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上

 心然的原香 2020-06-18

一、
这趟公交车,始发站是火车站。一进七月放暑假时期,车上,总有这样的场景:外地孩子背着书包,从老家过来和打工的爸爸妈妈团聚。他们有的是爷爷奶奶送,有的是父母们回老家去接。
早晨的公交车上人很多,走走堵堵。车进站,上来一位孕妇。父亲连忙拉女儿起身,坐进自己怀里。女儿十岁左右,或许是晒的,或许是父亲遗传,皮肤有些黑。但五官很生动,如脱兔。耳朵上挂着塑料耳环,手腕上圈着五彩手镯。
父亲用长手臂环着她,手摩挲着她的胳膊,下巴抚触着她的头发。有一会,这位父亲接了个电话。湖北口音。他在电话里告诉别人,回老家接了女儿,现在在公交车上,马上到。
人的一生中,你若问他最难忘的食物是什么?一定不是山珍海味,一定只是儿时最最普通的食物。情怀也如此。生命里最值得依恋的,是至爱的亲人这些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者言语。一定不会是给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
这个女孩好幸福,这位父亲很细腻。无端地觉得,女孩将来的婚姻生活,幸福指数会很高。

二、
车刚一停稳,急急挤上来祖孙俩。见有老人和孩子上来 ,青年人忙起身让座。
奶奶见有人让座,没来得及感谢,连忙把胖胖的孙子往座位上推。让座的年轻人对孩子说:“能不能把座位给奶奶坐。”孩子没说话,奶奶也没出声。年轻人又问孩子:“你上几年级?孩子说:“开学就是四年级。”
摇摇晃晃的车厢里,孩子安心地坐着,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安心地站着。看着,这是奶奶心疼孙子的图景。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培养他的唯我独尊。
华侨新村里,有一所小学,名字叫华侨外国语学校。这附近外国人多,小学里很多外国孩子就读。
清早,通往学校的路上,给孩子背书包提水壶的,基本上是中国孩子的爷爷奶奶。那些外国孩子,背着书包,提着水壶在前面走。爸爸或者妈妈跟在后面,往往空着手。
他们觉得,不能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为自己做事的权利。

三、
地铁上,一位不算老却很沧桑的男人。50多岁年纪,身材瘦小,手脸苍老得不成样子,连头发缝里都集着灰尘。
他翘着腿,膝盖弯弯处放一部手机,播着音乐节目。
手机老旧得随便扔在哪里,都不会有人弯腰。可他还给它带着手机套。怕效果不好,拉出了手机天线。
车厢嘈杂,放出来的效果并不动听,可他却离不开它。
这天,正好是中秋。或许也不关节日的事。总之,感伤。我觉得他辛劳而又寂寞,其实没挣到多少钱。我甚至还觉得,他乡村里那个家,是破败的。或许根本没有家人,等待他归去。
有音乐陪伴,又觉得他其实还挺幸福的……

四、
攀着扶手,一边有意识地锻炼颈椎,一边听两个女人聊天。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最不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但话音还未落,就开始数落身边的谁谁谁不是人,做事缺德 ,惹人讨厌。
她的出尔反尔,我并不敢笑话。子曰:言必行,行比果。我很清楚,知易行难。知道一个道理很容易,落实到行动中非常难。
所以,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后,要从现在开始改变。不能说从下次开始,从明天开始。这是推脱,也是为了忘却。

五、
那天一上车,就看见一个躺在母亲怀里的孩子 。孩子不到一岁,带着小花帽,白白净净,长得漂亮极了。她安静的小眼神盯着车上的陌生人,一只小手被妈妈松松地握着。
年轻的母亲歪低着头打瞌睡。满车人,她抱着孩子,还能睡着,肯定是刚刚下火车。而这辆车,的确是从火车站过来的。
母亲身上,没有随身的挎包。座位四周,也不见她们的行李。既然孩子和母亲从远方过来,应该有行李才对。正好到站,被新上来的乘客一涌,我移到了后面。
离母亲和孩子四排座距离的地方,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也在打瞌睡,身边围着一堆大包小包。细细看,刚才那孩子的眉毛脸型长得极像这位男子。
他在城市里,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孩子稍稍大些后,他回老家接来母女俩,三个人一起过日子。
一家三口在我眼里团聚了,我也该下车了。人和人之间,或许没有表面上的直接关系。但心底,千丝万缕。我分析她们的时候,就和他们,有了某些说不出的关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