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骁,你怎么不娘了?

 汤小小 2020-06-18

不信你试试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群

01

Welcome to TANG

第六季《奇葩说》终于开播了。

看完第一集,我被肖骁圈粉了。

我之前不是很喜欢他,虽然辨识度很高,但一个像妖孽一样的男人,总让人觉得怪怪的。

他之前的辩论,内容不错,但最吸引人眼球的,更多是他的形象,语调以及肢体表演。

总之,看完他的辩论,我记不住他说了什么,只记住了他的动作和外貌。

第六季的赛制很残酷,不管你是新奇葩还是老奇葩,甚至是像黄执中、肖骁这样的BBking,都要从头开始。

新人一般很怕跟他们打辩论,那种压迫感真的太强了,但也有人就是冲着老奇葩来的,就要跟他们打一场才觉得过瘾。而一般这样的新人,都超级厉害,也很自信。

二分之一生存赛时,肖骁就是和一位新奇葩“小黑”辩论。小黑也是一个很有辨识度的人,而且是职业狼人杀玩家,据说狼人杀游戏需要很好的口才和清晰的逻辑,实际上,他确实很有实力,观点说得都很好。


肖骁一度紧张到说话都结巴了,毕竟,做为老奇葩,并且是曾经的冠军,心理压力很大,怕自己的成长跟不上观众的成长,也怕发挥不好,对不起自己。

但是那场辩论,肖骁完成得特别好,从内容到节奏到语调,都把握得刚刚好。最重要的改变是,这一次他没有用一些奇怪的肢体动作,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辩论本身,而不是表演上。

我觉得他这次的发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很多观众也说,他现在已经成为偶像级的选手了。

我很喜欢现在更纯粹的他,而事实证明,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辩论上,很多人对他的观感也不一样了,之前是争议比较大,现在更多是好评。

除了肖骁,还有一个改变比较大的人是大王。

这个女孩上台时我的感受并不好,觉得她就是一个表演型的人,她会拿着个小梳子,不时梳一下头发。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要不停地梳头发,她说为了接洗发水的广告。

我不太喜欢这种抖机灵。

但是当她进入辩论状态时,那些小动作都没有了,而她辩论的内容让我觉得很惊艳。

不仅仅是我,现场很多选手都发出惊叹声,觉得大王太惊艳了,简直打出了王炸的气势。

她赢了,不是靠那些无厘头的小动作,而是靠内容。

后来我了解到,大王其实也是老奇葩了,不过她一直更注重表演,在台上有装疯卖傻的感觉,内容反而相对要弱。

她说,不想一直在这个舞台上装疯卖傻,希望用内容吸引人,而不是表演

当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内容上时,她在舞台上就脱胎换骨了,圈了好大一波粉。

《奇葩说》这个节目最有意思的一点,其实就是很多选手真的很奇葩,明明是一个辩论节目,但有人把它变成了时装展示节目、表演节目、脱口秀节目、扮妖扮怪节目……

这些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但对于选手个人来说,并没有因此被人记住,因此被人喜欢。

02

Welcome to TANG

除了肖骁,奇葩说每一季的冠军,都更专注于内容,而不是表演。

第五季走红的詹青云,别说表演了,连段子都很少讲,一点都不幽默好玩,但她的内容信息量太大,哪怕有点枯燥,还是圈了好大一波粉。

冠军陈铭每一场辩论的内容都出奇制胜,也几乎不说段子,不幽默,不表演。

因为在这个节目里,你说了什么,才是核心的东西。至于你表演了什么,除了博大家一笑,并不会给自己加很多分。

只是,很多选手错误地以为,只要自己够奇葩就可以,或者说,能力不够,用表演来凑。

03

Welcome to TANG

这曾经也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我公开讲话的时候不多,但却有一种执念,希望自己讲话的时候,比较幽默好玩,能听得大家哈哈大笑。

为了追求这种效果,我会特别在意听众的反应,有时候说了一句话,别人没笑,就觉得好失落。甚至为了追求“笑果”,也会加快语速,打乱自己的节奏,表情也会管理不好。

结果,每一次公开讲话我都很有挫败感,因为我让别人笑的时候并不多,而我更关注幽默,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没有很好的展示。

我开始反思,觉得自己太弱了,需要学习,于是报了很多课,想要学习幽默,想要不动声色地让别人笑。

对幽默这么有执念,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大咖,讲的内容也不见得多好,如果不让别人笑,是不是很枯燥,别人根本听不进去?

我希望别人能认真听我在说什么,不会觉得太无聊了听不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