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马爷73岁高龄才入选非遗传承人!“非遗”为何对相声如此严苛?

 相声迷 2020-06-16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曲艺形式之一,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这门口头艺术给一代又一代平凡百姓带来了无尽欢笑,京津两地的观众更是将相声视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相声理应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受到同等的重视。但现实却是令人遗憾的,甚至让热爱相声的观众感到唏嘘……

  2007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外公布,名单中共有226人,曲艺类无人入选;2008年,第二批非遗传承人共551人,曲艺类66人入选,而相声依旧榜上无名;2009年,第三批非遗传承人共711人,相声界终于诞生了值得骄傲的首位非遗传承人,他就是“三蘑菇”常宝霆先生!2012年的第四批中仅有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入选。时至2018年,第五批被选定为相声非遗传承人的也仅仅只有一位,他就是“少马爷”马志明先生。

  过去的十二年里,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总计3068人,能成为相声非遗传承人的仅有三人!在此我们不禁要拷问,到底是非遗对相声设置了高门槛还是相声真的后继无人了?如果说姜昆的入选还存在质疑的声音,那么常宝霆与马志明两位则是毫无争议且众望所归的。

  相声无疑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前两批公布的非遗传承人中竟无一人够资格入选,这是对相声以及相声艺人的莫大羞辱。在众多传统曲艺形式中,相声的影响力仅次于京韵大鼓。其覆盖受众之广遍及全国,专业相声演员林林总总数千人。如此庞大的演员和观众群体只有三人有资格入选于情于理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去年,已经73岁高龄的马志明终于在观众日益高涨的呼声中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为从艺近60年的相声老艺人,当年意气风发的少马爷早已两鬓斑白。他所传承的不仅是中国传统相声的瑰宝,更有对相声创新发展的深刻理解。由于在相声门里辈分太高,故而马志明所收弟子寥寥无几。即便如此,他也没放弃任何一个说相声的好苗子。自己辈分高不能收徒,就让儿子马六甲收,但传道受业仍旧一丝不苟亲力亲为。目的只有一个,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门源于市井的幽默艺术传承下去。

  国家非遗传承人从2007年开始选拔收录,而当时符合标准且健在的相声老艺人远不止这三位。北京的陈涌泉、天津的田立禾、南京的张永熙、东北的杨振华以及台湾的吴兆南,以上列举这五位无论是艺术水准,还是相声理论研究,抑或是传承培养后辈人才等方面都足以配得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荣誉,但却无一例外的都被非遗拒之门外。

  或许作为相声爱好者和相声演员还应该为此深感庆幸,毕竟同为传统曲艺姊妹艺术的快板书至今没有人能“荣登非遗殿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