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者》第二季回归,姚明一句话差点问倒董卿

 汤小小 2020-06-18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群

董卿带着《朗读者》第二季回归了。

第一期,栏目组请到了姚明。他与董卿的交谈,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个幽默又有深度的姚明,说实话挺惊喜的。他的谈话方式,以及对人生对事业的思考,挺不像一个运动员的,更像一个学者。

董卿那么有学识的人,差一点就被他问倒。

在聊到奥运会时,董卿说,每一个运动员心里都会有一种荣誉感。

姚明反问:赢了是荣誉感,那输了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然,也真的好难回答,反正我回答不了。我等着董卿回答,结果,董卿也有短暂的惊讶,明显有点措手不及。

好在,只是沉默了一两秒钟,董卿搬出了姚明曾经说过的话,她说:你不是很喜欢特奥会运动员誓言中的一句话吗,让我去获胜,如果不能获胜,让我勇敢地去尝试。

完美地化解了这个问题。

我和老公一起看的这一段,看完以后都特别惊叹,觉得董卿真的太厉害了,居然能想到这样的答案。

我看了一下评论,很多人都在称赞董卿答得好,说她好有学识,好厉害。

董卿有学识这个是公认的,但再有学识的人,也不太可能记住一个运动员曾经说喜欢某句话。可是为什么董卿能够在关键时刻想到这句话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她知道这期要请姚明,所以会去查姚明的资料,去看他曾经的访谈,了解他的喜好。

因为准备充足,所以在被对方差一点问倒的时候,能够想到用对方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

学识确实很重要,但再有学识的人,也不可能事事都懂,也不可能记得每一个名人说过的话。

跟学识比起来,准备充足同样重要。

四月份我到上海参加了猫叔的极致践行者大会。这个大会就是给学员提供上台的机会,有演讲和分享两个部分。

我最开始决定只去分享一下写作,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多年不演讲了,而且也不是很有兴趣,所以就不凑这个热闹。

但是孙小米跟我说,小小老师,你都决定到上海来了,干脆演讲和分享都做了,不然你第一天也挺无聊的。

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我这人又不喜欢出门,好不容易决定出个门,做两件事肯定比做一件事收获更大。于是我就答应了。

这个演讲最有难度的一点是时间卡得非常严,只有六分钟,这样演讲稿的字数就不能超过一千三百字。

我第一稿就写了两千多字,还觉得写得意犹未尽。

修修改改,最后改到一千三百字。正准备定稿,听到猫叔在群里分享演讲稿的写法,受到启发,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于是把之前的推翻,重新又写了一稿。

这一稿同样严格控制字数,修改了无数次,把字数控制在一千三百字左右,终于定稿。可是去上海的前一天,我还没有完整地看一遍定稿。

当你准备不充分的时候,就会特别紧张,特别担心做不好。

好在从武汉到上海的飞机时间点都不合适,我选择了坐动车,长达六个小时的车程,正好可以背一下演讲稿和分享稿。

火车上没有人打扰,真的很适合背东西。到达上海的时候,我心里已经有底了。演讲稿已经背熟了,分享稿也记住了大纲。

到活动场地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很早就到了,正在彩排。大家弄了一个假话筒,拿着它站在台上,像真正做演讲一样背自己的演讲稿。从每一个动作,到每一句话的语气,都力求做到完美。

我也在台上站了一下,但是很不习惯站在台上别人听不见我说话(哈哈,好自恋),所以只是感受了一下舞台氛围就先离开了。

回到酒店,当天晚上把房间当舞台,让胖妹玲当观众,又练习了一遍,一遍遍地纠正语调和肢体动作。

刚开始我的肢体很僵硬,就觉得手放到哪儿都不对,后来练得多了,虽然同样没有做什么动作,但是手怎么放都觉得舒服了。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时间的问题。大家都想着,超过一两分钟或者几秒钟,也没什么问题,时间哪儿能卡这么准啊。我练习的时候用了七分钟,所以也就释然了,觉得七分钟跟六分钟差距也不大。

结果上台的时候被告知,必须严格控制在六分钟之内,多一秒都不行,不然会被工作人员抱下台的。

怎么办?必须把演讲再缩短一点。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临场应变,自己在演讲的过程中去缩。

后来我成功把时间控制在六分钟之内,还把该表达的都表达了,下台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后来在群里聊天,发现大家都一样。刚开始很多人都很紧张很担心,怕自己做得不好。猫叔当时就说了一句话,你准备好了就不怕。

其他人在台上演讲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后台一遍遍地练习。

这次演讲,很多人是第一次上台,但是真的很成功,每一个人表现都非常棒。

在观众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些人都好厉害,演讲都做得这么好,口才都这么好。其实只是因为大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包括一些经常上台演讲分享的人,他们也会写演讲稿,也会在私底下偷偷地练习。

我第二天还要做写作分享,分享稿有大几千字,不可能像演讲那样,每一个字都背下来。而且这是我的第一次线下分享,所以我特别紧张,比演讲还要紧张。

跟杨小米见面的时候,我问她,她每次做线下的时候会不会紧张,会不会把稿子都背熟。

她说,她会把稿子过一遍,知道大纲,但没有必要背熟,可以有一些临场发挥。而且,紧张是好事,适度的紧张会让注意力更集中。另外,PPT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好在PPT我准备得很有条理,基本上翻着PPT就知道接下来要分享到什么内容。

所以,虽然那天我很紧张,还因为考虑不周没有经验,一开始就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但是在台上站了几分钟,进入正式的分享以后,整个人的状态就非常好了。

因为我发现,我很清楚自己要讲什么,我之前的分享稿没有准备互动环节,但是临时想,也能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插入互动。

半个小时的分享,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不知道听分享的人感觉怎么样,反正我自己感觉还是挺好的,比我在线上讲得幽默多了。发现我自己在线下讲课的时候还挺逗的,很喜欢和大家面对面的感觉,也很喜欢看到自己能逗大家笑。

第一次分享能够做到这样,我真的特别开心,在分享之前,我一直担心自己分享不了呢。

后来我复盘了一下,发现不管是演讲还是分享,之所以能做得让自己还比较满意,都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在脑海里模拟一个分享的场景。

我还记得当初科目三考试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百米加减档,我总担心做不完,所以容易慌,一慌就容易换错档。

考试的前一天,练车的时候我还出错,特别担心第二天死在这个上面。当天晚上我就在脑海里模拟那个场景,一遍遍地在空中做加减档的动作。

就是这个准备,让我第二天很顺利地过了百米加减档,以满分成绩通过考试。

我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有那么多学识,对我们来说,最有用的就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我们在正式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就有底,面对突发情况也能找到应对方法。

包括写作,很多人常常写了一半写不下去,就是因为写之前没有做好准备。根本没弄清楚,自己要写一个什么主题的文章,要用哪些素材。甚至有些人一边写,一边去搜索合适的素材,或者去百度一个名词解释,这样怎么可能不慢?怎么可能一气呵成地写完写好?

所以每次讲完基础课程以后,我都会专门留时间让学员列提纲,这个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的写作速度提高一倍。

有学识,应变能力强,这些当然让我们羡慕,但是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会,但是准备充分就不一样,哪怕一件事情你并不是很擅长,但准备充分了,你就能在及格线以上。

董卿这么有学识的人都会做充足的准备,何况我们呢?

汤小小说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没办法,对这件事情太有感悟,一写就停不下来。这段时间皮肤又过敏了,我是超级敏感肌,还要天天往脸上涂各种产品,简直是用生命在试用,感觉想要做个种草小达人也很不容易。

获得圣雪兰面膜的宝宝是 @蓦然 @小娜娜 ,请联系小助手(微信:shoujifuyun2532)领取福利。获得QALEDE(巧的)微整原液1支的宝宝是 @乐丫 ,第二次通知了,今晚还未联系的话福利作废哦。

今天送给大家一本书,作者涤尘的《相爱有归期》,这是一部都市婚恋情感小说,集中展现了女性与伴侣,两个新人与各自原生家庭,以及两个家庭共同迎接新生命到来期间的复杂关系,几乎涵盖了当下婚育矛盾中最热门的问题。老规矩,留言点赞前3名的宝宝可以免费获得这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