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墙门头上忆江南

 小熊家228 2020-06-18

烟雨江南时节,参观南京博物院,驻足文物展览区,精美的文物静默不语却记录着千言万语,令人震撼,仔细端详时,看到其中不少文物注明来自家乡无锡的大墙门,不由对“大墙门”这个特殊的地名产生了几分兴趣……

墙门老街上的中草药收购站

“墙门”,系吴语系词汇,意为宅门,“大墙门”就是大宅门的意思。大墙门,过去曾是太湖边上一座古镇,位于今天的无锡硕放。

大墙门的由来可以追溯至明代,综合方志记载可知,大墙门原名杨李巷,明代,村东有当铺,墙门口为集市处,俗称“大墙门口”。解放后称“大墙门”,简称“墙门”。《无锡县志》对大墙门亦有简单记述,但对具体情况并无记录。清朝光绪年间编定的《泰伯梅里志》记载:“邹昭伯第:在塘庄东,今宅已废,而犹有大墙门之称”。可见,大墙门曾为明代青山居士邹昭伯宅第,当时已荒废,大墙门也不见踪迹。

墙门老街上供销社社员集体打扫卫生

而从明朝进士邵宝所著的《邹氏庄东新居记》记载的邹昭伯宅第看,我们可以看到大墙门的曾经的繁华:“漕河贯锡城东南流,左涯有支渠二,曰伯渎、沈渎,……。”宅第大门内,有前、后二厅,中间有门相隔,里又有三堂,后边有二排房屋。厅旁四周有厢房相绕,房有内有外,布局装饰非常整齐,做工精细,选材优良。宅第的四个厅堂里分别挂了四块匾:一是“力田世家”,二是“迎薰”,三是“正德”,四是“崇礼”,这些牌匾提醒着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后来,邹昭伯宅第一堂缺少一块匾,由时任户部郎中的钱世恩(邹昭伯的姊夫)题词“养志”,做了一块匾,以表彰邹昭伯品行高尚、家业昌盛。“正德、崇礼、养志”的牌匾,同时也勉励着今人,为大墙门增添了文化内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墙门老街上的民宅院落

据硕放小学百年校庆的校史资料记载,大墙门原本是以杨、李等姓为主的村落。大概在清朝嘉庆年间的时候,有一名余姓徽商在此地开了一家当铺,随后商埠开始云集,这个地方工商业发达起来。因小镇位于太湖边,临水集镇,商业货船往来频繁,密切了和外界的交往。起初由于余姓徽商开的这家当铺墙高门大,高脚墙门,白墙黛瓦,过往的人们便称之为“大墙门”,这称呼后来成了小镇的名字,这也可能是“大墙门”“墙门镇”称呼的由来。

当地还流传着一段有关大墙门的轶事——墙门镇上的诗丐。一般说来,乞丐的文化大多不高,而在清光绪年间,金匮县(无锡的古称)墙门镇上却有一位能诗善文的叫花子。光绪二年春,这个叫花子从他乡流落到墙门镇上。他日行街头,夜宿寒寺。流落在街头时,他有时步履蹒跚,沿街乞讨;有时则喃喃自语,也不求乞于人。有人施舍,他便接受,无人施舍,也无怨言,每日解决温饱即可。有一天,这个叫花子突然在街头狂歌,做出戏剧动作,口中所歌,既非吟诗,又非唱曲。但词句优美,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引来百姓围观,他则边走边唱,视若无人。墙门镇上的士绅周小舟,看到了这个叫花子颇为奇异,便去寒寺里去拜访,而未能相见。周小舟便在壁上题写“小舟敬谒”4个字,悄然而归。过了一天,周小舟再度到寒寺拜访那个叫花子,又未见其人。只见寺壁之上,墨迹淋漓,笔走龙蛇,题七绝诗2首,诗云:

怕作人间公与侯,风尘落拓试庸便,

果然大地无青眼,要去乘槎上斗牛。

雄心磊落终难平,匣里龙泉入俟呜,

只有小舟能识我,他年书记要留乡。

下书“惊雷子右光留别”。后来,这个叫花子不知去向,轰动一时,成为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周小舟将壁上题诗录下,然终不解诗意。于是此诗寄给当时的泰伯图书馆馆长邹翰飞,邹翰飞将这段轶事记入他的著作《叁借庐笔谭》。

解放初期, 无锡还保留着“墙门镇”。后来,“墙门镇”与“薛典镇”合并为“墙门区”。因“墙门区”的辖区内,南有硕望桥、北有放鹰桥,后取两桥首字命名“硕放乡”,含“大墙门解放了”之意。

墙门老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貌

如今,来无锡再去寻觅大墙门,只剩位于硕放小学东侧的大墙门社区。之前有很多围绕大墙门命名的地名:墙门镇、大墙门村、墙西村、墙南村,早已湮灭,墙西、墙南两个行政村也已合并为墙联村了。那名余姓徽商在镇上留下得一支余氏血脉,如今也大多散居在北京、上海等地,而余家的大宅早已坍塌了。

连续几天的雨水,让太湖湖面雾气升腾,高脚墙门、白墙黛瓦、亭台楼阁、青石幽径,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如画如诗。此时此刻,烟雨朦胧,雾气氤氲,江南何处去,大墙门何处寻,我想那一定是在这些若隐若现的古镇深处了……

墙门东路1弄木结构民国时期民居

徜徉在大墙门社区,有种渐行渐远的历史沧桑感,透过悠悠岁月,大墙门已藏在古镇的时光里,而墙门的印迹其实不曾消失,依然焕发着青春,奔向了遥远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