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阶层之下,焉有完人

 板桥胡同37号 2020-06-17
333层的弱肉强食,上对下的肆意羞虐。

今天过后,迎面而来的是大快朵颐,还是饥肠辘辘

又或是悲惨离世,现实人性的考验,你能坚持多久?

饥饿站台 El hoyo (2019)


与以往大部分生存类电影不同

例如饥饿游戏、大逃杀之类的都是偏动作性生存考验。

需要主角完成一人斩10人的“叶问式”壮举(叶问经典台词:“我要打10个”),充斥各种血腥而残忍的场面。

这部《饥饿站台》可以说是在选择与小规模战斗(密室厮杀)中完成对人性和现实的一种讽刺和进击!

底层和食物链上层之间血与命的较量,对现实的影射,是否是反乌托邦的结局耐人寻味。


近年以来,西班牙电影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在拍摄手法、影片质量等各方面都很出彩,《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午夜巴黎》等都是不容错过的好片。

今天这部《饥饿站台》同样不会让你失望。

观看之前,给大家一个小参考,可以先看看加拿大的一部小短片《下一层》,可以说是本次推荐影片的“父亲”或雏形


本片讲述一名想要戒烟的乌托邦战士--“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

自愿报名参加一项垂直自我管理实验。

而为何说到主人公身上堂吉诃德的特征这么明显,从片中形象、行为等都可见一斑。

其次,实验要求只能随身携带一件东西,主角选择的是一本《堂吉诃德》,一切仿佛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这项实验中的人被困在一个333层的建筑物中。

建筑物垂直,相互贯通,层与层之间靠中间的狭窄”天空“对话。


每一层的食物都是由一个可以升降的平台提供,食物由上而下一层一层传递,也就是你的食物是由上一层人员给你留下的。

资源的分配从上而下,5%的少数人掌握着95%的社会资源,施舍从来是富人的怜悯。


毫无疑问,越在低层的人,得不到食物的机会就越大,甚至是饿死。


而你所在的层数,每一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且变化没有规律,你的未来就看幸运之神是否眷顾你。

食物平台的移动设置,在我观看时,不禁觉得有那么一丝《心慌方》(异次元杀阵)的意思。

给人一股压迫感,一切都那么无力,你只能接受你所拥有的。

人人贪婪的背后,是一片荒芜!


男主遇见的第一个室友是一名“带刀护卫”老者,面相看来像是一个独裁者。

是垂直自我管理中心的”老油条“,也是他教会了男主如何在这里生存下来。

老人的上一个室友因为两人地处底层没有食物而被老人杀害并吃下,而这次似乎就轮到了男主“堂吉诃德”。


也许这个情节会让人不适,但这也是现实,无力而无助。

被按在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在后面发展中,老人也是以此结束,仿佛阶级之下,没有一个人是胜者。

一切都是轮回的重演。


男主第二个室友是一名身患疾病并带着一条腊肠狗的女士。

“堂吉诃德”与她有过灵魂深处的对话。

整片看下来,她的结局让人悲哀,似乎也显示着无情社会,为了生存,只有人吃人。

满口的仁义道德都是虚妄,乌托邦终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后面她与“带刀侍卫”老者的虚幻出现

也从另一方面不断的摧残着男主,人性的坚守是否是一个笑话呢?


黑人男子是男主的第三个室友,努力的想要改变自己的所处环境

积极向上爬,也是最后乌托邦行动的殉道者

可以说是“伟大革命”中的先锋。

但其选角是一个黑人男子,要是说不带有一丝丝其他意味,应该是不可能的。

不禁联想到最近的六月美国黑人运动,这也是对现实不公的一种反抗。


整部片中其实更引人深思的是一名“智者”和一名苦苦寻找孩子的亚裔女子。


智者给予男主和黑人行动的启迪,似乎也是一种映射。

也许智者代表的是温和非暴力的领袖或是某种以和求秩序的传承。

这在祥和安宁时十分重要,但放在非死即伤的监狱牢中,却让人不免悲从中来,感叹阶级的跨越难于上青天。

我们该如何选择,如何处理?


亚裔女子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男主的精神希望。

不管什么情况,总是一往无前的奔着目标前进。

是男主书中堂吉诃德的化身,也是男主最后从上而下的精神支撑。

女子苦苦追寻的孩子,且不讨论其真实存在与否,但在最后也是男主对人性的追求、捍卫的一个见证。



影片最后,男主将布丁给孩子吃了,并护送到平台,送回上层,“堂吉诃德”完成了他的使命。


可是这只是影片最后的场面,真正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呢?

孩子是不是真实存在?

结局是不是早已经出现?

影片中的贪婪和阶层人性和生存,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也欢迎大家看了一起来讨论讨论。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