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统帅和兄弟们的真实关系:从兄弟死后的反应说起

 九彩飞翔 2020-06-17

梁山统帅在此文中包括宋江、吴用、卢俊义、朱武。(这句纯属说明,只希望别和我抬杠。最近有人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像自己多么高深,懂得多多,结果连我全文要表达什么都看不懂。你要是理他,显得他多厉害;你不理他,他像苍蝇一样嗡嗡嗡。估计只有星爷的扯肠勒脖法能制服他)

说宋江的70个结义兄弟战死、病死、残废(这个数字70是讲刚打完方腊之后的状况,不包含后来封官后的不正常死亡)之前,先说一下田虎手下投降了宋江的27个兄弟(这个数字27是我数人头数出来的,但小说原文说的却是17个人投降,关于这一点矛盾未来我会再讲)。不管是17还是27,这些人投降后都跟着宋江去打王庆了。结果是15个战死,1个暴毙。如果按照投降总数17人的话,那就意味着94%的人做了宋江的炮灰;如果按照投降总数27人的话,炮灰率就是59%。

这些人真的是为宋江的事业卖命了,但他们死后,宋江一声没哭,也没流泪,宋江的通常反应是【十分烦恼】:炮灰少了,总感觉不够用的。这和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引起的焦灼感是同一个意思。

此时宋江不哭没关系,反正他和这些人也没结拜过,且不上应天星,所以宋江不怜惜他们的命比较正常。下面我们逐个看一下那些结拜过的小弟们死后宋江及其他三个统帅的反应。当然这些结义小弟都是死在了征讨方腊的战场上,因为之前投降来的炮灰们已经消耗干净了,所以征讨方腊就只能从这107人中消耗了。

注:下文人名后的数字代表了他在梁山上的排行,大体可以看出排行越靠前的死了宋江表现越痛苦。所以加上数字方便大家理解这个人的分量。

1.宋万82、焦挺98、陶宗旺75

这是结义兄弟中死的第一批,而且一次就死了三个,要知道之前连续征讨大辽国、田虎、王庆可是一个都没死,现在刚一开战就死了三个。虽然这三个人排名靠后,但“上应天星”竟然不灵了,看来九天玄女不再保护他们了,这对军心来说是一个打击;另外,之前“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怎么办?而且,从现实上来说,宋万还是梁山事业的奠基元老之一。

这三个人的死法也非常惨,都是乱军中被箭射中、马踏身亡。 

1.1原文说【宋江见折了三将,心中烦恼,怏怏不乐。】

这说明宋江并不心疼三人之死,这三人死了只是让他觉得烦恼而已,估计恼的是这些人死了,当初的誓言怎么办?要不要追随他们而去呢?还有,他们死了,炮灰就又少了,不够用了怎么办? 

1.2【吴用劝道:“生死人之分定。虽折了三个兄弟,且喜得了江南第一个险隘州郡,何故烦恼,有伤玉体?要与国家干功,且请理论大事。”】

继续往后看你会发现,不论死了多少兄弟,吴用的表现基本一致。这个一致表达了三个基本内涵:兄弟死了没关系,事业有进步是喜事,应该开心才对;大哥你的身体才是重要的;咱们功成名就的事业更重要,你的喜怒哀乐都要让位于这个事业。

2.韩滔42、彭玘43

这两人本是征讨梁山的朝廷武将,失败后入伙梁山。 

2.1两人战死后,宋江依然没哭;但他说了句怀疑人生乃至事业正当性的话:是不是征讨方腊违背了老天爷的意志?

这个表现其实比流泪更显郑重、严肃。尽管宋江的怀疑没有使他止步不前,但说明至少他的心里是有感触和压力的:当初对朝廷降将们承诺早晚招安,然后大家继续做大官,结果呢?官一直没做成,命倒没了。怎么向这个群体交代?

2.2这时候吴用这厮又说:【主帅差矣!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此是两个将军禄绝之日,以致如此。请先锋免忧,且理大事。】意思是说:他俩的死期到了,咱有什么办法?

我想送他一句话:每次都是理大事,理你妈个蛋啊!是不是只要你和宋江二人活着就能成就事业啊?显然不是,炮灰是必须的!

3.郑天寿74、曹正81、王定六104

这三人都不是善类,要么出身绿林要么接近绿林,且排名非常靠后。

3.1这三人战死后,宋江依然没哭,但心里的压力却更大了,他说:【我们今番必然收伏不得方腊了!】

3.2【吴用劝道:“主帅休说此言,恐懈军心。当初破大辽之时,大小完全回京,皆是天数。今番折了兄弟们,此是各人寿数。眼见得渡江以来,连得了三个大郡:润州、常州、宣州。此乃皆是天子洪福齐天,主将之虎威,如何不利?先锋何故自丧志气?”】

意思是说:你做大哥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应该心里有数!他们的死期到了我们也没办法;而且他们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咱的事业有进步。

3.1【宋江道:“虽然天数将尽,我想一百八人,上应列宿,又合天文所载,兄弟们如手足之亲。今日听了这般凶信,不由我不伤心。”】

意思是说:当初咱们讲的可是有神灵护体的,现在人是一串串的死,怎么向手下人解释啊?总不能说老天爷都不灵了吧?

3.2【吴用再劝道:“主将请休烦恼,勿伤贵体。且请理会调兵接应,攻打无锡县。”】

意思是说:当初那些“上应天星”“天降石碣”是编出来的,说说就算了,当不得真。事业要紧,其他都靠边靠后!

4.宣赞40

4.1宣赞死后,宋江的反应是【伤悼不已】。

看来吴用的劝说有效,现在不再怀疑招安卖命事业的正当性了,改为演出伤心剧了:这样既不影响军心让小弟们继续卖命,还显得自己重感情、疼爱兄弟们。 

4.2书中没讲吴用的反应。

5.施恩85、孔亮63

5.1【宋江见又折了二将,心中大忧,嗟叹不已。】:好忧虑啊,你们都死了,我的事业可怎么办?

5.2【武松念起旧日恩义,也大哭了一场。】 

孔亮是宋江的徒弟,徒弟死了,师父大哥按理说应该大哭一场的;施恩是武松的结义兄弟,施恩死了,武松哭了。

6.郝思文41

【宋江见报,好生伤感。】 

7.徐宁18

徐宁是第一个战死的天罡级人物,且是马军八彪将之一,所以他出事后,宋江的表现要剧烈一些,否则那么多天罡小弟们看着呢,脸上不好交代;而且这么高级的炮灰没了,不发愁也不正常。 

作为第一个战死的天罡小弟,徐宁自然也不像其他低级炮灰那样说死一下就死了,而是有一个三段的演化过程。这就和战争片里小卒子说死躺下就死了,而重要角色死之前总要挣扎一会儿、说几句富含理想、哲理、高大上的话是同一个道理。我见过最过分、死的最艰难的一个主角是《血色湘西》里的石三怒,不信的可以自己去看看,我记得有个四川口音解说的最搞笑了。

徐宁的死分三段,宋江的表现自然也分了三段:

一,中箭后,【宋江急来看徐宁时,七窍流血。宋江垂泪,便唤随军医士治疗,拔去箭矢,用金枪药敷贴。】

二,后来发现中的是毒箭后,【宋江仰天叹道:“神医安道全已被取回京师,此间又无良医可救,必损吾股肱也!”伤感不已。】 

此时,【吴用来请宋江回寨,主议军情,勿以兄弟之情,误了国家重事。】 

三,这第三段,需要结合上一条郝思文之死,因为宋江的表现是基于二者的死亡:【宋江因折了二将,按兵不动,且守住大路。】这时候军情紧急,顾不上哭了。

8.张顺30

张顺是第二个战死的天罡级别的人物,而且他的死和其他人的死法不同,别人死了要么是宋江亲见,要么是战报送来;张顺则是托梦给了宋江。这样一来,宋江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了:不好好表现一下,以后还怎么睡个安生觉? 

8.1宋江梦到张顺满身血污对自己说话时,当场就【大哭一声】,以至于一下子吓醒了;于是赶紧召吴用来解梦——这个梦要是不解,真是没法睡觉了。 

8.1续 到了下午,战报送来,张顺确实死了,宋江【又哭的昏倒。】

8.2张顺的影响还不止如此,连【吴用等众将亦皆伤感。】连吴用这种人都跟着伤感了,原因是【原来张顺为人甚好,深得弟兄情分。】 

8.1续 宋江说:【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当初他听说他爹死了后可是哭晕过去的,现在只是流泪而已)】 

8.2续 【吴用及众将劝道:“哥哥以国家大事为念,休为弟兄之情,自伤贵体。”】意思是说:兄弟死了哭一下也过分了?这还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吗?这是君臣之间吧? 

8.1续 张横听说自己兄弟张顺死了之后,【烦恼得昏晕了,半晌却救得苏醒。宋江道:“且扶在帐房里调治,却再问他海上事务。”】先治病,再问话。 

8.1续 过后,宋江【想起张顺如此通灵显圣,去涌金门外靠西湖边建立庙宇,题名“金华太保”,宋江亲去祭奠。】

8.1续 再后来【宋江回京奏知此事,特奉圣旨,敕封为“金华将军”,庙食杭州。】

如果张顺有后代,后代是可以享受优待的,那么张顺死的还值得,但书中没提到这一点;所以敕封金华将军虽然名声好听,却和当事人没有一点关系了。

9.周通86董平15、张清16

之前好汉们战死的规律是死一伙土匪就死一伙朝廷降将,现在终于汇合了,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

周通死了还好,董平、张清可都是天罡级的人物,排名都比之前的徐宁高,而且董平还是五虎上将之一,这下宋江损失大了!

9.1【宋江看了公文,心中添闷,眼泪如泉。】

9.2【吴用道:“既是卢先锋得胜了,可调军将去夹攻,南兵必败,就行接应湖州呼延灼那路军马。”】意思是说:大哥不是我说你,以前都提醒你多少次了,现在你眼中看到的不应该是战死了兄弟,而是事业又迈进了一步!

9.1续 【宋江应道:“言之极当。”】宋大哥马上就精神起来了。

9.1续 后来,卢俊义与宋江互相【诉说折了董平、张清、周通一事,彼各伤感。】

10.雷横25、龚旺78

【宋江听得又折了雷横、龚旺两个兄弟,泪如雨下,对众将道:“……我若得了杭州宁海军时,重重地请僧人设斋,做好事,追荐超度众兄弟。”】

雷横这是郓城县的老相识、老交情了,又是天罡星级别,不哭不合适。

11.索超19、邓飞49

11.1索超、邓飞死了之后,宋大哥不再哭了,可能是泪流干了,表情改成了【心中好生纳闷。】

11.2【吴用谏道:“城中有此猛将,只宜智取,不可对敌。”】事业永远第一。

12.刘唐21

刘唐算是梁山事业的一个元老吧,且是天罡级别。

12.1吴用计策失误,刘唐死了,宋江痛哭道:“屈死了这个兄弟!自郓城县结义,跟着晁天王上梁山泊,受了许多年辛苦,不曾快乐。大小百十场出战交锋,出百死,得一生,未尝折了锐气。谁想今日却死于此处!”】

12.2【军师吴用道:“此非良法。这计不成,倒送了一个兄弟。且教各门退军,别作道理。”】军师果然好定力,兄弟因他死了,一滴泪都舍不得流。

12.1续 【宋江心焦,急欲要报仇雪恨,嗟叹不已。

13.鲍旭60

鲍旭绰号丧门神,结果自己在追入城门时被人家一刀【砍做两段。】

13.1鲍旭死了,宋大哥没哭,而是【越添愁闷】;李逵哭了,因为鲍旭是他的搭档。

13.2【吴用道:“此计亦非良策。虽是斩得他一将,却折了李逵的副手。”】

14.侯健71、段景住108

一个是裁缝,一个是梁山排名倒数第一的盗马贼,小说给他们安排的宋江反应还真是合情合理:没反应。

宋江没为这二人难过过,而是把他俩当成了数字“2”汇总到死亡总数里去了:【宋江在行宫内,因思渡江以来,损折许多将佐,心中十分悲怆。却去净慈寺修设水陆道场七昼夜,判施斛食,济拔沉冥,超度众将,各设灵位享祭。】

15.阮小二27、孟康70

阮小二是天罡星之一,是梁山事业的一个元老,是水军的第二头领,宋江需要表现得真诚一点;孟康死了意义就轻了很多,连我都无话可说。当然我并不是看不起他,而是首先宋江就看不起他;其次作者也看不起他;所以我看不起他属于尾随:作者不说我啥也不知道,想多说都没有凭据。

15.1宋江【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吴用与众将苦劝不得。】宋江现在的压力果然是大了,不止烦恼,连觉也睡不安稳了。想想也是,这些兄弟们要是都托梦或阴魂来找宋江要说法,确实是睡不踏实了。

15.2【阮小七、阮小五挂孝已了,自来谏劝宋江道:“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先锋主兵不须烦恼,且请理国家大事。我弟兄两个自去复仇。”宋江听了,稍稍回颜。】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去报仇,大哥你不必烦恼了!

这是啥意思?连吴用都劝不了宋江的时候,小五、小七却劝得动,是他俩的嘴巴比吴用更厉害吗?绝对不是。能让宋江稍感安慰的是他俩自告奋勇去报仇,那宋江不止不用感到愧疚了,也不用感到烦恼了:不用再安排别人去“报仇”了,这俩人去了肯定舍得拼命,那么咱的事业就又进了一步!

15.3除此之外,阮小二的死还展现了其他结义兄弟(童威、童猛、李俊)以及亲兄弟(小五、小七)在落难关头劳燕分飞的场景,也就是说,别说结义了,即便是亲兄弟在关键时刻都是不牢靠的。

16.解珍34、解宝35

16.1宋江【听得又折了解珍、解宝,哭得几番昏晕,便唤关胜、花荣点兵取乌龙岭关隘,与四个兄弟报仇。】

说实话,刚一看到宋江这样的表现我懵了:两个蛇蝎一般的人物,死就死了,值得哭晕过去吗?而且还是几番哭晕!这可是亲爹死了之后才有的表现啊!这是宋江的感情和表演能力升级了还是怎的?

再前后仔细一看我才明白,原来:

这俩人出发前,宋江特地对他们做了训话,这样的训话从没对其他人说过:【贤弟休说这凶话,只愿早早干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亏负我们。你只顾尽心竭力,与国家出力。】意思是:别说不吉利的,好好干,上司决不会亏待你!

结果两人一去不复返,自己刚说的许诺言犹在耳,还没凉呢!你说怎么可能不尴尬?不恼羞成怒?

宋江带队攻打乌龙岭到了攻坚阶段,一旦解珍、解宝完成任务就胜利在望了,结果二人死了也就算了,任务还没完成!你说宋江怎么能不急?所以他一醒来【便唤关胜、花荣点兵取乌龙岭关隘。】这个炮灰没了,新的赶紧补上! 

宋江这么激动的表现还不止是为了二人,而是包含了上一条的阮小二、孟康,所以是【与四个兄弟报仇。】

16.2【吴用谏道:“仁兄不可性急,已死者皆是天命。若要取关,不可造次。须用神机妙策,智取其关,方可调兵遣将。”】

意思是说:人死不能复生,那是天数;后面还得靠我的神机妙算,事业才能进步。

16.1续 【宋江怒道:“谁想把我们弟兄手足,三停损了一停。不忍那贼们把我兄弟风化在岭上,今夜必须提兵先去,夺尸首回来,具棺椁埋葬。”】

意思是说:他们死了没关系,你们还活着呢,你们必须得把尸体抢回来,哪怕增加更多尸体!

16.2续 【吴用阻道:“贼兵将尸风化,诚恐有计,兄长未可造次。”】

吴用也是,你有计谋你倒是说出来啊,光靠劝有什么用?宋江现在的心情就和关羽死后刘备的心情类似:谁拦着我报仇,我要谁的命!

16.1续 【宋江那里肯听军师谏劝,随即点起三千精兵,带领关胜、花荣、吕方、郭盛四将,连夜进兵。】

17.王英58、扈三娘59

这对夫妻档死后,宋江的反应是【心中大怒,急点起军马,引了李逵、项充、李衮,带了五千人马前去迎敌。】

18.李衮65、项充64、废人武松14、失踪鲁智深13

上一条刚说了宋江带三人上火线,这一条其中的俩就死了,好在铁杆李逵还在。

18.1前面二人死后,宋江的反应是【痛哭不止。】

吴用回来后,【宋江诉说:“折了将佐,武松已成了废人,鲁智深又不知去向,不由我不伤感。”】这里,宋江对战死的李衮、项充连名字都没提,只说折了将佐;却提了两个没死的武松、鲁智深的名字。为什么呢?因为这俩人比那俩人重要多了!不过说实话,按照宋江的一贯做法,我觉得剩下107人都战死了,宋江都不会跟着去殉葬。

本来我对把残废的称呼改成残疾还不太理解,有了这一条我理解了:武松成了残废,对宋江来说没有价值了(注:小说中没有武松独臂擒方腊这一说,小说中是鲁智深捉了方腊)。你说宋江能不伤感吗?

18.2【吴用劝道:“兄长且宜开怀,即日正是擒捉方腊之时,只以国家大事为重,不可忧损贵体。”】

19.马麟67、燕顺50、

马麟死了影响还一般,燕顺就不一样了,尽管他不是天罡星:燕顺是黑道土匪大哥中第一个对宋江言听计从的,甚至不惜为了宋江和二当家的王英火并,而当时的宋江是一个在逃犯,是被喽罗们捉到了山上准备做醒酒汤的。

二人死了之后,宋江【扼腕痛哭不尽。急差关胜、花荣、 秦明、朱仝四员正将迎敌石宝、白钦,就要取乌龙岭关隘。】哭和干活两不耽误。自然也就不用吴用来劝解了。

20.郭盛55、吕方54、

这二人武艺不高,但一直追随在宋江身边做中军护卫,所以说按道理宋江该哭一场。

书上说宋江的反应是【又见折了吕方、郭盛,惆怅不已,按兵不动,等候卢先锋兵马,同取清溪。】发愁,不是痛苦。

21.史进23、石秀33、陈达72、杨春73、李忠87、薛永84、

这六人中,史进是第一个死的,但是其他五个最多也就多活了半个时辰,而且这五个人的死多少还有点活该的味道,因为他们的逃跑行为再次证明了“结义兄弟也不可靠”这个道理,尽管我知道这样说石秀有点伤人心。

庞万春一箭射中史进后,【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一齐放箭。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人逃命而走。转得过山嘴,对面两边山坡上,……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将来,总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这般的箭矢。】

21.1因为是卢俊义带队,所以他是第一个知道此消息的统帅。卢俊义的反应是【听了大惊,如痴似醉,呆了半晌。】我感觉这是害怕的意思,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对宋大哥交待。

21.2卢俊义带队自然也就轮不到吴用来劝解了,这时候该朱武出马了:【朱武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谏道:“先锋且勿烦恼,有误大事,可以别商量一个计策,去夺关斩将,报此仇恨。”】

朱武的表现很值得分析一下:

他的理念和吴用是一致的,即事业大于>大哥的情绪大于>兄弟的生死。

先为早期结义的陈达、杨春流泪后再去劝解大哥;把后来结义的兄弟不当一回事;但是你别忘了——

当初你们三个共同拜的大哥是史进,所以你不为石秀、李忠、薛勇流泪我没意见,你这样对待史进,只能证明从一开始你力主结交史进就是在骗他、玩弄他,证明史进不过是你手里的玩物。这就和吴用当初玩弄晁盖是一个道理:表面上认你是大哥,背地里当你是傻子。

结论是做辅佐参谋的都是冷血动物,有时候比主帅心肠更狠!

21.3此时宋江还不知道消息,所以没有反应,直到后面死了的人数凑够了13个。

22.欧鹏48、张青102

22.1【孙二娘见丈夫死了,着令手下军人,寻得尸首烧化,痛哭了一场。】

22.2【卢先锋看了,心中纳闷,思量不是良法,便和朱武计议道:“今日进兵又折了二将,似此如之奈何?”】死人是一个问题,不是悲痛不悲痛的事。 

22.3【朱武道:“输赢胜负,兵家常事。】没什么了不起!想想也是,史进死了他都没哭,这些人死了更没关系了。

23.丁得孙79(被毒蛇咬后毒死)、单廷珪44、魏定国45、李云97、石勇99

23.1好,终于凑够了13个人了,宋江得知13人死后【烦恼不已,痛哭哀伤】。

也是,死将佐像下饺子一样,一次就听说了13人,炮灰数量要告急了,不烦恼才怪。

23.2【吴用劝道:“生死人皆分定,主将何必自伤玉体?且请料理国家大事。”】太絮叨了,不解释。

24.秦明7

我那个天呀!出大事了!五虎上将排名第三、梁山上排名第七、仅次于林冲的大将死了!宋大哥再不好好表现一下,你的事业还有谁可以依靠啊?要知道这时候宋军【尽皆失色】了,人心要坍塌了呀!

宋江的表现是【一面叫备棺椁盛贮,一面再调军将出战。】

事情果然到了紧急关头,宋大哥没心情再哭了,也顾不上哭了;连吴用都没时间来劝解了。

错,不是吴用没时间来劝解,是宋大哥没哭没闹,用不着吴用来表现。

25.郁保四105、孙二娘103、邹渊91、杜迁83、李立96、汤隆89、蔡福94、阮小五29、

这些人死后,宋江没哭没闹,而是【令人先取了娄丞相首级,叫蔡庆将杜微剖腹剜心,滴血享祭秦明、阮小五、郁保四、孙二娘,并打清溪亡过众将。】

这样的动作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实在的,但按照今人的观点还是太过虚了。

随后【宋江亲自拈香祭赛已了,次日与同卢俊义起军,直抵帮源洞口围住。】到了方腊的老巢了,胜利就在眼前了,这时候死多少小弟都不能阻拦宋江的步伐了。

至此,59员将佐死亡,1人残废,1人失踪。再往后的及病死的人就不说了,篇幅超长了。

26.结尾总结

包围了方腊后,宋江【因见手下弟兄,三停内折了二停, 方腊又未曾拿得,南兵又不出战,眉头不展,面带忧容。】

显然依然不是痛惜59个小弟之死,而是忧愁于如何除掉方腊建功立业。

最后说一下宋江死后吴用的表现吧,以吴用面对大哥死时的表现作为本文结尾:

吴用梦见宋江死了,醒来之后【泪如雨下,坐而待旦。得了此梦,寝食不安。】到了宋江的坟上后,吴用说:【吴用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到今数十余载,皆赖兄之德。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

这是吴用一生唯一一次为别人感动,而且感动到了殉葬的程度,但这并不代表吴用为宋江的死而心疼,只是因为他知道,没有了宋江,他就再也没有了前途和用武之地。

敬请期待后续。 

觉得好看帮忙点“在看”并转发出去

---------------------------------------------------------

其他文学解读(遇有无法打开链接可联系我索取全文):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八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七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六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五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四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三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二

部分了解明清社会生活——我读《儒林外史》一

小说《千万别把我当人》中形形色色的骗子

全总赵航宇赵主任的人物角色分析

从考古队秃头胖子审判唐老头的过程看考古队的蛮横及唐老头的油滑

从唐元豹的转变看全总对人的改造能力——唐元豹被收拢、改造过程的分析

《千万别把我当人》:把组织讲的最透彻的寓言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