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日,一起来复习“荒漠化”知识吧!

 沐沐阅览室 2020-06-17

导读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日”。1994年12月,为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今年的主题为“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口号是“汗滴禾下土,收获盘中餐”

△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图

1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荒漠化也即沙漠化,广义的荒漠化还包括石漠化、红漠化、岩漠化等。

2
沙漠化的成因、危害与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西北地区东西方向自然要素变化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风频繁;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盲目开矿。

3
其他类型的荒漠化

(1)许多村庄、交通线、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2)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4)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4
沙漠化的防治措施

△草方格沙障

习题链接

(2018.11浙江选考)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1、2题。

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  B   2.D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4.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3.A  4.B  5.D

 6.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答案】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

7.(2016.10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1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3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土地利用类型

1977年

1978年

2000年

2010年

耕地

302

419

451

454

草地

7286

7144

7098

7096

建设用地

7

13

20

36

水域

4678

4568

4533

4575

⑴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8分) 

⑵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⑶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4分)

【答案】

⑴沙源地:①河谷及三角洲;湖岸。成因: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⑵特点:湖面扩大

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⑶风沙(沙尘暴),土地荒漠化。(任答一点)

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