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气二次系统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基本要求,专业分析

 电力资料库 2020-06-17

选择性: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或设备切除,使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停电范围尽可能小。

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①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②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快速性: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动作切除故障元件或设备。

减少设备损伤

减小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防止系统稳定性破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对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通常用灵敏系数 Ksen来衡量,也称为灵敏度

灵敏度要保证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的条件下仍能够可靠动作,不同保护间还要相互配合

反应故障参数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装置

反应故障参数降低而动作的欠量保护装置

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在需要它动作时可靠动作(不拒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不误动)。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

电力系统常用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衡量其可

靠性

在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保护,应力求接线简单、元件性能可靠、回路触点尽可能少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基本构成及发展

测量部分

逻辑部分

执行部分

6种基本保护原理

1、过电流保护:Id↑

2、低电压保护:U↓

3、功率方向电流保护:功率方向

电流大小

4、距离保护:X=U/I

正常→X大(U=Ue,I=If)

故障→X小(U↓,Id↑)

5、差动保护:电流相位

电流大小

6、序分量保护:利用故障出现的负序、零序、 突变量构成。

1 按被保护对象分类

输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

母线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2按保护原理分类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

方向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

3 按所反应的故障类型分类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短路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

磁保护等。

4 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

机电型保护(电磁型和感应型) 、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微机型保护等。

5 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

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