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在石家庄的“石家庄”

 dongchang 2020-06-17
    向前翻看石家庄市地图,每向前翻一张,地图上的文字和密度会少一些,轮廓会稀疏一些。一直向前翻,翻到上世纪的80年代和70年代,地图上的街道变稀疏了,许多地方以村庄的名字呈现。

  再向前翻,街道越来越少,村庄越来越多,一直翻到1928年的时候,一张石家庄市最老的,也许称不上地图的《石家庄已成之道岔及街市图》上,“石家庄”以一座村庄和城市之根的名义显现在了地图上。 

  再往前翻,已经没了地图,光绪版的获鹿县志称,“石家庄,县东南35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再往前呢,毗卢寺的一块碑上有记载,1535年,重修毗卢寺时,村里的人们捐过钱。现在,石家庄在哪里?

  地名志中的“石家庄”

  普济胡同西侧,仍有几处约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平房,阴雨天中,平房显得破败、清冷。

  普济胡同算是石家庄村的西界,如今,这里仍保存着石家庄所剩无几的几座平房。

  东到车辆厂前街,北到北后街,西到普济胡同,南到新华路,这基本上是石家庄村的四至。村子是不规则的,新华路南还有一小片,普济胡同西侧也有一点住户。北后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就因为那是村子后的最后一条街。

  如果从铁路兴起算,石家庄市已经100多年,但是关于石家庄村名的来源,目前仍无定论。

  20世纪之初,石家庄村的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石家庄市地名志》载,当时村内约200户人家,600余口人,在北后街西头,有龙王庙、五道庙各一座,村南的殷家湾道口,亦有一座五道庙,五道庙的东南,有一座一直保存的解放前的寺院安宁寺(今南大街北头的东侧。南大街和北大街以新华路为界,新华路南为南大街)。

  这个数据,为1982年全市地名普查时所获取,拿这个数据与光绪版的获鹿县志对比,发现自光绪至20世纪初,10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村庄的变化不大,相反,还少了一座庙宇。

  “石家庄”的根在哪里

  如果没有铁路,石家庄村恐怕还是石家庄村。但是,再往前推,石家庄村是怎么来的?说法不一。

  现可查最早关于石家庄村的记载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毗卢寺的碑记上有此村的记载。石家庄市知名学者梁勇在《石家庄村探源》一文中称,根据各类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应该是始创于明初的真定卫的军屯或官屯。由马、于、谷、赵、殷等姓氏的军屯官兵和后裔定居成村。

  石家庄村的于氏后人回忆,“四清”前族内有《于氏族谱》,上面记载,于氏始祖在洪武年间推行卫所军屯时,留驻真定卫,在此建庄。据此分析,可能这个村庄的始创者中,姓石的军官地位最高,故名石家庄,而后来,石姓绝后,但村名却留了下来。

  另有一种说法是,军屯于此的共有十大姓氏,村子始名为“十家庄”,后逐步演变为“石家庄”。

  可以断定的是,在整个明代,这个庄既不属于真定县,也不属于获鹿县,而是一直隶属于真定卫。所以在万历的《真定县志》和嘉靖《获鹿县志》中,都没有这个村的名字,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军籍改民籍,石家庄村才归获鹿县管辖,所以清乾隆《获鹿县志》始见“石家庄”村著录。

  如果有“石家庄”,根本不用到山西看大院

  进入20世纪,石家庄村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的移民史、拆迁史。

  从正太铁路在石家庄村东南建车站,“正太铁路总机厂”(车辆厂)、职员办公楼、民工住处,以及铁路,所占之地均为石家庄村所有。

  “从1904年起,属于这座村庄的拆迁、移民时代到来。”石家庄地方志办公室的苟志俊说,他曾打算出一本《话说石家庄》,并为此搜集了大量资料。

  “1983年,我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的时候,南大街上尚有大量的古宅,这里曾是石家庄市繁华轴,那些沿着铁路,随煤炭输出而蔓延的山西银号、票号,到了石家庄这座旱路码头,富甲天下的山西商人,在南大街上建了许多具有山西民居风格的古宅子,上世纪80年代,南大街上仍有多处美幻绝伦的大宅。”苟志俊说,他曾为这些老宅子大量摄影,也曾为保留这些古宅子而多方呼吁“不拆”。“如果宅子仍在,人们何苦到平遥看大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