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2020年了,你还在古法祛胎毒么?

 并不hy 2020-06-16

一个说人话,提高生活质量的中医号

前几天,在杏雨轩的几个互助群里,又出现了关于胎毒的疑问。而这胎毒的话题,是所谓“月经贴”,几乎每个月都有人问。所以,干脆一次性把它讲完好了。

再次强调一下,我这里所有的结论,都是我基于临床经验的推断,立足于传统中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来。我并不能代表中医界的主流说法,我所写的,只是我眼中的中医。

01
 真的有胎毒吗?

按世俗的说法,胎儿从刚出生一直到周岁,如果有严重黄疸,鹅口疮,反复湿疹等问题,而且持续出现,就可以纳入“胎毒”的范畴。这时候,村子里有经验的老人会说,这就是胎毒发出来啦。赶快去找些偏方治治。

老人家的说法往往斩钉截铁,像是每个小孩出生一定会有胎毒带出来一样。但是据我的临床经验,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且仅有生理性黄疸一个。这一问题也已经在现代科学找到了解释。婴儿出生时,胆红素的摄入量大于胆红素的排泄量,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一般都会随着婴儿排便逐渐正常而消退。

生理性黄疸是胎毒吗?你可能觉得是,但我觉得不是。

而我结合自己的临床统计了一下,如上面所说“严重黄疸,鹅口疮,反复湿疹”等问题,只有不到30%的小月龄宝宝会出现,并且在我周围,这个百分比还在逐渐减少。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娃没有胎毒呢?这个没有胎毒的比例为什么还在逐年增加呢?

02
 什么是“胎毒”?

下面,我们来试着理解一下什么是“胎毒”

一般来说,带着“胎毒”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宝宝,不管是湿疹,还是黄疸鹅口疮,都可以列入中医“湿热”的范畴。多余的湿或者热邪壅滞不通,红肿痒痛随之而来,也就是胎毒了。

但是,所有胎儿都会带“胎毒”出生吗?的确,大部分时候,孕妇的问题会表现出热像而非寒像。即使是素体寒凉的孕妈妈,在缓解孕吐的时候,我们给开出的药方里面也少不了黄芩之类的凉药。胎儿的孕育和生长产生的能量与孕妈妈表现出的上焦热像相关。这是正常现象,跟胎毒无关。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娃娃出生后没有湿热为患的疾病,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宝宝都带了“胎毒”,而中国南方很多地方关于胎毒的偏方,比如给孕晚期妈妈喝的绿豆,鸡蛋,白莲须玉米须,其实也并不是每个妈妈都需要。

▲白莲须

03
我们心里“胎毒”的固有概念,是怎么来的?

所谓“胎毒”,是湿热的范畴,这湿热的确是从母体带来的,那,母体为什么会带来湿热,又该怎么避免呢?

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这里的气,可以直接理解为能量,所以新雨君斗胆说一句,是母体摄入了多余的能量,才会变成火。

而这多余的能量,大部分时候并不是绝对多余,而是相对多余。

旧社会我国民众的生活比较困苦,绝大部分人在温饱线以下挣扎。不论男女都营养不良。这种情况在建国后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是最近十年的事。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女性的地位在家族里会更低一点,自然吃得也就更差。

但是生孩子是天大的事。所以绝大部分家族里的媳妇,在怀孕过程中是被极端保护的。《舌尖上的中国1》里面有过这样的场景:顶级的松茸最难采摘,一般都是拿去卖。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孕妇。孕妇可以享用这种难得一见的食材,其他人都不行。

推而广之,在怀孕之前,女人的地位很低,吃得很差。而怀孕的时候突然吃得很好。本来习惯了吃糠咽菜的脾胃突然开始吃鸡鸭鱼肉乳鸽松茸,即使能勉强消化,也未必能吸收,即使能吸收也未必能运化。这就造成了能量的相对多余。气有余则化火。这些相对多余的能量储存在孕妇身体内,就会化成所谓的“胎毒”。

你看,胎毒这个概念,其实是过犹不及的体现。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会出现怀孕前后的骤然变化,喜欢清淡的人不管孕期与否都清淡,喜欢辛辣油腻的人也是无论孕期与否都辛辣油腻。所以脾胃不会受到突然的挑战,营养一旦能消化吸收完全,湿热导致的所谓胎毒,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女人在家的地位低,就需要忍气吞声。忍气吞声必然造成肝气郁结。气郁则化火,这化出来的本来就是邪火,自然也就成了“胎毒”的另一个来源。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自然这个来源的原因,也就越来越少了。

04
 预防

了解了所谓“胎毒”的本质是“气郁化火”,或者“气有余则化火”,那么也就了解了怎么预防。不一样的是,这预防的功夫,是在孕期甚至孕前就开始了。

首先,是清淡饮食。

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吃不上饭的年代了。任何一个适龄女性都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即使你的饮食习惯是全素,只要满足食物的多样性要求,就确定一定可以满足怀孕和生娃的营养需求。孕妇需要补营养”这句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真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了。毛主席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现在,更常见的情况是,孕妇摄入的营养多而且杂,增加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却没有长在胎儿身上。“胖妈妈瘦宝宝,瘦妈妈胖宝宝”这句口头禅,几乎每个妇产科医生都听过,可以拿来作为证明。

其次,是心情舒畅。

保持孕妇心情舒畅,免得“郁而化火”,不仅对于“胎毒”的预防,而且对于整个怀孕-生产-哺乳-断乳过程的顺利完成,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门功课,不仅是孕妈妈一个人做,而是需要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的所有成员一起努力。

以上两点做到,“胎毒”便真的子虚乌有了。

05
 治疗

那么,如果孩子出生之后真的有了病理性黄疸,鹅口疮,湿疹等等热邪为患或者湿热为患的症状,该怎么办呢?

给刚出生的孩子喂药?还别说,即使是《医宗金鉴》这种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依然收录了新生儿内服的方子:

▲《医宗金鉴》

而在其他的文献中,轻粉这种有毒之品,牛黄这种苦寒败胃之物,都有被拿来治胎毒的记载。

我认为,这样的方子有其时空局限性,正如前文指出,现代社会的居住条件,卫生条件和营养条件已经跟古代不同,对婴儿的养护方式也需要进化。我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给新生儿喂药的行为,中药也不行,即使是甘草这么平和的中药,也尽量避免。新生儿的食物只能是母乳,母乳替代品尚且是极端情况下没有办法的办法,何况是大黄黄连这种苦寒败胃的东西?

上面医宗金鉴截图的黄连方中,注明了以胎粪下为度,其毒自解。而现代育儿研究结果称,婴儿对母亲乳头的吸吮动作本身,就能导致胃肠的蠕动,而婴儿(不包括一出生就进了新生儿特护病房的宝宝)胃肠一旦蠕动,胎粪一般在24小时之内就能下来。胎粪一出,标志着胃肠正式开始工作。从这个角度上讲,吸吮什么都行,不一定非得黄连或甘草。最好的吸吮对象是什么?当然是自己母亲的乳头,而不是什么蘸着黄连的棉花。

并且,第一口食物,一般会影响胎儿对于食物,甚至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一直秉承的育儿观是,无论孩子多小,都需要把他(她)当成正常的大人对待,苦涩的大黄黄连等物,试问有哪个大人爱吃?人生虽苦,但也不至于从第一口食物就开始苦吧。

那么,不吃药怎么办呢?

小儿皮肤娇嫩,可以外洗,可以擦浴。也可以给妈妈喝中药,通过乳汁的方式过给宝宝。喝药的方式太过专业,需要专业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而外洗的方子,我摘录了两个。

▲《医宗金鉴·编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另有一方据传是傅青主所作:荆芥五钱,蒲公英五钱(鲜品三两更佳),生甘草五钱,槐树枝八两,葱须五钱,花椒三钱,艾草三钱。砂锅煮水放温后洗浴小儿。

然如上洗浴方,其实是治疗为主,而不是预防。

06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条件的不断更新,人民物质的极大丰富,那个“人人都有胎毒”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胎毒”这个名词,现在已经成了妥妥的伪概念。

▲蚊虫叮咬,干性湿疹、炎夏痱疮、烫伤、小孩红屁股等,都可使用。

万物应天地之气以生,因四时之法以成。今年的青松格外挺拔高洁,今年的花粉得金水之气滋养,补肺益肾,在这个肺系疾病横行的年度,更适合成为你的早餐。

温馨提示,虽然酸梅汤冰镇的饮法古已有之,但夏天人体阳气在表,腹中反而较寒,故建议最好温饮或者常温本方有山楂,孕妇禁喝。

(野生,手工切片,一份有10小包,适合煲汤,煲水喝,祛湿热,降尿酸)

而如果真是湿热厉害,又没时间煲汤,土茯苓粉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需求,少量凉水润湿,开水一冲便可,并且用途甚广,祛痘、做面膜、祛湿疹等戳这里回顾:祛一下湿而已,能否别搞得那么画风清奇?)。

▼▼▼

(野生,古法飞水,少量凉水湿润,80度以上热水或直接开水冲服,小孩红屁股、急性痛风、尿酸高、湿疹、痱子可以外涂+内服,使用非常方便简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