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姆掌掴幼儿强灌米糊让人揪心:你的宝贝,谁在带?

 富书 2020-06-19

作者:田成诚(爸妈内参主笔)

别把孩子养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没吃过苦的孩子,将来不会太幸福

黄磊:我太太这样的女人

前天看到保姆掌掴幼儿强灌米糊的新闻,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保姆给一岁多的孩子喂米糊时,孩子把米糊吐在桌子上。保姆“当时心情不好”,怒气冲冲地一巴掌打在孩子头上,还往孩子手臂上狠狠打了一下,孩子大声地哭起来。

哭声反而让保姆更加强硬地对待孩子。由于孩子嘴里含着米糊并未吞下,她就强行将孩子的头抬高,掐住孩子的鼻子强迫孩子吞咽米糊。

可怜小小的孩子无力反抗,哭着被迫吞咽几乎窒息。保姆以为雇主不在家,自己的行径没人看见,所以高高在上、冷酷无情地虐待一个无助的小宝贝。殊不知这一切被摄像头拍下,她脸上的戾气、看着孩子痛苦时那冷冷的笑意、恶毒的眼神和表情现在被所有网友看得一清二楚。

虽然被虐待的孩子与我素不相识,但作为一个妈妈,看了新闻里的动图,我的第一反应是恨不得冲进手机屏幕里去打她一顿。

平时,我给半岁多的女儿吃米糊的时候,总是仔细试温度,生怕烫了她;小心地调匀了,生怕太稠噎着她;控制每勺的份量,生怕一勺喂太多她不好吞咽。

保姆是外人,确实不能要求她像妈妈一样倾注深情,但就算只把带孩子当成工作,也应当细致尽心。如果也做不到,最起码也应该“摸着良心”啊!因为孩子吐掉米糊就这样打骂,对孩子的痛苦和恐惧无动于衷反而变本加厉,这真是太恶劣了。

痛心地谴责之后,万分担忧的妈妈们还是要面对这个难题:宝贝,给谁带?

孩子谁来带?这本来是个简单得不用回答的问题——再没有比妈妈更合适的人选了。不用现代心理学理论指导,也不需育儿专家呼吁,仅凭着母性的本能,也知道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母亲。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那么害怕,那么柔弱,那么无助。只有妈妈,能让他们本能地感到安全。

可是,在中国,“孩子谁来带”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如今,生育政策越来越宽松,生存压力却越来越巨大。所以,宝贝谁来带?有时候,这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做主的事情。

请人来带:遇到好保姆绝对是天大的幸运

我们没有完善的制度来支持妈妈亲自带孩子。虽然产假比以前稍有延长,但职位却不会虚位以待,让很多妈妈休假的时候都要惦记着前程。何况几个月的产假根本一晃而过,妈妈们不得不狠心离开嗷嗷待哺的孩子又扑入到职场中去。

有个朋友二胎的时候大宝已经上初中了。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两夫妻都必须工作,只好请一位保姆回来带孩子。

这保姆为人强势,事事喜欢自己做主,如果有不同意见,需要三令五申她才勉强同意。又好吃,喜欢趁雇主白天不在家,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各种尝试新菜式,做丰盛大餐。做不成功的或者吃不完的,就偷偷丢掉。而且,这保姆不够勤勉,  家里的事马马虎虎就行,绝不尽善尽美。但是,她领的工资却还不低呢。

原来,这位保姆在本小区某户人家做了好多年,公认的喜欢孩子,带孩子尽心,这方面口碑很好。朋友说:“只要她对孩子好,其它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心情我特别能理解,把心肝宝贝托付给别人啊,哪有父母能毫不顾忌地对“别人”说这说那?谁不为孩子紧张担心?

去年我生女儿的时候,请了一位月嫂。月嫂只负责照顾产妇和婴儿,不做家务,她自己的一日三餐也是跟雇主家人一起吃。我先生休陪产假,他每天清早去买菜,特别细心地问月嫂喜欢吃什么,每顿饭都尽量丰盛。

本来就人手不够,见他为做饭花太多时间,我就劝他简单做,反正也吃不完。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不行啊,不能让月嫂觉得我们怠慢了她,女儿在她手里呢。”

不怪他不放心,因为我们听过很多负面报道:月嫂给夜里常醒来的婴儿喂安眠药、育婴师对雇主不满偷偷掐婴儿、保姆故意板着脸不回应孩子,用凶狠的目光吓唬孩子……

请人带孩子,不像请人做饭,咸了淡了好歹能吃;也不是请人打扫卫生,做得不干净可以返工。孩子当前,哪里敢随便放下一颗心?

老人来带: 家庭矛盾是最大副作用

大部分妈妈选择让老人来带。一来老人对孩子尽心,二来减少经济压力。可是,其实老人带孩子一样有很多“不放心”。

两代人带孩子的方式不同、生活习惯有差异会带来种种矛盾,不利于孩子成长甚至影响夫妻关系。

有个朋友说,她妈妈总喜欢把孩子捂着。无论什么时候,都觉得孩子穿少了。别的孩子穿着单衣,她一岁的儿子却要多穿件外套还加件背心,孩子总是脖子里汗潮潮的。

朋友跟她妈妈说了好多次,她妈妈不以为然:“今天下雨了,凉。你摸摸孩子手都不暖和的。”孩子的手并不凉,是手心发热的外婆自己手热。再说,判断孩子冷不冷,摸手的温度是不准确的,孩子的头发都冒汗气了,这真是“有一种冷,叫你外婆觉得你冷”。

其实生活方面还好,孩子的精神成长和教育方面,有时候老人家的做法不当,还不听劝,这真是极大的烦恼。

有位邻居家是奶奶在带孙子,奶奶的特色是“孩子舒服就行”。所以,在深圳漫长的热天里,那四岁的男孩永远穿着开裆的棉绸睡衣裤在楼下晃悠,草丛里、灌木旁、停车场,都是孩子随意小便的好地方。

孩子妈妈与奶奶沟通数次无果,听说为这事闹过家庭矛盾,妈妈觉得孩子这样太不像样子,奶奶觉得妈妈小题大做,爸爸觉得无比难做,孩子无所适从:听奶奶的话,被妈妈批评,他不知道哪里做错。

和老人同一个屋檐下,本来就有很多需要互相忍受的地方,再加上共同教养一个孩子,矛盾更是不可避免的。

老人家自己觉得尽力,毕竟年纪大了,带孩子又是体力活儿,腰腿酸疼那是很常见的,这么辛苦还不被理解,非常委屈。孩子父母觉得沟通无果,自己的孩子不能按自己的方式来养育,也是非常烦恼。时间长了,家庭矛盾一大堆,上班累成狗,下班回来也不安生。

全职来带: 独自带娃的都是超能妈妈

辞职回家全职带娃,这可以说是一个女人对家庭的巨大贡献,值得家里的每一个人尊重。

3岁以前的孩子,上幼儿园太小,必须有人24小时照料。很多妈妈不依靠老人和保姆,自己来带。我觉得她们非常勇敢和能干。

没有亲自当主力带过孩子的人不会明白,一个小小的婴儿会让家里多出多少事务,而这些事务,又会花掉多少时间。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天无数次的吃喝拉撒睡,白天黑夜周而复始,工作内容越加越多:做辅食、讲故事、洗衣拖地陪聊陪玩……不断会有新挑战。

可是这份最辛苦的工作,却在很多时候不被人认同,存在感稀薄,让身体疲倦的妈妈们心也好累。

“她呀,不工作,就在家里带一下孩子,日子可爽了。”

“我老婆没有工作,就在家带孩子,都是靠我挣钱。”

这样的言论太可笑,没有全职妈妈,孩子怎么办?说得好像他家孩子从婴儿时期就能自理似的。何况许多全职妈妈是为了孩子才放弃自己的职业发展。她们带孩子时因为没有经济收入而失去话语权,等孩子上幼儿园,她们还要再一次适应职场,做出改变。

其实,不管宝贝给谁带,产后三年也是一个女人最操心最辛苦的岁月。宝贝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妈妈的心。

能自己带孩子的妈妈是非常幸运的,用心带孩子的全职妈妈,是在用三年的努力付出去换一生的不悔。没有什么比让孩子在更小的时候获得更大的安全感更重要的事情了。

请保姆带孩子的妈妈,一定要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请不要轻易交出你全部的信任。就算去正规家政公司请回的“面相不错”的保姆,也要留心观察,小心防范。请记住,这时候的“小人之心”不丢脸。掌掴幼儿甚至更严重的虐待事件,需要从“多心”的家长这里终结。

老人来带孩子,妈妈请记得再能干的老人都只应该是“帮手”,就算上班,你也应该是“主导”的那个人。上班辛苦,回家大可以“懒”一点,琐事不做,高质量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才是要紧。再有经验的老人也替代不了新手妈妈。孩子的养育无小事,抓大放小,该坚持的不妥协。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就算有时候不被理解,也得用强大的内心去给孩子爱,这样的妈妈们,真是非常了不起。面对孩子,我们必须智慧而坚韧,因为我们是母亲。

请记住:当我们选择让孩子出生,就对他负有最重的责任。无论是谁在带宝贝,我们都要竭尽全力保护他,避免让他陷入无助恐惧的被伤害境地。柔弱的孩子,依靠着我们的爱才能生存。我们必须非常用心和小心,才能回应他们选择“投奔”我们时用生命表达的勇气信任。

 作者简介:田成诚,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深圳福田作协会员,两个孩子的妈妈,教育工作者。嗜茶爱书,热爱生活和写作。简书:田成诚。微博@田成诚20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