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未嫁,开豪车住别墅,拒绝所有追求者,这个总被流言暴击的女人活得太爽了

 汤小小 2020-06-18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

我一直不太喜欢写民国女子,因为经常被她们气到半死。比如明知对方是渣男也爱得飞蛾扑火,明明自己有才有貌,偏要嫁给一个早有妻室的男人,最后又被辜负。

但是最近看吕碧城的传记,却浑身舒爽,觉得像看一部大女主爽剧。不管对事业还是对感情,她都有那个时代女子少有的清醒,并且一生几乎没有妥协过,却过得比任何人都好。


刚出来工作不久就成为著名的撰稿人,身边追求者无数。后来开办女校,也做得轰轰烈烈。再后来经商,短短时间成为上海滩有名的富婆,住花园别墅,出入有车接送。

每一段故事拿出来讲,都荡气回肠。

1
13岁遭遇退婚,被流言蜚语暴击

20岁之前,吕碧城的生活一言难尽。

吕父做过官,家境殷实,小时候的吕碧城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并很早就定了门当户对的亲事。

父亲只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结果父亲去世后,族人就理直气壮地闯进吕家,把值钱的东西都搬走,连吕家的宅子也要霸占。

吕家母女有房不能住,有家不能回。走投无路之下,只有13岁的吕碧城给父亲的旧友写了一封信求救。

旧友看到信后很是气愤,连夜赶来帮吕家要回了宅子,赶走了族人。

恶人有恶报,本该皆大欢喜,没想到,关于吕碧城的流言蜚语却四处漫延。大家都说,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居然可以呼风唤雨,肯定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从古至今,女孩子做事总是免不了各种猜测,哪怕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都免不了要被中伤。


未婚夫一家觉得这样的女孩子太厉害,驾驭不了,再加上吕家已经今非昔比,所以他们忙不迭地来吕家退亲。

母亲还想挽留这份亲事,吕碧城却心灰意冷,这样的人家,怎么值得她嫁呢?退就退吧,退了是好事儿。

只是这件事情,再次让吕碧城名声受损。那个时代,被退亲是奇耻大辱,吕碧城简直成了没人敢要的姑娘。

为了躲避流言,也为了不再被族人欺负,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回了娘家。舅父待她们还好,但舅母经常指桑骂槐,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

看着几个女孩一日日长大,舅父开始为她们张罗亲事,一是想尽快把她们嫁出去减轻负担,二也想用她们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

舅父选的人,吕碧城并不满意,她提出要去天津上学,却被舅父严辞拒绝,并骂她不守本分。

吕碧城不想要舅父安排的生活,不想早早嫁人,然后相夫教子,在男人手里讨生活。她选择离家出走,一个人坐火车跑到天津。

她低估了一个人生活的难度,还没到天津,手里的钱就用完了。好在被一家旅馆的老板娘收留,暂时有了落脚的地方。

安顿好以后,开始马不停蹄地找工作,把报纸上的招聘启示都看了一遍,一家家去应聘。

可惜都失败了,后来看到报纸上有一个招保姆的广告,这份工作她没兴趣,但看到联系人却是父亲曾经的秘书,于是写了封信去。

巧的是,这封信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觉得言辞清丽,于是亲自拜访畅谈,并聘请她为《大公报》编辑。


吕碧城成了《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

2
拒绝花花公子求婚,她从不高估人性

做了编辑的吕碧城很快适应了工作,并且开始撰稿,她讨论时政,提倡女权,敢骂慈禧,也敢说男子不善待妻子是愚蠢且导致败家的原因。文风犀利大胆,很快便在圈子里出了名,《大公报》更是因此热销。

而且吕碧城风华正茂,人长得也漂亮,穿着艳丽,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女作家,倒是更像名媛。所以她的应酬一下子多了起来,身边的追求者也数不胜数,都是非富即贵。

吕碧城与梁启超

吕碧城却一个也不满意,虽然年龄不大,但她很早就经历人生变故,对感情的看法很理性,绝不会因为男人追得紧,或者愿意花钱就动心。

她从来不对人性抱着幻想。

秋瑾出事时,很多人被捕,吕碧城因和秋瑾有书信往来,所以当时情况也很危险,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是袁克文向父亲引荐了她,不但解了她的困境,还愿意出资帮她开办女校。

办女校是吕碧城当时最大的梦想,她为此东奔西走,却处处碰壁,没想到,在袁克文这里,被轻松解决了。

但她依然没有同意和袁克文交往。

对感情越清醒就越明白,不能因为对方帮过你,对你有恩,你就舍弃初心,不管现实的因素和他走到一起。那只是感动,或者是想找个人依靠,而不是这个人合适。

后来袁克文经历家庭变故,还公然在台上,借着话剧角色向吕碧城示爱。吕碧城很心疼,依然狠心拒绝。

不合适的人,任何时候都不合适。


3
面对已婚男人的爱慕,
她选择恩断义绝

英敛之对吕碧城有提携之恩,他对吕碧城来说,既是上司,也是老师。

在办女校期间,吕碧城知道了英敛之的心意。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爱上了她。

这让吕碧城特别痛苦,英敛之已婚,夫人跟着他吃了很多苦,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对别的女人动心。

面对想出轨的男人,她看到的,是男人的薄情,而不是自己有魅力,男人对她多么情深意重。

一旦看清本质,就不可能产生爱恋。

但是他们的关系比较特殊,吕碧城也很迷茫,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只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依然像原来那样,亦师亦友。

英敛之却不这么想,当他感受到吕碧城的拒绝后,开始刻意为难。不管吕碧城说什么,他都持反对意见,两个人曾经因为意见相左吵得不可开交。


就连吕碧城的穿衣打扮,都被英敛之写文章讽刺,说穿得这么艳丽,没有师德,不配当老师。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吕碧城是当时唯一的女老师,很明显在讽刺她。她当即写文章回击。

吕碧城二姐曾经专门调停,劝妹妹别那么强势。吕碧城很生气,觉得姐姐是非不分,声称要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这几个字,不仅仅是对姐姐,也是对英敛之。

英敛之对吕碧城有恩,她感念这份恩德,并以好好工作来回报,因为她的文章,《大公报》变得更热销,单纯从工作角度来说,她也回报了。

而对于私人感情,她不能因为对方对自己有恩,就不管自己的感情原则,去给他做情妇或者嫁给他。

既然不能,并且做普通朋友的机会也没有,那就只能恩断义绝了。

人生很多事,都要艰难地抉择,既然A是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那就只能选择B,哪怕这个选项看起来没那么好,哪怕它一样会让自己痛。

这件事,再次让吕碧城被非议,被人说忘恩负义。说就说吧,敢选择,就敢承担后果。13岁的时候尚且不怕,何况现在已经成人,并且经济独立。


有趣的是,很多年以后,吕碧城母亲病故,心情最糟糕时,英敛之和夫人写信邀她去北京散心。她欣然前往,那一次,他们把酒言欢,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是啊,很多当时看起来过不去的坎,过了好多年以后再看,其实不过就是一缕风。

这么一看,忽然发现,人生真没什么好纠结的。

4
一生未嫁,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在很多大事上,她都是敢抉择的,这大概也是她活得那么爽的原因。这份工作,想辞掉并不容易,因为有太多的牵扯,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了。

辞职后,吕碧城决定经商,投资丝绸和收藏,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位,是因为她精通丝绸,有很强的鉴别能力,而且她社交圈子里的人,对丝绸织品十分狂热,又都买得起。至于收藏,她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古玩字画非常在行。


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最容易成功

吕碧城真的成功了,并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开了自己的公司,身家大幅增长。

不过她似乎很喜欢写作,一边经商,一边做上海《时报》的特约记者,闲暇时,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唱歌跳舞读书旅行。

她会赚钱,也很懂享受,住花园别墅,出门有汽车,还雇佣巡捕保障出入安全。

曾经追求过她的男人,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能入她眼的男人也越来越少。

好在,对于一个有钱的女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一个人也可以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后来,她到国外游历多年,也做过很多慈善公益,还皈依了佛门。61岁时,在香港去世。

吕碧城这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独立。

结婚或不结婚都不重要,关键是,这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并且尽自己所能,拥有学识和财富,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别人的看法不重要,也不需要为报恩或为找一个人依靠而违背初心,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人,不喜欢的不要,喜欢的就要去做。敢于选择,敢于承担。

女人总想用柔情似水来让男人怜惜,可是很多时候却发现,越独立,越不依附,越自由。

点个在看,做自由又独立的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