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木垒:古老岩画,世所罕见,“胡杨绣”栩栩如生

 风吟楼 2020-06-17

CCTV-10

2020.6.18 23:0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新疆卷 木垒篇

木垒篇  预告片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博斯坦乡一带,有大量的岩画,它们沿山脉绵延几十千米,世所罕见,堪称“深山画廊”。

许多岩画展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画的内容多以盘羊、鹿、马为主。

这是一幅女酋长接受谒拜图。这幅岩画反映了远古母系氏族中女性崇高的地位,画中人物不同的造型和服饰,体现了木垒早期的民族融合。

新疆曲子寄托乡愁

新疆曲子作为新疆地区唯一以汉语演唱的剧种,记录了木垒一段屯垦戍边、开发建设的百年往事。 

清朝中后期,陕西、甘肃等地的百姓,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故道来到新疆屯垦定居。风光绝美、土地富饶的木垒,作为从乌鲁木齐至哈密道路,富八站中的首站,成为不少移民选择定居的膏腴之地。

郭天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曲子的传承人。在近百首新疆曲子中,郭天禄最喜欢《马五哥与尕豆妹》。这是他从父亲那儿学会的第一首曲子。

近百年来,融合陕西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的新疆曲子一直陪伴着月亮地村的百姓们勤劳耕作,成为他们乡愁的寄托。

“黑走马”节奏明快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马是哈萨克族人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每一匹走马都是牧民精心调教出的掌上明珠,而黑色的走马更因其体态优雅、步伐有力,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的极品。

出于对黑走马的喜爱,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人常常在舞蹈中模仿黑走马矫健的姿态,还以它的名字命名了舞蹈。 

鹰嘴豆营养美味

木垒人的美食,总离不开一种当地的特产——鹰嘴豆,这种外形酷似鹰喙的黄色豆子,正是这片田野上的主角儿。

鹰嘴豆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商旅出行的必备食物。在新疆,鹰嘴豆的种植历史已达2000多年。

木垒人总要在手抓饭里撒上一把新鲜的鹰嘴豆,犹如画龙点睛,成就了这道有名的鹰嘴豆手抓饭。

木垒的羊肉焖饼,也是一道用鹰嘴豆制作而成的美食。

“胡杨绣”栩栩如生

过去,木垒人家里的绣片图案往往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羊角、牛角花纹的寓意都是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如今,姑娘们将苏绣的细腻融入到传统哈萨克民族刺绣技法当中,创造出以木垒苍劲原始的“胡杨林”为主要表现题材的“胡杨绣”。

细腻、真实、栩栩如生,是胡杨绣最大的特点。

哈萨克民族刺绣成功申报为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垒建立了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培训了大批绣娘。很多绣娘拿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她们开起了刺绣工厂,也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2019年8月,来自北京、新疆、福建、浙江等地的20余名书画界艺术工作者,齐聚木垒书院,使这里成为了昌吉乃至新疆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极目金黄千里秀,自成一景阅沧桑。大漠胡杨,长生之木,固沙之垒。木垒人在这片胡杨林的故乡里,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也垒筑起生态的家园。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胡悦 蒋张妍(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