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父亲用省车费表达父爱,总说:爸本事小,但还能照顾自己

 萱小蕾 2020-06-17

你关注我、我陪你爱

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0 (23).jpg

那一年我还在外地,春节前回了一趟老家,来来回回一月之久,和父亲相聚的日子却只有十天左右。

那时母亲和姐姐都在城里,做点小生意,赚些生活费度日。只有父亲一个人,仍守着乡下的老屋不肯走。

平时他老人家在乡下种点菜或五谷杂粮,偶尔进城住上一两天,带些烟酒或是日常用品回去。每次都来去匆匆,不是觉得城里闷得慌,就是担心乡下的屋子没人照看。

我一年到头难得回去一次,到了城里一时也见不到父亲。旅途的困顿,对回乡下那10几里的山路的惧怕,还有见到在城里的母亲那份依恋和喜悦,便让我打消了连夜回乡下的念头。

只能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休息一天再回去看他。父亲总是宽厚地说:“现在你们都很少走山路,还是不要回来了,太难走,我明天下山来就成!”

我问他:“不是修通了公路吗?有车就坐车下山吧!”

父亲叹了口气:“路才通,没有大班车,那些跑摩托车的一趟要30多呢,我还是走路下山,都走了几十年了,不打紧。”

我不知道能说什么才好,因为这些年在外面打工,钱赚的不多,自己尚且是捉襟见肘,更别说能拿多少钱孝敬父母,这三十块一趟的车费让父亲坐,他肯定是不会去坐的。

0 (295).jpg

父亲每次下山,都会背一些家里自己种的山货或是青菜,走十几里小路下山,到镇上后,公路边就有到县城的小面的或是大班车,一般是10块钱一个人。

父亲是要绕道去火车站买两块钱的火车票,挤一站火车到县城。到了县城,火车站很多出站的出租车,也只需2到3块钱就可以进城,父亲却都是徒步再走十几分钟到县城的出租屋里。

每次劝父亲打的进城,不然那么重的东西背来背去,多吃力。他却笑着说:“庄稼人,走了一辈子路,不差这几步。”

跟父亲相处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他随和,从不要求和强迫我做什么,怎么做,在他心里,看到我开心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

父亲没有儿子,只有我和姐姐两个女儿,从小如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我们,随意聊天,闲时陪他喝几杯酒,看看电视,听他说说剧情,对他来说,都是最幸福的事。

在城里的日子,一日跟父亲去一亲戚家玩。我提议坐出租车去,说车费反正便宜,两个人也就4块钱,父亲又摆手说不要。

我只好跟他一路走一路聊些家常,父亲言语间流露出一个人在乡下时的孤独情绪。我劝他下来城里跟母亲一起,大家也好有个照应。

0 (53).jpg

父亲却说:“现在在乡下,一年还有几百块钱的补贴呢。人走了,就没人给了,现在赚钱不容易,我就一个人在山上种点地也能养活自己,也能为你们减少点负担,城里什么都要钱,哪里住得起啊!”

听了父亲的话,鼻子一阵阵发酸,也只能恨自己没有能力,没法让年过60的父亲跟家人在一起,跟自己在一起。

从亲戚家回来,天已经黑了,公路上很暗,父亲眼神不好,但仍然拒绝坐车,我只好挽着父亲的手,让他靠公路里面走。

父亲身材矮小,如今更是显得瘦弱,拉着他的手,突然觉得他是那么无助,那么需要照顾,需要陪伴……

定下要离乡的日子,父亲中途已经从乡下到城里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因为担心变天后老屋会漏雨,父亲便要提前一天回去。

我去送他,一定要让他打的去车站,父亲还是不肯,我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往他手里塞,执意让他坐一回车,不然我看着他一个人走心里不好受。

父亲不要,拉着我的手说:“我偶尔在村里给人看看病,卖点土特产,换点钱吃饭也够了,你自己在外面,花钱的地方多,不要担心我。”

父亲看我不大相信的眼神,从上衣的内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来,整整齐齐的十块五块的纸币,约有百来块。

0 (267).jpg

父亲说:“你看到了吧,我有钱,你别担心,老爸我本事不大,没钱给你们花,但现在还能照顾自己,你放心回去吧。”

看着父亲帽子边两鬓的白发,心酸的说不出话来,父亲拍拍我的手,然后迈开步子绕过身边的出租车,朝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父亲单薄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的泪水终于模糊了视线,父亲那叠用来生活开支的钱,是省下了很多次车费存起来的吧。

而那时住在城里的我,动辄坐车,如果我能多行几步,是否就能让父亲也坐坐车。

当时那个没用的女儿,只能惆怅忧伤地想:哪天才能尽到自己的义务和孝道,陪着父亲安享他的晚年?

好在如今,时隔十几年,我已经回乡多年,一直在父母身边,虽然也不算给了他们特别好的生活,但父亲不必一个住在乡下了,出行时,也至少不用省车费或是一直走路了。

回头想想,父亲给的那些爱,虽然没有具体的体现,却觉得父爱不一定都与物质相关,而是力所能及的心意和体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