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兆南为何弃商从艺甘愿当半辈子海青?真实原因都写在了墓志铭上

 相声迷 2020-06-16

旧社会撂地画锅的相声艺人往往都是艺多不压身。单指着说相声不够吃怎么办?自然要掌握其他曲艺门类。比如常连安既会说相声,又能变戏法;“汤瞎子”不光相声说得好,口技也是独树一帜。而现如今相声演员跨界做主持、拍电影的比比皆是,下海经商的更是屡见不鲜。绝大多数都是现在相声界响蔓了,再下海做生意。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之后,才与相声结缘,比如已故台湾相声名家吴兆南。


说是台湾相声名家,但吴兆南其实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早先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后辗转去了台湾谋生。起初吴兆南在台北开了一家烤肉店。原本打算取名叫“北京烤肉”或者“北平烤肉”,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怕惹上麻烦,最后改叫“蒙古烤肉”。从那以后,台北的“蒙古烤肉”店跟风似的一家接一家地开,其实这些烤肉店跟蒙古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这也算吴兆南无意间跟台湾人开了个小玩笑吧。


众位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本可以做生意富甲一方的他为什么非要说相声呢?或许就是一种情怀。这还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吴兆南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长大,和其他北京孩子一样也爱去相声园子,爱听说书。天长日久,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13岁那年正式拜侯海林为师学京剧,文、武、丑都学,这也为他日后的相声表演打下了舞台基础。


1949年元旦,吴兆南辗转来到台湾。当时,马继良在台北创立“萤桥乐园”,整个班社里说评书、唱大鼓的演员都有,唯独没有相声演员。那时大陆的相声名家没有跟着去台湾的,而台湾又有不少人喜欢听相声。哪怕是让有一定相声功底的票友上台,也会受到观众欢迎。结果马继良首先想到了当时还是票友的吴兆南。因为他是从小在北京长起来的,身怀绝艺的高人见得多,本身又酷爱相声。没想到当年的相声票友在历经多年舞台修炼后成了台湾第一代相声艺人。


当年,吴兆南和魏龙豪、陈逸安、杨保华、丁仲等人都在萤桥乐园票活。几位都是“自学成才”的海青,表演的段子以传统活居多。因为没得过师父的口传心授,只能根据以前听老先生的表演摸索整理册子。像后来在当地常演的传统活《口吐莲花》《夸讲究》《黄鹤楼》都是经过他们重新创作整理的,故而和京津相声艺人的使法和包袱略有不同。前后历时四年整理编纂,最终在1953年相声正式登上台湾舞台。吴兆南与搭档魏龙豪后来也成为台湾相声界的一对火档。


回顾吴兆南的从艺生涯不难发现,他的活路相当宽绰,几乎能想到的段子类型都演过。比如贯口活演过《戏迷药方》《开粥厂》;腿子活演过《窦公训女》《汾河湾》;伦理哏使过《六口人》《反七口》;柳活使过《学评戏》《闹公堂》;文哏有《吃元宵》《对春联》。另外单口、群活也都使的得心应手。


1982年,58岁的吴兆南在香港拜侯宝林为师,结束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海青从艺生涯。而搭档魏龙豪却始终没有师承,但这并不妨碍相声艺术在宝岛开枝散叶。如今,活跃在台湾各个相声社团的中青年演员差不多都是吴兆南先生的徒子徒孙,在相声的传播和传承上实属功德无量之举。


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传承一门传统艺术,在语言环境、风俗习惯都不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努力,才更需要对这门艺术充满无限热忱。就像他生前为自己想好的墓志铭“这人从前说过相声,但现在说不了了”。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了一生对于相声艺术的执着,如今他虽已远离我们,但是他为观众们带来的笑声依旧回荡在耳畔,也许这才是让他最欣慰的事情,也是艺术生命最好的一种延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