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使尿蛋白、血肌酐没事,肾病也可在暗中加重

 xu中华书馆 2020-06-18

健康新阵地

 2020-06-17 17:12:09

尿蛋白和血肌酐,几乎是慢性肾脏病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二者升高,提示肾脏出现了病变。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指标越高,代表肾病越严重。

那么,尿蛋白、血肌酐只有轻度异常或是正常,肾病的病情也是轻度的吗?

半数以上的患者是这样的,但仍有不少重症患者并非如此。

比如:

  • 膜增生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等肾病,部分患者仅有轻度蛋白尿,没有明显症状,但肾病仍在暗中进展,肾脏会逐步纤维化、硬化、萎缩,失去功能。

  • 糖尿病肾病在早期时,检查尿蛋白和血肌酐是正常的,但糖尿病肾病治疗较为困难、进展很快。

  • 狼疮性肾病处于非活动期时,尿蛋白很少,肌酐也不高,但进入到活动期时,病理改变加重、肾功能下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到肾衰竭、尿毒症(多是可逆的)。

  • 慢性间质性肾炎在早期时,虽然血肌酐正常,但肌酐清除率是下降的,肾功能已经受损。

  • 多囊肾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尿蛋白和血肌酐也可以是正常的,但到中年,肾功能下降很快,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尿毒症风险很大。

所以说,尿蛋白、血肌酐没事,不代表肾脏就没事,很多肾病病种和进展风险,是此二者诊断不出来的。

肾友们除了尿蛋白和肌酐,还要结合血压、血糖、肾脏B超、尿蛋白组分、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病理等检查,进行明确诊断、综合评估,才能发现潜在的进展风险,以免肾病在暗中进展到末期、错失最佳的治疗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