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除了赵孟頫,还有开挂一般的柯九思

 蚌中沙传奇 2020-06-18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人。大德元年(1297年),随父迁居钱塘(今杭州)。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

元代除了赵孟頫,享誉艺坛的就数柯九思了。他真是有开挂一般的人生,出身书香门第,年少聪慧,38岁结识一位元代权贵,没想到竟然是日后的文宗皇帝,从此加官晋爵,出任五品鉴书博士,遍览朝廷所藏古代书画珍品,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柯九思博学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趋雅去俗,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的绘画以“神似”著称,擅画竹,并受赵孟頫影响,主张以书入画,曾自云: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柯九思多藏魏晋人书法,如晋人书《曹娥诗》,也有部分宋人的精品,如苏轼《天际乌云帖》、黄庭坚《动静帖》等,经他鉴定的书画名迹流传至今者颇多。

他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意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深受赵孟頫崇尚晋人书法观的影响。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说:

“丹丘书体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劲拔,乃—望而知为元人书,时代为也。”

行楷是其所长,他的存世书迹有《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


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的特征与临摹

元代除了赵孟頫,还有开挂一般的柯九思

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

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用笔

1.入纸处尖锋直入又略带切锋,富有弹力,颇类著名北碑《张玄墓志》,俊美中露峭拔,平和中寓筋力。

2.直点多作短竖,深得《兰亭序》“犹”字点意态。

3.横画虽波磔不露,但多隶书笔致,又颇似褚遂良书风呈上拱状。

4.竖画分两类,悬针竖都较长,出锋锐利;垂露竖或者竖钩类的大部分都较短,如“时”“宁”“摹”“守”等字的竖钩,但偶尔也有较长的如“门字框”右边的竖钩都较长。

5.点画的粗细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往往是横细竖粗。另外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如“门字框”“贝”“见”“有”“自”“南”等有左右平行两竖的包围或半包围结构的字,都会采用近似欧阳询的内擫笔法呈现两边粗中间细的态势。

6.捺画都较粗重,一波三折之势非常明显,个别带有隶意。

二、结构

1.字形有长有扁,以扁为多。长字取纵势,挺拔而不松懈,扁字取横势,笃实而不呆板,既有钟繇《戎路》《宣示》帖的体格,更有苏东坡“石压蛤蟆”般的沉稳紧密。

2.左右结构的字多呈左大右小、左高右低的态势,此结字法出自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如“既”“时”“能”“飘”“纸”等字,单字结体很有错落感。这一结字法也不是绝对,具体视偏旁部首而定,比如“褚”“精”“得”等字就是按照正常情况的大小书写。

3.单字结体呈中宫紧缩、四围辐射状,且重心会往下压,故上半部笔画会呈现较长的情况,如“本”“太”等字。并且因为其独特的短竖点让整个视觉效果呈现上部疏朗、下部挤压的态势。

4.正因为柯九思大部分的单字结体都呈现下压趋势,所以字的内部空间往往很狭隘,若有横画上下排列的时候,其间距更是很小,如“飘”“玺”“意”“唐”“者”“龙”“书”“奎”“真”等字,重叠的横画都非常紧凑,密不透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字同扁字虽各呈姿态,但在章法上却是字距和行距基本等同,依字的大小长短自然排列,和谐且协调,体现了美的多样统一。

王志安临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

元代除了赵孟頫,还有开挂一般的柯九思

王志安以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笔意创作的作品

元代除了赵孟頫,还有开挂一般的柯九思

(文/王志安,原标题《柯九思<跋陆继善摹禊帖>的临摹》)


【书法报生活馆推荐】

赵孟頫集字系列,不仅展示古帖原文,还以对联、中堂、斗方、横幅、扇面等形式表现,更将范字按比例放大,同时,线装可平铺,更适合观察和临写。

点击下方,进入【书法报生活馆】,更多选择,更多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