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宰相武元衡前夜写一首诗,次日一早遇刺身亡,被认作诗谶

 昵称32901809 2020-06-18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唐代:武元衡《夏夜作》

唐朝宰相武元衡前夜写一首诗,次日一早遇刺身亡,被认作诗谶

诗人简介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唐朝时期宰相,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有的。武元衡少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二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以状元及第。元和十年,二度拜相,主张强势对抗藩镇,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刺杀。武元衡工于五言诗,一生写了很多诗,以藻丽绮丽、琢名精妙著称。

唐朝宰相武元衡前夜写一首诗,次日一早遇刺身亡,被认作诗谶

诗歌背景

“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由极盛,急转直下,经过七年零两个月,“安史之乱”方被平定。叛乱大大削弱了唐王朝的实力,并直接导致了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全国各地,蕃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大部分兵权,也大都成为世袭制,不受唐王朝的统治,使唐王朝的统治权力名存实亡。

唐宪宗李纯即位后,任用主张削藩的武元衡为宰相。元和十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宪宗委任武元衡统领军队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引起与吴元济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割据势力的恐惧,决定刺杀武元衡等主战派大臣,以救蔡州。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宰相武元衡在赴大明宫上朝的路上,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刺杀身亡。

武元衡在被刺的前一晚,写下了这一首《夏夜作》,以其诗中描述喧嚣难去,好景不长驻的忧伤慨叹,透露着的浓重悲观颓丧情绪,向来被认作是诗谶。

唐朝宰相武元衡前夜写一首诗,次日一早遇刺身亡,被认作诗谶

诗歌解析

抛开诗谶之说,也抛开作者武元衡,单说这首诗。诗意大概是:夜深了,世上的喧嚣暂时停止,池水和楼台静静地笼罩在月光之下。这样美好的景致却不能长久,等到太阳出来,各种烦恼的事又会不断滋生出来。

这是一个有些很多烦恼的人,在静静的夜里,独自看着夜里的景色,心绪却久久不能平静。他期盼那一刻的宁静美好能够长驻,但是心知是不可能的。惆怅、懊恼的同时,又忧心即将到来的明天。今天的烦恼尚不能解决,明天还有更多的烦心事发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这首诗里所表达的忧怀愁绪,放在任何一个有着许多烦恼的人身上,都极恰当的。尽管不同的人各有各的烦恼,情怀却都相似的。诗谶之说当然是无稽之谈,只是武元衡写下了那首诗,偏巧遭遇了那样的不幸。

唐朝宰相武元衡前夜写一首诗,次日一早遇刺身亡,被认作诗谶

诗谶典故

孙秀既恨石崇不把绿珠让给他,又恨潘岳昔曾对他无礼。后来孙秀做了中书令,就借故把石崇和潘岳抓了起来,判了死刑。石崇先被送到刑场,潘后随后被送到。石崇对潘岳说:“安仁,你怎么也被抓来了?”潘岳说:“我们可以说是‘白首同所归’”潘金《谷集诗》有一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没想到竟成了谶言。”

唐代诗人崔曙,开元二十六年进士。考试时,以《明堂火珠》为题,其诗中有一句:“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从此得名。只可惜第二年就死了,唯遗一女儿,名字叫星星。那句诗,被人认为是诗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