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在身上贴着中药味很浓的膏药是不是令你印象深刻? 这膏药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今天带大家去了解一家做膏药的公司,他们家更高大上一点。 做藏成膏药的,奇正藏药。 1、公司简介奇正藏药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前身是西藏林芝奇正藏药厂。实际控制人为雷菊芳女士,持股比例达到87.31%,股权结构稳定。2019年公司首次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为2019-2022年的营收分别不低于13.98亿元、16.14亿元、18.78亿元和21.90亿元,目前第一期考核目标已经完成。公司管理层坚持分红,且股利支付率保持在50%以上,十分大方。 2、主营业务三大业务板块: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分为三块,一是以消痛贴膏为代表的贴膏剂业务;二是以青鹏软膏、白脉软膏为代表的软膏剂业务;三是以红花如意丸为代表的丸剂业务。 贴膏剂业务是核心:从营收占比来看,公司仍旧是以贴膏剂业务为核心,软膏剂业务和丸剂业务业务占比较少但是营收增长速度较快,期待未来的快速放量。 3、行业分析人口老龄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逐步上升,且我国预期平均寿命在2015年已经达到了76.34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预期平均寿命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中医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所处中医行业的中成药生产行业,从市场规模来看,中成药生产占据了中药市场的主要份额,且随着中药市场的波动而波动。目前在消费者的治疗倾向选择中,中医和西医的选择概率几乎是相等的,新冠肺炎中中医的亮眼表现将再次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加上国家政策的推进,中药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细分市场空间很大,但是行业集中度较低:外用阵痛用药市场中,贴膏剂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3.7%;根据米内网药品城市终端销售统计数据,2018年骨骼肌肉系统用药市场容量为491亿元,其中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的外用药市场容量为155亿元,预计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243亿元。但是目前行业内小作坊式的企业比较多,竞争格局混乱,公司的市场份额仅仅只有12.8%。 4、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保密级配方:公司的产品消痛贴膏属于国家保密配方,采用独家专利湿敷技术,有效保持药物有效成分;青鹏软膏和白脉软膏均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青鹏软膏是目前痛风治疗的唯一外用软膏,学术资料较多,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白脉软膏是6大过亿民族药品种之一,是目前国内神经康复系统唯一的外用制剂产品,是CFDA批准唯一促进肢体康复治疗的外用药物。 口碑良好:公司通过特色的学术、品牌以及文化推广,不断扩大和增强奇正藏药品牌的影响力,并且核心产品疗效显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市场口碑良好。 渠道网络进一步下沉:公司消痛贴膏产品营销网络已经覆盖了1.4万家医疗终端和3.2万家零售终端,重点布局核心城市拓展,计划每年新增25-30个城市覆盖;软膏剂产品营销网络已经覆盖了3800余家医疗终端以及1.7万家零售终端,由于人们对白脉病的理解有待加深,医生消费者对藏药的接受度有待增强,公司也将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拓展软膏剂产品的渠道网络。 5、财务分析毛利率水平高:奇正藏药和羚锐制药的两家毛利率水平都位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奇正藏药略高一筹,主要是由于奇正藏药的产品单价较高,其次羚锐制药拥有较多的低毛利产品。 销售费用率逐年升高:公司所处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率本来就高,加上2016年“两票制”改革,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市场开发及销售管理等责任,加之公司藏药推广需要投入的更多,因此销售费用逐年升高。 营业周期稳定:公司的营业周期整体低于羚锐制药,拆分来看,奇正藏药的存货周转天数基本在120-130天的区间变化,而羚锐制药的库存周转天数时间较长,存货营销问题严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很低,主要是由于两家公司多以应收票据作为主要的结算方式。 盈利能力稳定,偿债风险较低:奇正藏药的ROE多年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水平,反映了管理层良好的经营水平;对比资产负债率,奇正藏药的资产负债率比较低,2019年有所上升是因为新向银行借了一笔3亿的短期贷款用于新产能的建设。 财务杠杆、资产周转率较低:奇正藏药的权益乘数比较低,加上优秀的资产负债率,总体来说财务风险比较小;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低于羚锐制药,原因在于公司独特的国家保密配方和产品的独特性所造成的高毛利率,而羚锐制药毛利较低,需要薄利多销。 ![]() 6、历史表现与估值变化与行业保持一致,跑输行业:公司的股价变化基本和中医药行业指数的变化保持一致,但是公司的股价始终跑不赢行业指数,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疏于市值管理,一方面是公司核心产品产能达到困境,市场看不到明显的增长点。 ![]() 新产能未达产之前,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由于公司软膏剂、丸剂业务当前的营销成果还不明显,加之贴膏剂产能受限,给予公司贴膏剂业务营收平均增速13%、软膏剂业务营收平均增速16%、丸剂业务营收平均增速20%的假设,对比历史净利率发现公司的净利率基本在26%左右,估算公司2020/2021/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4.77亿元/5.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8/0.9/1.02元。 ![]() PE处于历史低位,如果2026年之前公司的软膏剂、丸剂业务出现第二增长点,市场给予公司的PE会有重新回复的可能。 ![]() 公司质地优秀,且主营贴膏剂业务表现良好,无奈受限于产能,销量进一步提升要等到2026年,主要还是看软膏剂和丸剂的表现,估值底部,建议密切关注。 再啰嗦两句,今天开盘奇正藏药竞价集合阶段涨停,盘中涨幅一度超过8%。费解了半天,发现是6月13日举行了藏药抗疫成果报告会,公司产品藏药催汤颗粒、流感丸、仁青芒觉胶囊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使用疗效明显。 怎么说呢,虽然催汤颗粒、流感丸和仁青芒觉胶囊不是公司的主营产品,到底是蹭上了第二波疫情的热度,炒了一波概念。公司稳健的基本面使得公司股价在面临这样相关概念的“催化剂“时拥有足够上涨的空间,不过主线逻辑不会变,多来几个概念炒作也挺好不是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