片金黄,一望无际,不留一丝空隙。油菜花就是这样自信,就是这样扎根大地、面向苍穹,恣意地展露烂漫的色彩、冲天的香气以及乐观自然的生活态度。

渐渐地,人们被感染了,态度也变了。聪明的兴化人因势利导,把她们聚拢到一块,推波助澜,形成巨大的“黄色花海”。据兴化市政府官方资料,油菜花节的核心区面积达4600亩,加上外围毗邻乡村的油菜花,总面积达万亩规模。形式上也区别于别地的油菜花,浩瀚的油菜花海不是整版一块,而是分割成若干长方形小块,叫作“垛”或者“岛”。充分利用兴化的“水乡特色”,垛与垛之间是纵横阡陌的小河沟叉,形成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独特风貌。所以兴化的油菜花海又有个雅称叫“千垛菜花”或者“千岛菜花”。

清风徐来,白云飘过,煦暖的阳光照在金色的花海上。三两好友,家人亲戚,漫步在乡间小路,亦或乘坐乌篷船,摇荡在水网中,徜徉于花海间,时而举起相机,时而指点赞叹。蜂蝶飞舞,花气袭人。这正是“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又或是“金花几欲迷人眼,浅草已能没鞋面”,更适合是“冲天香阵透楚水,满城尽带黄金衣”。

不只是自己欣赏,好客的兴化人还把油菜花通过官宣呈现给全国人民。所谓独乐不如众乐,全国的游人迎着东风纷至沓来。一时间,车水马龙,人潮汹涌。2018年,为期近一个月的兴化油菜花节共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达242万人次。在2009年人民网发起的“全国最美油菜花海”评比中,兴化油菜花名列全国十大油菜花海第二,荣膺亚军宝座。结合水乡泽国的特色,兴化油菜花应该最具观赏性,最值得“到此一游”。

据兴化史料记载,千岛菜花的格局并非当代人突发奇想创造的,而是有历史人文基础。早在两宋之际,金朝统帅兀术率大军南下侵宋,遭到岳家军的顽强抵抗。金军由攻转守,为阻击岳家军的进攻,金军挖掘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战壕,形成了垛田的基本格局。当代兴化人在原来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维护,成就了今天这样的规模格局。

今天,世界有四大花海:日本京都樱花花海,荷兰库肯霍夫郁金香花海,北京顺义普罗旺斯熏衣草庄园,还有就是江苏兴化的千岛油菜花花海。“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这是已故著名作曲家阎肃笔下的水乡兴化。

千字不如一图,不多写了,多上图吧。百闻不如一见,要想获得身心震撼的真体验,每年的仲春四月,兴化人民欢迎您。

【荐读】

兴化人文始祖--昭阳大将军

月亮城里的瘦西湖

绝世怪才郑板桥,写字六分半,作画兰竹石

《西游记》中的江苏兴化方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