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脸上有买卖奈何没观众缘!没“相”没“声”的相声谁听着都煎熬!

 相声迷 2020-06-16

  什么是相声?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相”与“声”结合的幽默表演形式。所谓“相”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配合段子内容的表情、神态和眼神,而“声”的定义相对宽泛,不仅指演员嗓音让观众听着舒服,还有表演时声调的起伏、顿挫、急缓。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且运用自如的演员必然受到观众的追捧和爱戴,比如让万千相声爱好者怀念的刘宝瑞先生。

  说相声不同于其他曲艺形式,对演员的外表相貌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恰恰有些其貌不扬的相声艺人反而更容易成名响蔓。因为观众一看你就觉得可笑,比如北京的老艺人“大狗熊”孙宝才以及天津的“狗尿苔”张宝茹都是如此。所谓“丑”的相声演员在观众眼里其实是上人见喜。这也算将劣势转化成了优势。可原本脸上有买卖,能使相儿出包袱的,却反倒让观众望而生厌,这无疑是演员自身的表演水平所限。

  河北籍相声演员贾旭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最近几年里,两次登上央视元宵晚会舞台,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经历让他和搭档张康在相声界小有名气。客观来说,贾旭明的形象跟英俊是不沾边的,但属于自带喜感,在台上方便使神儿、使相儿。可是,他与张康这对搭档合作也有五六年时间却没赢得多少台缘。演员不招观众喜欢,问题肯定还在个人。究竟错在何处让这对搭档不温不火呢?

  造成没台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还是从相貌说起。贾旭明的形象在台上应该是很容易出包袱的,他使活时也有意识的发挥这方面优势,不过效果难尽人意。问题就出在了使相儿的节骨眼不对,在台上的表情动作并不能对包袱起到烘托作用。此外因表演中过分强调使相儿,也因此背上了“卖丑”的嫌疑, 再进一步发展就是洒狗血的路子了。对于有一定欣赏水平的观众而言,这样的表演是低级的,对抖包袱有害无益。

  其次,表演风格摇摆不定。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贾旭明在表演节奏上起伏很大,有些段子是蔫哏的风格,语速慢,蔫拱出包袱。而有些时候则表现的极度亢奋,让观众情绪也跟着紧张着急。常言道:演员在台上要外松内紧,让观众在放松的状态下抖响包袱。而贾旭明恰恰呈现出“外紧内松”的状态。或许说这是演员根据段子需要做出的调整,但这般调整对塑造个人表演风格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最后,段子拿不出手。贾旭明的恩师是李立山先生,李先生的相声创作水平业内有口皆碑,但显然徒弟贾旭明在创作上还很不成熟。例如他的代表作《新闻晚知道》和《TV秀》在观众中的反响并不高,甚至成了吐槽的焦点。特别是《新闻晚知道》几乎整个段子素材都来源于网络,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整合拼凑。在这块活中完全找不到三翻四抖的相声规律,包袱虽密集,但只要听过一次,再听便索然无味。

  “帅卖怪坏”,贾旭明其实能占一“怪”。但很可惜“怪”的尺寸不对,演员使着累,观众听着更累。作为相声演员,“相”和“声”缺一不可,脸上有买卖是好事,发挥得当能让表演锦上添花。倘若发挥不当,或许只能落得无相又无声的相声演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