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岁孩子错过秩序敏感期, 20年后坏习惯很难改, 现在开始就要重视

 骄阳飞雪 2020-06-18

2岁的孩子有多折磨人?相信经历过的家长都会觉得生活“一言难尽”。1岁是那个“软萌”的小可爱,到了2岁立马变身“教导主任”,每天就是指使家里人,别人必须按照他的规则行事。记得当时每天我老公下班回家后,光是换拖鞋这件事儿就会让我家2岁的孩子折腾半天,必须先穿右脚再穿左脚,不然就要重新来过。

点击加载图片

不仅如此,如果一根香蕉我给孩子扒开了,孩子会哭闹着让我把香蕉复原,非要自己扒开,换一根香蕉也不行。每次家里有人敲门,开门的必须是孩子不让,这门就要重新关,孩子再重新开一次。结果很多朋友来我家都问我,你家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啊?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一度让我产生了怀疑,直到我后来听过几次育儿讲座,又看了蒙台梭利的育儿书籍,才知道我家这个宝贝原来是迎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秩序敏感期。在秩序敏感期虽然孩子的某些行为会让家长非常抓狂,但是如果这个阶段好好引导,那么是塑造孩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比如随手把东西放回原处、自律这些好习惯。

点击加载图片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敏感期”是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概念,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个时期,相对其他时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

点击加载图片

秩序敏感期:是指孩子都了一个时期,对于秩序极端敏感,对于事物的秩序有强烈要求。所以孩子会表现出固执、执拗,甚至给人“强迫症”的感觉。而这种敏感期,一般从2岁左右开始,一直到4岁左右,而这段时间就是让很多家长有“分分钟气吐血”的感觉。

点击加载图片

秩序敏感期也有3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孩子会因为秩序被破坏而大哭大闹,秩序一恢复,孩子立马哭闹停止。这就让很多家长感觉到无厘头,为什么刚刚孩子还好好的,突然大哭起来,很可能是家长的无意行为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个阶段,孩子会为了保持自己的秩序,对家人说“不”。每天“不要”、“不要”挂在嘴边。第三个阶段,也最让家长头疼,孩子为了维持自己的秩序感,会非常固执,总要一切重新来过。至今让锦春记忆深刻的事儿,我家大宝哭着让我把冲走的“便便”拿回来!

点击加载图片

秩序敏感期与未来的习惯有哪些关系呢?

很多成年人做事粗心、马虎、经常丢三落四、室内乱七八糟,这习惯都是因为缺少秩序感。而秩序感对于成年人来讲,是掌控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的重要能力。而秩序感的形成就与秩序敏感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点击加载图片

而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让孩子形成好习惯可以说事半功倍。一旦过了这个阶段,让孩子保持玩具房的整洁、做事不要丢三落四、自己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就会很难纠正过来。在秩序敏感期,孩子乐于参与其中,秩序感让孩子觉得舒适快乐,同时又能积极表达自我。

点击加载图片

2岁左右的孩子,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父母该如何引导?

一、理解孩子的固执

2岁左右孩子的情绪总是风云突变,孩子哭闹其实并不是无理取闹,很可能是家长触犯了孩子的秩序感却不自知。所以家长要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固执,不要严厉呵斥甚至大打出手!这样不利于孩子秩序感的形成,记住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有耐心、有爱心。

点击加载图片

二、给孩子创造有秩序感的环境

心理学家马斯洛谈指出:“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

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对于秩序的要求比较执着,父母要给孩子创造有秩序感的环境,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这是基本。父母若想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少一些,分享给大家一个方法。室内摆放整齐以后,并且符合孩子心中的秩序感时,家长可以拍下一张照片。当孩子出现哭闹,就可以对照照片看哪个物品摆放位置不对,从而减少孩子的焦虑。

点击加载图片

三、对于事情的顺序要严格遵守

比如早晨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开门、关门、脱鞋、换拖鞋这种顺序的变换也很容易让孩子抓狂。父母尽量严格遵守,这样你会发现两岁的孩子也没那么可怕。这种秩序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认知世界,会让孩子获得积极情绪的体验!

点击加载图片

但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比较叛逆,父母叫他往东,他偏往西!那该如何引导出孩子的好习惯呢?建议父母可以利用一些行为引导绘本,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秩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