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娃和二娃是怎么处成“死党”的?这位妈妈的做法太赞了

 富书 2020-06-19

回复“写作”,报名亲子文写作营

精读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达成和解,从而发现爱,才是最好的引导方式,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一旦有大人的强制干涉便会变得复杂。

作者:雪儿(爸妈精读主笔)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张小荷朗读音频

表面“张牙舞爪”的孩子让人心疼

生了二娃后的闺蜜经常跟我吐槽,姐姐和弟弟天生就是死敌,当初生弟弟的初衷是希望等夫妻二人百年后,姐弟俩好有个照应,现在看来简直是添了个敌人。

这两个家伙在一起不到5分钟准能打起来,一个接一个鬼哭狼嚎地跑出来告状。

弟弟还小时,慑于姐姐的“淫威”,每当有什么好吃的,首先自觉地孝敬她“老人家”,倒也相安无事。

长到六岁以后,弟弟开始懂得悍卫自己的地位了,争吃、争玩、争宠,但凡是个事都能争个半天。

弟弟出生时,姐姐就给他起了个代号叫“垃圾桶”,现在觉得叫垃圾桶已经不解恨了,开口闭口“死胖子、死胖子”地叫。

闺蜜两个口子愁得头发都要发白了,当着我们的面一个劲地抱怨女儿不懂事,整整大弟弟8岁,却从来都不懂得让着弟弟,怎么教怎么骂都无济于事,就是不懂事。

早些天,爷爷突然要回乡下看朋友们,爸爸也不在家,正巧妈妈单位有个项目要赶,每天早出晚归。

妈妈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7岁弟弟交给15岁的姐姐。

妈妈担心弟弟受欺负,每天都打几十个电话,想着那个无助的小人儿像被妈妈狠心送进了“虎口”,心疼得掉泪。

结果有一天晚上回来,她发现两姐弟紧紧地抱在一起睡得很踏实,姐姐给弟弟盖上了空调被。

看着这一幕,妈妈突然泪目了,多么温馨有爱的场面啊。

直到那一刻,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对女儿感觉到了无限的愧疚和亏欠,原来那个她眼里张牙舞爪的“小恶魔”才是最无助的,最让人心疼的孩子。

 第一个当哥哥姐姐的都被道德绑架了

不少父母生二胎前都是忐忑不安,就是怕大娃在心理上接受不了。

突然间所有的好吃好玩的都不再是专属,必须要分一半,甚至可能是全盘让出,更令让他们失落的是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的焦点都不在自己的身上了。

闺蜜坦然,自从儿子出世后,她就再也没精力去管过女儿的学习,也不再跟她讲故事、就连小区也没带她走过了。

当女儿说出“他就不该出生”时,妈妈气得恨不得一个耳光扇过去,怎么会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

那以后,妈妈就像防贼一样防着女儿,生怕她做出什么伤害弟弟的行为。

就算是背过身去做饭,两只耳朵都会竖起来,只要听到一点响动,马上冲过去;

两姐弟争抢什么,妈妈也会立即判定是姐姐霸道,不分皂白,一声喝令:你多大了?还跟弟弟抢,不知道让着点吗?

每一次,姐姐都会含着泪狠狠地剜了一眼正得意地向她吐舌头、翻白眼的弟弟。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逼迫孩子听话,对孩子的伤害不亚于语言暴力,它会对孩子造成比语言暴力更为严重的心理影响。

在孩子有限的认知里,TA会将父母对自己的伤害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认为这是他们带来的。

《少年说》有一个小姐姐上来吐槽爸爸妈妈偏心,为什么鸡腿每次都是弟弟吃,我也很想吃鸡腿啊。


妈妈在台下强势回应:“因为你是姐姐啊,就该让着弟弟。”

孩子哭得让人揪心,声泪俱下地喊着:我不想做姐姐,从来都不想,是你们要让我做的。

生二胎就要剥夺大娃的权利无异于道德绑架。

大娃和二娃关系越处越差,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父母的过度干涉和偏坦,总担心二娃的受欺负,恼怒大娃的不懂谦让,却从来没有好好听听大娃的心声。

大娃和二娃关系处不好都是父母的错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有一个重要观点:孩子对信息的观察能力很强,但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却很弱。

大娃在父母的言行中解读出的信息多半是:弟弟妹妹才是他们的最爱。

那个被专宠了这么些年的孩子就会被失宠笼罩着,可是在他们小小的认知里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 ,也无力反抗。

把情绪发泄在弟弟妹妹身上是最直接最痛快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少年说》里的一对姐弟,姐姐读高一时,妈妈才给她生了弟弟。

姐姐对这个弟弟很抵触,从来不让弟弟靠近,每天对他大吼大叫,像对待一个外来生物似的。

弟弟却总是笑嘻嘻地要粘着她,嘴里亲热地喊着“姐姐”,对她无限依赖。

经过两年多的相处和妈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姐姐回想起以前对弟弟的态度,愧疚得站在台上流着泪喊话:对不起,弟弟,我会永远爱你的。

妈妈一脸平静温和地说,没关系的,你们永远都是最亲的人。

没有责备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一切都那么平和,让人无法挑起抵抗情绪。

爸爸妈妈对待大娃的态度其实就是大娃对待弟弟姐妹的态度。

而反过来,父母要是一贯以来让大娃迁让,甚至是打骂TA,二娃看在眼里也会学着样子反过来欺负大娃,要是TA反抗,二娃立马故技重演,撒开嗓子大声哭喊,父母接着又跑来教训大娃。

如此循环下来,大娃和二娃便会处成“死敌”。

就如《都挺好》里的苏明成和苏明玉,所有的尖锐矛盾都是因母亲而起。

手心手背都是肉,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达成和解,从而发现爱,才是最好的引导方式,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一旦有大人的强制干涉便会变得复杂。

放手吧,让孩子们自己达成和解

如何让大娃和二娃从“死敌”变成“死党”?有些明星父母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伊能静在女儿未出生前就已经开始跟大儿子一起期待小精灵的到来,出生后,给儿子写信道:未来我希望你知道妈妈会一直是你的守护者,爱永远不变。

因此,让儿子感觉父母的爱从未离去,反而更深了。

孩子出生以后,在对待大娃的态度问题上,父母应该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孩子保持平等交流

尹建莉说:

“面对孩子,成年人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你必须地把他当做一个‘人’人来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不要把“你是大的,必须让着弟弟妹妹”挂在嘴边,以平等的语气和孩子对话,听听TA的意愿,适当给予引导,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允许孩子顶嘴,TA愿意和你顶嘴说明还愿意和你交流,此时,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威严强制,令孩子封闭了和你沟通的门。

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当我们放低姿势的时才能看清孩子的需求,不会将自己的愿意强加在孩子身上,给TA的叛逆埋下种子。

2、让大娃参与照顾二娃

孙俪在女儿小花出生后让儿子等等给她起小名,日常照顾妹妹也顺带上等等,每次儿子表现不错时,孙俪便会称赞儿子是个棒棒的哥哥。

小花在办满月酒时,等等是第一个被介绍给嘉宾的,并附言道:“这是小花妹妹的哥哥。”

等等顿时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也认为哥哥照顾妹妹是应该的,并因此为荣。

如今,两兄妹的感情要好得不行,小花睡醒后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哥哥,等等从幼儿园回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妹妹在哪里。

心理学专家认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有种“义气感”、在被赞扬和认同的基础上很喜欢卖力地表现自己。

与此同时,孩子也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有被冷落的失望。

3、学习做个旁观者

父母不要过多参与孩子的争吵,耐着性子在旁边听听他们争吵的内容,适当放手,给孩子们空间慢慢融合。

孩子的感情其实都是在打闹中建立起来的,在他们来看来,争吵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感情的表达,看在家长眼里就成了大不了的“窝里斗”。

《家n次方》里宋丹丹为了让亲儿子和继女感情变好,想尽一切办法拉拢,不断强制儿子把继女当亲生妹妹,结果两人越发打得不可开交。

后来宋丹丹在他们的争吵中发现,两孩子其实就是在争宠,完全不像表面上那么对立不可调和。

于是就放手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和解,两个被“冷落”的孩子最终却抱成了一团,相互关爱。

父母总习惯把自己放在“领导者”的位置,希望娃娃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相亲相爱、不吵不闹,但总是越帮越忙,平衡好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对每个孩子的关系是确立两娃关系的根本。

今天开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和解吧,操心劳肺的我们是时候打个盹了。

叫你早生娃,扎心了吧,哈哈哈哈哈
5岁男孩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发现真相后痛心不已
李嘉欣与儿子共浴惹争议: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

作者简介:雪儿,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80后老女孩,向往远方的诗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愿在温情的岁月里,你我共勉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bmn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赞赏 

「公号转载需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爸妈精读原创 | 转发无需多言 | 转载联系授权

注: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爸妈精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