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宝黛之间的误会风波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目中,第三件重要的事,是继贾宝玉引《西厢记》曲词引发的冲突后,林黛玉对贾宝玉产生的误会。 贾宝玉引用《西厢记》中的一句曲词,引得林黛玉又痛哭了一场,还差点要去告贾宝玉的状。 正逢林黛玉哭闹,贾宝玉心慌道歉的时候,袭人去潇湘馆找宝玉,说他爹叫他。 事实竟虚惊一场,原来是薛蟠骗宝玉出来,一起吃鲜饮酒去了。 直到晚间,林黛玉也不见贾宝玉身影,也不闻贾宝玉音讯,她就开始担心贾宝玉他爹,会不会找宝玉的麻烦。 因为一直不知宝玉此去,是祸是福,林黛玉心里就一直担心受惊,替他忧虑,放心不下。 晚饭以后,黛玉才听说宝玉回去了。她就想过去问问宝玉,他爹叫他去了那么长时间,到底是什么情况。 黛玉刚走出自己院门,就远远看见薛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 黛玉没有一起跟上,而是路上看了一会,在水池中浴水玩乐的各色水禽。 就是因为黛玉在路上,耽误了这么一会时间,等她到怡红院门口的时候,发现宝玉的院门已经关了。 事有不巧。 怡红院里的大丫头晴雯闹脾气,正私下埋怨宝钗来找宝玉,耽误她们睡觉的时候,又听到敲门声,她愈发生气,也不问清楚是谁,便拒绝开门。 而门外的黛玉,还以为是宝玉的丫头没听清她的声音,把她当成了别的丫头,耍闹着玩。 黛玉就更加高声地叫门。 偏偏晴雯没听真,更加使性子、说重话,硬是不开门。 被拒之门外的黛玉,一下子“气怔”住了。 她本想高声质问对方,但是又怕较起真、斗起气来,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依栖在别人家,万一被人家认真怄气数落了,她又更加伤心难过。 想看宝玉,竟然连大门都进不去,想想真是郁闷,这刚刚表白过的恋爱对象,转脸就把自己忘了。 一直站着等也不是,真要回去的话,又不甘心,毕竟连面也没见上。 黛玉越想越伤心,泪珠儿正扑扑腾腾,在脸上往下滚的时候,她又听到院门里传出宝玉和宝钗的阵阵欢声笑语。 真不是气人吗?! 自己的恋爱对象和别的女孩子,躲在屋子里有说有笑,大晚上的,却把自己关到门外,风重露冷的,她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孩子家,怎能顶得住呢? 本来,黛玉就一直对别人风传的什么“金玉良缘”的说法,耿耿于怀。 眼下这情况,她更是心中郁结重重了。 黛玉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他嘱咐丫头不让自己进门,难道那个负心人,真的丢开自己了不成? 又难道仅仅是因为,早上他引《西厢记》曲词惹她不快,他对自己要去告发他而生气恼怒于自己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也太不了解自己的心思了。 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对他怎样,难道他心里不清楚吗? 这么多年以来,他屡屡发痴心、做傻事,自己又何尝去告发过他呢? 平日里,他受了委屈,自己为他着急上火,为他牵肠挂肚都还来不及,又怎会真的告发他,让他受委屈呢? 再说了,说要告发他,也都是自己过于敏感导致的一时气话。 自己心里高兴,只是恼于,他对自己表白的太过于露骨直白,恼在他用词引句,太过粗鄙而已。 都和自己相处了那么多年,他怎么还不能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心事呢? 自己好心好意来看他,他倒好,不让自己进来,今天可以不见面,难道明天也不见面了,以后一直都不见面了吗? 早上他还自比张生,把自己比作崔莺莺,晚上他就把自己抛掷脑后,而和别的女孩子共处一室,想那张生何尝曾如此对待崔莺莺呢? 在宝玉院门口的黛玉,完全不知所措,只是兀自站立着。 她心中却是越想越觉得伤感,可怜自己没人疼爱,没人眷顾,在这阴冷的夜里,像孤魂野鬼一样,无依无靠。 苍苔露冷,花径风寒,这些也都无所谓了,还有什么值得在乎的呢? 黛玉想着心里的苦,无人可以倾诉,这世上,又有谁真正关心自己呢? 也许,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就好了,自己原本就是个可怜人。 黛玉越想就越伤心,越伤心就越哭。 那哭声,悲悲切切,连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也不忍再听,都飞起远避。 可是,悲伤痛哭的林黛玉,只是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哪里会想到贾宝玉对于自己的到来,完全不知情呢? 她又哪里会想到贾宝玉对她一往情深,爱她爱得死心塌地呢? 她心里苦,又说不出,但在她对宝玉的误会里,宝玉心里的苦,又何尝说得出呢? 末了,我们也不必对林黛玉妄加苛责,一个小女孩子家,本来就身世可怜。 在面对刚确定恋爱关系的对象,和别的女孩子谈笑风生,把自己晾在一边的时候,她无论乱想多少,无论多么伤心,这岂不都是人之常情吗? 爱得有多深,就会觉得受伤多重,心里就会有多痛苦。 当我们设身处地,把自己换成林黛玉的时候,也许更能明白,除了哭,或许,我们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