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熊家长

 富书 2020-06-19

精读妈说:你以为的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

作者:禾甜(爸妈精读主笔)



人性为什么会恶到这种程度

熊孩子可怕,而熊家长更可怕,丧失人性的家长最最可怕。

在这么恶毒的父母呵护下,孩子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真的不敢想象。

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至深。

但是当父母实力演绎操纵网络逼死人命的大戏时,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孩子也会效仿。

当他们把自私冷漠刻进孩子的记忆时,难道就没有想过孩子也会为了私利,漠视道德和生命,而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你以为的保护,其实是一种祸害。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你以恶毒去浇灌他,日后他就将开出一朵恶之花。


 

上梁不正下梁歪

1月5日,在安徽合肥高铁站,一列由安徽开往广州的列车,车门迟迟不能关闭。


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子为等迟到的丈夫,在高铁门口堵着。

原因是她的老公迟到了,正在检票口,还没有来得及上车。

工作人员在一旁劝阻她,要么上车,要么下车。

但是该女子死死地抓住车门旁边的把手,就是不放手。

列车工作人员生拉硬拽,把她拖离车厢,但该女子就势倒在地上,用脚勾住车门,死活不屈。

在地上撒泼打滚,又坚强地回来继续堵住车门。

列车不能关门,就无法开车,全体乘客的时间就这样被耽误。

有乘客提醒该女子:“你这是违法,你这在干什么?”

该女子振振有词地说:“我老公就在检票口,得让他上车。”并一再强调:“我是在好好地跟你们讲。”一脸傲娇的神态。

最后一家三口还是在女子扒门的英雄壮举中得以上车。

但是整个过程,她的女儿都看在眼里。

可她一言不发,双手用力地插在口袋里,木然的肢体、慌张的眼神,看了让人心疼。

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女孩双手插兜的动作,属于应激性防御反应。它经常出现在焦虑、紧张、抑郁的状态下。

可见那一刻,女孩的内心是崩溃的,三观在母亲的撒泼无理中被彻底摧毁。

在中国的教育中,注重的是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传。

而我们的父母又总是说一套,做一套。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自己又带头无礼耍赖;教育孩子要守规则,自己又带头破坏规则。

平日里讲得再多的故事,说过再多的道理,都抵不过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要大。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父母不对,孩子从根上也就坏了。

前不久在论坛上,看到一名网友讲述他的真实故事。

在他记事起,父亲因为一些事情,特别痛恨自己的岳父母。

每次,只要母亲提出去看望自己的父母,都会招致父亲的痛骂。

在网友的记忆中,父亲十几年来,只要一喝醉酒,就会大声斥骂岳父母和自己的母亲。

在父亲的影响下,母亲对父亲的家人也不孝顺。

记得有一次,网友爷爷拿一个鸡蛋,准备冲鸡蛋水喝,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鸡蛋很珍贵,结果被母亲破口大骂:“说鸡蛋是留给孩子们吃的,他一个老头子,都快死的人了,还吃什么鸡蛋。”

在这样的环境中,网友姐姐性格暴躁。

有时一生气,就用手使劲掐爷爷奶奶的身体。

爷爷奶奶不敢吱声,由她掐,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

而网友母亲知道后,非但不责骂,还在背后偷笑。

网友自己也非常叛逆,父母对他非常溺爱,可他对父母却很忤逆。

还不到10岁,对父亲也是说踢就踢,说打就打,父亲还一个劲地赔着笑脸。

在网友的脑海中,父母就是自己的仆役,谈不上尊重,也谈不上孝顺。

母亲病重,他没有服侍过一天,却还要生病的母亲给自己做饭,生气了,就把母亲赶到姐姐家。

现在母亲去世了,看着自己孩子天真的笑脸,回想自己对父母的态度,网友非常后悔。

但是,想善待父亲,却怎么也做不到,因为他从小学到的就是对父母的恶语相向,时时压抑不住内心的嫌恶。

他从来没有想到,父母的不孝顺,会给自己留下如此深重的影响,导致他心中只有恶,没有善待。

有因就有果,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否则,丧钟将为谁而鸣呢,为你我,也会为孩子而鸣。


我的爸爸是个只会打游戏的中年男人

孩子爱发脾气,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看了《延禧攻略》,我终于想明白要把女儿养成什么样子了

作者简介:禾甜,富书签约作者,混迹于媒体圈的码字工,在凶猛都市披荆斩棘,心却向往东篱采菊禾田飞歌,微博@禾-田-飞-歌,简书@禾田飞歌。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赞赏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