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四十年代 A.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条件(可能性) ①资本条件: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②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条件:发达的手工业为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 ④市场条件:殖民扩张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C.必要性(根本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重大发明 (3)特点 ①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新兴工业,受旧习惯束缚少)。 ②发明者多是技师或熟练工人,科学与技术尚未明显结合。 ③从英国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19世纪中期,法、美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④发展不平衡。 (4)结束:19世纪中期,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意义 ①政治上:使资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②经济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③思想上:出现了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 ④社会结构:社会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世界的侵略à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 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式,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⑥对社会生活: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⑦对全球化: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由美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ø消极:a.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b.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界70年代—20世纪初) (1)背景 ①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②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和创新成就(直接推动力)。 ③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中心:美国、德国 (3)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出现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信手段的发明和使用。 ④推动了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⑤诞生了电力、石油、汽车工业和电气制造业等新兴工业,推动了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特点 ①几乎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②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俄国)。 (5)影响 ①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使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工业得到发展并成为工业的主导。 ③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标志大企业时代到来。 ④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⑤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使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标志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发展扩大: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密切,许多地方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57年从美国开始的第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标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