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南方双季稻区基本处于抽穗期,黄淮海地区一麦一稻区的中稻,大多已经直播完成,有的已经出芽;东北地区的单季水稻正处于分蘖期,这个时期是决定田间有效穗数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关键是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数。等到水稻拔节前后的分蘖,基本为无效分蘖,无法形成有效穗。#618好物趋势##三农好物大赏# 要想实现高产,田间有效穗充足是基础,除此之外,从单株的水稻来看,就需要稻穗长,粒数多,粒粒饱满。那么拔节期-抽穗期这段时间幼穗分化,管理非常关键。 其实水稻种植还是有很多诀窍的,有时候可以花最少的成本,实现高产。农民在水稻种植上,很少有使用硼肥的习惯。正是因为如此,水稻对硼的需求就越迫切,补充硼肥的效果也越好。 这也符合作物营养的最小养分定律: 所谓水稻的最小养分律(所有植物都适应):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很多种元素,由于人们的施肥习惯,忽略了某种必须元素的投入,或土壤中元素含量少或有效性低,或者水稻根系对某种元素的吸收量少或水稻对它的利用率差,导致水稻对这种元素需求虽然少,但是非常迫切。只有补充了这种元素,水稻才能实现高产。这种水稻需要量少,但是很迫切的养分元素,就叫做最小养分。比如硼。 一、硼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硼素供应充足,水稻生长繁茂,籽粒饱满,根系良好,丰收有保证; 反之,硼素供应不足,水稻生长不良,产品的质量和 产量下降; 严重缺硼时,甚至颗粒无收。 水稻分蘖期,硼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数,使有效穗充足,增加水稻的产量; 水稻拔节期-抽穗期,这个时期叫做水稻的幼穗分化期,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是圆秆期,水稻茎秆开始变圆形,是稻穗枝梗分化的时期,枝梗分化多,则穗粒数多;第二个时期是幼穗由0-1.5厘米,这个时候肉眼可见,是颖花分化时期,决定每穗颖花多少和穗粒数;第三个时期幼穗由1.5厘米-8厘米,是减数分裂时期,这个时期决定颖花退化的数量,也决定颖壳的体积,决定了结实率。 硼能够促进幼穗分化,增加穗分枝数,穗粒数,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退化花,提高水稻结实率; 齐穗期-灌浆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促进受精结实,减少空秕谷;此外,硼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磷的吸收,提高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功能叶的光合作用,促进产量的形成,预防功能叶早衰。硼能够促进干物质的转移,使水稻籽粒饱满。施用硼肥后,水稻籽粒更加饱满,籽粒质量增加,收获指数提高。 二、如何高效补硼水稻施用硼肥,最佳方式是基施+叶面喷施,可以在幼穗分化期(拔节后,孕穗前)、齐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速效硼肥,比如流体硼,每亩用20毫升兑水20公斤喷施3次即可,每亩可以增产150-200斤,成本为4.8元。
注意:可以和农药,肥料一起喷施; 此外,水稻是喜硅作物,超高产杂交稻理想株型的功能叶要符合“长、直、窄、凹、厚”等特征。袁隆平提出,增加植株上部叶片单叶叶面积以提高产量,但增加叶片长度将容易形成披叶及群体通风透光状况的下降。 因此,苗期-拔节期,施硅能促进发根,改善水稻株型,使功能叶与茎夹角缩小,叶片挺立,增加对光的吸收,并且施硅可改善冠层受光姿态,增大最适叶面积,使冠层光合作用增加10%以上;还能抗倒伏,抗病虫,抗旱,具有显著增产的效果。建议与尿素一起追施,每亩撒颗粒硅肥1公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