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诀

 慢病防控操盘手 2020-06-17

“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接前文)“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藏于精”,就是冬季能保养好精华——阴精阳气,春天就不会发生温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夏天暑热之气旺盛,身体应该出汗,但如果应该出汗而不出汗,“秋成风疟”,到了秋天就会发展成风疟病。“此平人脉法也”,上述的这些规则、道理,都是根据四时而诊断疾病的法则。

“平人”就是普通人。“脉法”指的是诊断的方法。诊断方法不仅是脉,中医讲望、闻、问、切,望是看,闻是听,问是发问,一问一答,切就是切脉。这里的脉法代指的是四诊。所有的诊断方法不仅仅是脉,我们会看到《黄帝内经》或者《伤寒论》经常会出现脉证、脉法,大家注意,千万不要狭义地理解为这就是把脉的方法,错。(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里的脉法指的是身体气脉的法则,气脉的法则在外面的表现是望、闻、问、切,能看到四诊,能看到的这些表象。所以这时候千万不要理解为就是把脉的方法,寸关尺、趺阳脉,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讲的就是诊断的方法,判断的方法,或者是说平常人气血经脉的运行道理,联系上下文,这样更容易理解。

前文所讲的精,在这里再展开再详细的讲讲。精有两个含义,这个精是怎么生成的?一个是饮食所化之精,是水谷精微,我们吃的饭进入脾胃,脾胃把它转化为水谷精微之气,然后吸收消化,输布到全身营养气血,这叫后天之精。人生下来之后,要通过后天之精润养五脏,人才能往下活,接续生命。(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先天之精重点指的是肾精,《黄帝内经》里阐述过很多次,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一方面是人体原始的生命力,这是先天之精。另外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肾精,指的是生殖之精,就是人类具备繁衍后代的这种能力的生殖之精。这个能力其实就是体现了生命力的一个状态的表现。所以,这里的精指的是先后天二者,五脏所具的阴阳气血的精华,都可以称之为精。

张志聪在这段的注解为:“神气血脉皆生于精”。神指的是我们的思想活动,思想活动有赖于精。精足了之后神就旺,我们看年轻人,精充足的这些人,神的活动特别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人精神头太大了,一天到晚特别精力充沛,干很多事一点都不累,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起得很早,一点儿都不累。为什么?因为精足。大家注意年轻人为什么神旺?因为精充足。(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人越上岁数之后,精越来越虚弱,越来越少,很多老年人就说:“彭博士,我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就是干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不知道怎么回事,到老了之后,天天怕事,甚至都怕电话,怕谁找我。电话一响,我就一哆嗦。孙子回家一晚了之后我就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什么事了?我以前不是这么胆小的人。”他瞎操心,还害怕,容易心慌,什么原因?实际上就是神不足了。神不足的原因是精虚。这是一个自然现象。

我们在门诊上遇到这种患者给他进行补肾精、补气血的方法进行调理,这些人至少能把状态调理过来,就不会那么神经质,天天操心了。其实这个身体的状况跟他的心态是直接相关的。这是我们在《黄帝内经》里反复提到的,《黄帝内经》也始终在阐释一个道理,就是人的精神活动,意识状态和身体状态,二者是二合一的,叫做“形与神俱”。(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形和神是合一的。身体不好的时候,这个人就稍微有点偏执,或者心态看上去没那么健康。身体好了,气血充足了,五脏安定了,你就会发现他的心态也安和了,也没那么那个害怕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少了。这叫内外合一,精和神是合一的。

张志聪还说:“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气就是能量,就是人的能量、状态。人的气魄和持久力、耐力、爆发力都是能量。这都是气,气来源于精。(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一十四。(更多精彩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