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研发纳米发电技术, 能量是三峡的无数倍, 满足全人类用电需求

 云指阁 2020-06-18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国在新能源的研究上,再次迎来了好消息,研发了全新的技术,其蕴含的能量,就算无数个三峡的总发电量也比不上,在技术成熟之后,可供全世界使用,那这究竟是一项什么黑科技呢?

点击加载图片

科技在不断的进步、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消耗,本倍数增长。在面对资源的慢慢减少,我们唯有寻找永久性的清洁能源,才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在风能、水力发电、再到后来的核能发电上,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这些发电方式还是存在的一定的缺陷,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目前核能发电技术已经成熟,也能够拥有极大的能量,但是和污染问题,很明显这是我们短期之内无法解决的。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甚至一度想把这个研究方向转向外太空,科研人员甚至想在月球上面建一个发电站,利用空间能源输送回地球,但是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很明显是很难实现的。

面对这样的囧境,中科院经过多年的研发,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它们研发了一种纳米能源技术,经过专门的纳米蚀刻的薄膜材料,最终形成一个纳米发电机,在以前越大的发动机就意味着,它所释放的能量越大。在这项技术研发成功之后,这个能量守恒定律也将被打破。就是这一小片薄膜,在此项技术正式投入市场之后,将改变我们对于能源的认知,小东西也能够散发出大能量。

点击加载图片

目前这项技术也已经进行了试验,不过要穿戴纳米设备才能够实现,把人体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中国也在致力于此项技术的研发,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对成功的经验,目前在医疗领域已经使用上了该项技术,在此前心脏起搏器都是利用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大概每半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过程也是异常的麻烦。如果是在体外的8个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碰到个什么意外的话回天乏力了。

点击加载图片

在纳米发电机投入使用之后,就可以很好的免除这样的事故发生,可以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通过纳米设备转化成心脏起搏器所需要的电能。由此形成一个循环,最终得以实现永不断电。而目前这项实验已经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了,在技术成熟之后,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运用到我们人类的身上。

点击加载图片

而这项技术不仅仅只能用于这种小能量领域,而研发此项技术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获取电能,只需要把它放到大海中,配合上经由纳米技术开发出来的球形摩擦发电机。就能够直接将大海中产生的波浪直接转化为电能,完全不需要潮汐那么大的力量。

截止目前为止,在利用大自然能源上,太阳能和风能算是比较清洁的能源,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必须要有外力的作用,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产生电能,而且储存电能的能力也不太理想,并不能提供长久稳定的电能。

点击加载图片

相较于这两种水力发电会比较稳妥,但是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储存大量的水用于发电,不仅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万一大坝承受不住水压,那么将会对周边的居民产生毁灭性的灾难。而目前最为先进的发电技术应该就属于核能发电了,核能拥有强大的能量是没有错,但是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控核能,一些潜在的危机还不能够有效地化解,很明显,一旦找到可替代的新能源方式,这种方式将逐渐被取代。

点击加载图片

在这项新能源技术正式投入商用之后,把他放置在大海之中发电,不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轻松解决全人类的用电需求。再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那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