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抑郁抗争or与抑郁为伴?

 郁金香抗抑郁 2020-06-19

  

曾经自杀

在我还是小学4年级的时候,因为顽皮砸了水文站的仪器,被学校当做现行反革命,挂着牌子到处批斗,我就开始严重焦虑和抑郁。

大学期间,我不仅有口吃、社恐、焦虑和抑郁,还有严重的强迫和失眠。因为恐惧而口吃,因为口吃而抑郁,因为抑郁而失眠,为了缓解心中无比的痛苦,只能靠手淫来自慰转移注意。

刚进大学不久,搞了一个文艺晚会,我表演吹笛子。由于严重社恐,上场的时候我两腿发抖,手拿笛子,无法吹奏,更严重的是小便失禁。巨大的羞辱,我对生命感到绝望了。那晚,我栽下了食堂后面的井里。大难不死。井壁从下至上,有生锈的扶手。我自己爬了上来了,拖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到寝室。那一晚我想了很多。

以后每当我被抑郁和口吃逼着走投无路时,就会爬到井里,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曲折的自救之路

为了自救,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翻阅了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心理学书刊,并且拼命学习英语,想从国外的资料上寻找有关心理方面的信息。

因为不被人理解的心理问题,大学毕业后我没有要求到外地,而是自愿回到原籍。

1988年,心理实在太痛苦,我变卖了家里的的东西,只身前往上海治疗。我的老师张景晖先生是个民间心理学家,对口吃有极高的道行。16天的心理治疗,我终于从口吃和强迫的迷雾里走了出来,带着喜悦回到家中,陪伴了我十多年的抑郁也貌似痊愈了。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口吃的烦恼没了,生活的烦恼又接踵而来,我又陷入了抑郁。

那是1992年,我害怕自己30岁过不去,因为1周岁生日期间丧父、10岁和20岁生日家乡都遭遇大洪水。逢“十”遇灾似乎是我的宿命!所以我终日抑郁不欢,焦虑不安。果然我的担心又变成了现实。199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把我击垮了,我在医院和家里躺了一年。

2003年,刚过40岁生日,因为工作压力大,我的抑郁又发作了。我一边吃中药调整,一边拼命工作。

2006年,由于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我的抑郁出现大面积躁狂,我被调到乡镇单位工作。从此我在互联网注册了“恨若秋水”的网名,这个网名用了十多年。顾名思义,它是一个饱含怨恨和负能量的名字。

当年我心中的恨就像满江的秋水一样涨满我的胸膛。

顿悟只在一念之间

在抑郁的日子里,我一心研究心理学。一是为了自救,二是分享我的体悟,让更多的人从我的身上反观到自己的问题。

2008年,我从外地讲学回家路上,碰到一位居士赠送的一本叫《佛的故事》的书。因为在火车上无聊,一口气读完,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知道这次真正走了出来,因为我已经洞察了我的思想层面的问题。为此我对自己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反思,知道我的敌人不是别人,也不是我的负性情感或伤心的记忆,而是我看问题的角度,是我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抑郁的五步

每个抑郁者的症状都是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呈周期性变化。有的人三到四天一个周期,有的一到两个月,有的人甚至十多年发作一次的都有。每一次状态好时,我都以为痊愈了,不久还是原样。所以不要轻言“我的抑郁好了,彻底好了!” 

我见过很多反反复复的人,包括一位大学教授,他说上大学前就抑郁,上大学后潜伏了13年,直到评定职称时,抑郁又复发了,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

这是抑郁种子在作祟!抑郁分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播种”五步。

抑郁的种子,埋在潜意识的“土壤里”,遇到适当的环境就开始发芽,形成了抑郁预感。就像那个教授,种子潜伏了13年,自己认为好了。就像在敌营卧底的人,最怕是害怕遇到熟人。所以抑郁者最害怕和熟人说话,与陌生人反而不怕,因为陌生人不知道他的底细,不会唤醒他的沉睡的记忆(种子)。而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会让他触景生情,唤醒抑郁的记忆——抑郁种子破土发芽了。这就是抑郁预感或躁狂的前兆。

 抑郁预感,不仅仅有未雨绸缪的功能,还有释放负能量之功效。所以我要恭喜你,土壤里的一粒抑郁种子发芽了,而种子的目的并不只是开花、结果,而是繁衍后代,变成新的种子,新的记忆,这就是种子的使命!

抑郁情绪出现后(发芽、开花、结果),抑郁者总是不断总结和评价,他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就像学校的老师在考试后常说的一句话:要总结教训,下次就能考好。

可是抑郁不吃这一套,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不吃这一套。因为心理问题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你所花费的精力越长,效果会越好。但主观的东西正好相反,你花的精力越多,你就越会跌向万丈深渊。

如果你去回味评价发生过的抑郁,你的抑郁记忆又被你强化一遍,抑郁的记忆就会加深。

打个比方,每天放学,你把课堂上的知识温习一遍,记忆就会巩固。同理,回味和总结都会强化抑郁的记忆。

当然,也不必如此担心。比如你在群里都在谈论抑郁,确实会强化抑郁的记忆。尽管如此,你也需要在群里学习和探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最终获得解放。为此,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远。你只有充分的正确地了解抑郁的本质和规律,才能从冰冷的地窖中爬出来,才能沐浴到久违的阳光。

瞎摸索是愚蠢的,可能会误了你一辈子!治疗抑郁的过程就像佛说的打开心灵的眼睛。要从抑郁的迷宫里走出来,要有实力,也就是有正确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抑郁者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异常(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抑郁现象)是抑郁症的根本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异常,抑郁症就解决了,存在决定意识嘛。说的振振有词。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人也有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异常,但他们没有抑郁的情结,没有抑郁的恐惧,更没有抑郁预感。这就说明有抑郁现象未必就会导致抑郁症。

毫无疑问,没有抑郁现象肯定就没有抑郁的心理问题,但有抑郁未必就有抑郁心理问题。这好比,就两只对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就是对角。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端正自己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告诉我们抑郁的根本是什么。

很多事情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总以为凡是有烦恼、有委屈人都会痛苦。在我们的群里也是这样一种观点:看到别人谈笑风生,就认为别人过得逍遥,自己倒霉啊。为此,我经常会叫学员到广场、大街小巷,找正常人调查询问,问问他们有没有烦恼和焦虑的事情,有没有跟你一样的正常人。如果你找到了,等于发现了新大陆!我会恭喜你!

其实,很多人说我们就是一群无病呻吟矫情的人,这是正常人的看法。你不能说他们看错了,毕竟人家代表着绝大多数的正常人观点嘛。

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抑郁的心理问题并不与抑郁的实际伤害成正比。因为大部分人都受到过各种各样的客观性伤害,但没有几人因此患上抑郁症,而是风过雨过,一笑而过。

既然不能以抑郁现象来决定抑郁心理问题,那么抑郁问题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回事。

秋水理论

秋水理论认为:抑郁与抑郁症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抑郁并非单纯情感障碍那么简单。秋水理论认为,抑郁症=抑郁现象+思想问题

抑郁现象,表现在心理、生理和行为上的异常。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思维短路了,大脑卡壳了,脑子一片空白。比如会见领导呀,长辈啊,接见客户呀,就会这样。因为这些场景,会让我们触景生情,唤醒那些伤心的记忆,潜意识害怕重蹈覆辙,就会启动自我保护而选择沉默或逃避——大脑失聪。生理就会紧张,包括神经系统发生紊乱,这个紊乱主要表现在思维上不知所措。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兴奋诱导,某个区域的兴奋也会诱导周围其他器官发生兴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容易出现尿频现象。

话说回来,我们害怕抑郁,必然就会出现紧张兴奋的生理反应。你会发现呼吸困难,四肢僵硬不听使唤,瞻前顾后,想做却又不敢做,甚至出现木僵现象——躯体卡壳。

为了掩盖即将发生的抑郁,你就会用各种肢体语言逃避,甚至离开现场。

这就是抑郁者为了避开抑郁所做出的各种怪异动作。这些反应都可归类为抑郁的伴随症状或附加症状。这些迟缓的动作和木僵的反应,太像懒惰的习惯。

人的习惯符合人的主观意念,都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而我的“懒惰习惯”恰好相反,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让我痛苦万分,这怎么会是习惯呢?任何习惯,只要下决心去改,都可以改掉,但抑郁,尽管我们朝思暮想摆脱它,无论我们下多大的决心,无论你努力多少年,还是岿然不动,抑郁还是依旧!因为它根本不是习惯。

秋水理论把这种像习惯却越改越糟的东西叫反习惯。

很多抑友在群里说:抑郁算个屁!这些自我打气话能行吗?靠自我暗示的人,是好不了的。宣称靠这些方法走出来的人,都是神马。因为我见过太多。

抑郁不是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那么复杂。你可以不赞同某人的观点,但你不可藐视他的为人,特别是你的敌人。抑郁我可以在战略上藐视它,但战术上我必须重视它,因为所有的敌人都是狡猾的。抑郁就像藏在角落里的小人,你对它了解多少,决定着你能痊愈多少。

自救之路

要从抑郁魔窟中走出来,不能靠神仙。上帝帮不了你。

只会当人犯了烧杀抢掠的罪后宽恕你,然后纵容你继续犯罪,这就是西方的神。

东方的神也保护不了你,因为一切都是你从前造的孽,因果报应。佛菩萨不会帮你消除恶果,更灭不了你种下的恶因。

第一,靠生活这个老师(当然这个要些运气)。大千世界处处有参照物。当你走投无路,治来治去越来越严重,当你乘胜而去,却迈着扫兴疲惫的步伐回家。心很累,想想,算了吧,就这样凑合着过吧。这意味着你已经放下了,走上自我康复的正确轨道。放下,是心理疾病疗愈一个重要里程碑,我把它叫登上“泰山之巅”。 

第二, 那些不治自愈的人,也是老师,但不要盲目追寻成功者的足迹,因为自愈者,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是具体怎么好的。如果有人说他用了什么方法好的,他一定在骗你的。正如睡觉,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因为任何睡眠都是自然而然的。

第三,实践者+研究者是我们的良师。要通过良师的指导,即接受正确的理论引导,千万不可瞎琢磨。人的一生很短暂,想想我们以前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消耗了多少的青春年华,都是用在研究和对付抑郁上,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们,抑郁是个无底洞,怎么填也填不满!

明师指引你自己走;瞎师则是盲人牵盲人。良师不仅带你上路,更要让你看清道路。瞎师牵着你走路,让你永远做一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盲人。

借力使力

你必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节省大量时间。

就像大禹的父亲鲧,凭着主观经验,采取正面堵截的方法,虽然立竿见影,看起来被控制起来的黄河碧波荡漾,谦恭温顺,暗地里却酝酿杀机,时刻都想冲破你的束缚。所以,抑郁被称为双向情感障碍问题。因为受伤故而退缩,因为怒不可遏,故而汹涌澎湃。

黄河被堵,必然泛滥,导致更大的灾难。本来黄河泛滥是天灾,被你从其正面堵截,把它堵得更高了,对你的冲击力就更大,结局必然会导致更大的人为的灾难——躁狂。

天作孽尤可为,人作孽不可活。既然人为灾难已经发生,我们只有逃命。所以重度抑郁吃药是必须的!

你开始可能因一点挫折而抑郁。因为抑郁会影响心情,你就想把抑郁去掉,但挥之不去。就这样与抑郁作进行了斗争。所有的精力和方法全用上了,都无济于事!屡战屡败,但不气馁,因为你相信总会找到战胜抑郁的方法。看到许多大神都“好”了,自称战胜了抑郁,“为何我就不能战胜它?”于是你就有了新的动力,因此不断总结失败教训,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一次次的努力挣扎,一次次吸收新的方法,结局仍然却变成了死局,但你死也不心甘!

请不要告诉我你用什么方法把抑郁斗下去了,不要忽悠我啊,世上没有这样的方法!为什么你会失败?因为你是在和客观规律斗,世上没有人能斗得过客观规律,除非你是超人。毛泽东那么伟大的人,与天斗与地斗,把客观规律斗死了吗?没有,也不可能。就如江河不可能逆转。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服从客观规律,决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修改客观规律,让客观规律来服务我们的主观意志。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我们就抑郁。

当你背上抑郁沉重包袱后,人也累了,就会想:算了吧,不要再斗。但这时,你发现根本阻止不了与抑郁斗争对抗的“惯性”。

开始的斗争对抗,是自己选择的,符合自己的主观意愿,是为了消灭抑郁做出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而现在的斗争,绝非你所愿,是受强迫所控制而不得不斗。就像两个人打架,打架的双方都不想打了,但在旁边观战人却说:不行!你们必须要打!

怎么出现了第三个声音?这就是强迫观念。所以你越是想要自己不要斗,斗得越厉害;越是叫自己顺其自然,越是违反自然。这就是抑郁的规律。

斗也不行,不斗还不行!这让你无所适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慌。开始你只是一点心情不爽,但不会怕,不会恐慌,毕竟还年轻,没关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花点时间用心去改,就没有问题。但当你花了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用心去祛除,抑郁反而越来越糟,到了一败涂地的境地,你的想法就不一样。你就会心灰意冷,开始恐惧,痛苦,开始陷入黑暗的深渊,不可自拔,你的心智开始迷茫,心里开始感到绝望……

这时候你只想放下,但此时的抑郁种子却愈挫愈勇,它怎么会放过你呢?所以很多人就用大话,励志的话鼓励自己,诸如:不要在乎抑郁,不要想它,抑郁就抑郁,抑郁算个屁啊!这些耳熟能详的大道理,在你心里不知翻滚了多少遍,对你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当你一次次体验到斗争失败惨痛教训后,不得不退缩起来,你也想叫停。然而,你的对抗心理似乎像一只斗红了眼的公牛,怎么也无法停止下来。真是欲罢不能啊!

抑郁从根源处下手

不少人因此想到了森田疗法这根救命稻草。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接受抑郁,回归现实生活,投入到行动中去。但森田只讲现在不究过去,只讲接纳不求认知。不管怎样,统统放下,完全接纳!却不知:没有提升,何谈放下?没有胸怀,谈何接纳?

不妨问问自己:你的境界有多高?你的心胸有多宽?你能容得下抑郁吗?森田疗法,归根结底还是行为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抑郁的问题。

我们一次次的败下阵来,感到一千个无奈,一万个心不甘啊!我们黯然神伤!没有力气,没有底气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于是关起心门,暗自思索,开始幻想着与现实接轨,开始穷思竭虑地想,闭门造车地想,最后我们陷入了逃避和更为严重的抑郁。

有人找到了精神分析。“精分”起源于奥地利的一个叫弗洛伊德的神经症医生,他开始以催眠治疗神经症。提出了潜意识学说,认为潜意识包括:本我意识,自我意识,超我意识。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和人的潜意识有关。比如一个凶手杀死几个中年妇女,经分析后发现,凶手小时候受过一位中年妇女,也就是他继母的虐待,所以心理变态,通过杀死中年妇女来释放他心理的扭曲和压力。

通过自我暗示或者催眠,可以暂时解决潜意识,却不能解决思想问题。比如抑郁患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通过催眠,使他明白:啊,原来我是七八岁的时候受挫,留下了不好的记忆。可是你知道了过去的经历又能怎么样?你知道了原委,不还是对眼下的情景害怕吗?你想通过这种方法治好抑郁实在太幼稚了!因为抑郁的病根不在潜意识,潜意识也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为什么抑郁症难以康复?

为什么从潜意识下手治不好抑郁呢?这要从抑郁的四个结果来说:

一是抑郁行为或后果,即抑郁者各种怪异或迟缓的动作,这是显而易见的客观现象。

二是抑郁心理,如预期、恐惧、焦虑、冲突,这些都是我们看不见却可以感受到的抑郁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容易迁延到其他的心理问题,如失眠。

三是抑郁生理,身体出现许多异常生理反应。包括大脑、内脏功能的紊乱和躯体的各种失控状态(如思维迟缓,动作迟缓,无精打采)。许多人以为这是生理缺陷,其实这只是心理问题诱导出来的生理反应。就如人害羞,就会脸红。人害怕心跳就会加快。我们不能说得了脸红病,心脏病。如建立的反射功能,就是大脑一种生理机制。

四是抑郁种子,即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抑郁记忆。它不容易被发现,但可以通过催眠等方式可以找到。

药物就像割韭菜

为了遏制抑郁,我们通常用的最多的是药物。虽然不抑郁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就如靠安眠药维持睡眠,能治疗失眠症吗?对抑郁现象的治疗,无法动摇其根本。遗憾的这种割韭菜的方法,很多人仍然相信或依靠它。

也有不少人开始醒悟过来,不再依赖这种暂时改变抑郁症状的药物(笔者始终认为严重抑郁必须服药),进而转为从导致抑郁的源头——负性情感下手。

因而各种系统脱敏,放松,自我暗示、鼓励、励志的心灵鸡汤也源源不断上演了。然而用过之后,疯狂之后,暂时陶醉于心理释放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依旧,一切又回归到从前。

我们又想到了抑郁的记忆或种子!“假如没有抑郁记忆,我就不会抑郁!”是啊!如果能铲除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抑郁记忆,抑郁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有人声称,西方科学家找到了消除创伤记忆的办法,如果这样,那你赶快去外国寻求这种方法。

有的人想到了催眠术,是否可通过催眠找到潜意识里的抑郁记忆,再通过系统脱敏、放松术、暗示鼓励等,把这些不好的记忆统统释放掉,从此不再抑郁?

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但事实却很残忍,总与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为什么会这样?这只是一厢情愿,因为抑郁的记忆和负性情感仅仅只是我们能感受到的东西而已,或者说,它们也仅仅只是抑郁问题结下的果子而已。制造这个结果的因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

群里的朋友哪个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等待抑郁的新疗法出现?当我们找到一种所谓的好方法后,就会欢欣鼓舞,迫不及待的投入实践。然而,一次一次为之疯狂和苦苦挣扎后,当我们读罢羊皮卷、品尝了各种心灵鸡汤后,当我们感受了一次次的喜悦后,最终带给我们却是幻灭后的痛苦。这让我们欲哭无泪!百思不得其解。

抑郁的三种结果都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东西,我们一直都在同它们作殊死的斗争。然而,你有没有反思过,它们真的是我们的敌人吗?

其实,它们只是敌人投下的烟幕弹。真正的敌人,藏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嘲笑我们的愚蠢!它就是潜伏在人脑里的思想意识!

每个抑郁者的症状都不同,但我们的敌人却是相同的。是谁把抑郁种子埋进了我们的潜意识?是谁把抑郁的不良记忆留在我们的心底?是我们的思想,是我们颠倒了的思维。

错位归因定律

我在群里呆了这么久,却没有看到几个人把注意力放在思想层面,没有人去反思自己的思想问题。只有极少数人在谈思想境界问题,谈国学,好像没有几人愿意去听这样的夫子言论。

大家的注意力只聚焦在心理痛苦上,聚焦在怎样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怎样消除抑郁现象上。因此你关心的是新奇的疗法,而对不痛不痒的思想问题嗤之以鼻,何况你感受不到自己的思想有任何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错位归因”定律。人们通常都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客观环境上,能找出许多客观理由。怪自己运气不好,怪自己的命不好,怪自己的出身不好,怪自己居住的环境不好,什么都怪,就不怪自己的主观思想。如果成功了,就说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归功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思维的正确导向。而看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却倒了过来:某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思进取,思想太臭、太矫情等等。某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命好,运气好等等。

抑郁患者何尝不是这样?自己的一切失败,一切不如意都是因为客观原因!而自己的主观思想毫无问题!多么幼稚的思维!

所以我建议大家,要从抑郁的根源——思想认知下手!不要把改变认知挂在嘴边上,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做出来!人的思想认知不是那么好理解、好改变的。

思想认知最重要

2015年我在北京开会时,跟一位来华讲课的美国认知派先锋,来自芝加哥整合心理学院的戴维教授交谈,我发现他对认知理解,也仅仅只是构建在改变行为模式的基础上,这恰恰是我不能认同的。

认知分为两类,一种行为认知,另一种思想认知。我觉得许多行为认知不靠谱的,甚至是错误的。就抑郁患者,靠自我摸索、盲人摸象的行为认知方式,能搞出正确的认知来吗?思想认知需要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尤其是正确的思想理论。

就拿我来说,要不是国学思想,我恐怕现在还在抑郁!传统文化让我节省了几十年的时间。

大禹的父亲鲧被皇帝处死前就跟大禹说:你要吸取俺治水失败的教训,不要走俺的老路,要有正确的认知。于是大禹谨记父训,不再急功近利。

他徒步从黄河上游走到下游,贯穿西东,终于对黄河有了正确的认识,治水的方法就出来了。顺其自流,但不放任自流,否则容易泛滥成灾

也就是说,顺天道——顺从水的自然流向,流到它的故乡大海。行人道——从维护人的自身利益出发,防止黄河流到两旁,以免造成洪水泛滥变成灾难。这才是王道。这就是道法自然,浑然天成的治水方法。

你对付抑郁的方法都是急功近利,只是停留在抑郁的表面去搞,这是行不通的!任何对付抑郁的方法都是没有长远效果的。只有掌握正确的认知,才能轻松驾驭抑郁。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和生活。

吃药是为了稳定情绪

尽管如此,严重抑郁者吃药是必须的,稳定情绪是最重要的,就像奄奄一息快要饿死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东西吃,而不是什么精神大餐。

抗抑郁的药物就像火炉,冬天怕冷就一直抱着它取暖,身子不冷后就不要一直抱着了。因为用火炉取暖不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相反,越用它取暖,你以后越会怕冷。这意味着,越是用抗抑郁的药,越会削弱你管理情绪的能力,形成药物依赖。

我们讲了这么多,抑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治本的方向在哪里?抑郁的因,就是你的思想认知问题。只有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内在世界的内容。   

思想认知层面

然而思想认知,飘飘渺渺,我们应从何处下手呢?思想认知包括:

1.对抑郁本身的看法;

2.对自我的评价;

3.对身边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所以要改变认知,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对抑郁的认知:

 为什么抑郁久治不愈,为何越斗越严重,为什么花的力气越大,抑郁反而加重?为何我练的那么辛苦,用了那么多的方法,突破那么多回,放松了那么久,自我激励那么疯狂,暗示那么多,我的抑郁还是依旧?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必须对抑郁的形成发展的因果关系有个清晰的认知,要有这个认知高度,否则你很难获得解脱。

二是改变对自我的认知。

要对自己有个恰当的评价。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很简单,就是找一面镜子照一照就行。没有人能发现自己的脸上有污点,只有通过镜子才能发现。每个人都会自以为是,只有别人才能看到你的问题在哪儿。因此我们只有把自己客观化起来,才能看到自己脸上的污垢。

当年我的抑郁能够解脱,就是因为“老师”做了我们的镜子。他(它)就是一面“照妖镜”,把我丑陋的一面照的清清楚楚,自以为是的“自我”再也藏不住了。

“过去,我错误地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有抑郁,现在通过观察发现原来人人有抑郁。”

 我发现有些正常人抑郁并不比我少。既然人人都有抑郁,为什么我就不宽容自己有抑郁呢?过于自我中心了吧。”

以前我以为别人都象自己一样在‘关心’着自己的抑郁,太自作多情了。现在我知道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全世界只有一5,这个人就是我自己。”

“被人皆有之的,正常人不值一顾的抑郁折磨到这种地步真是太愚蠢、太可笑了。”

“对抑郁的评价太高了,认为在自己身上的这点抑郁是天大的大事,现在想想真是滑稽可笑。”

“一切皆可抛,抑郁不可有,实在是过分了。”

“‘一点抑郁都不能有’的错误愿望必须立即砸烂。”“我为什么不能允许人皆有之的抑郁在自己身上存在?难道我不是‘人’吗?”“痛苦的心情是自我折腾起来的,自作自受,这种自我折磨该结束了。”

我单位有个同事情绪低落,我问他是不是抑郁?他淡然地说:“这有什么!说完就走了,也没有把我的问题放在心上。而我呢,只要有一次抑郁,内心就会翻腾不已,真是作茧自缚。”

除了找到良师,你还可以通过生活。因为生活本身也是老师。可以借助生活这面镜子,照见真实的自己。但你要碰碰运气。机会总是留给寻找它的人。所以你不能等待,否则不知等待猴年马月,去寻找吧,心想事就成。

三是改变对你周围环境和社会的看法。

社会是个大学堂。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经验、好素材。你可以多观察社会,观察现实世界的一草一木,尤其是找正常人交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从中获取正确的认知。

抑郁就是人生。走出抑郁就是矫正人生态度。没有正确的人生见解,你的胸怀宽不到那里去,你也不可能会原谅自己的抑郁。所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抑郁病很难痊愈。贪婪、纵欲、浮躁、狂妄是我们的天敌。提得起,放得下,胸怀宽广,富有爱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得失利益关系,都是优良的品行。

不要对痊愈后的人生寄予厚望。根治好了,你不会有任何的快感。你的抑郁康复后,不会有任何快感。就像大病痊愈后,不会有任何舒适的感觉,一切平淡无奇。当你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就会发觉:过去与抑郁拼搏得来的一切想法和体验是多么幼稚,你可能不屑一顾,从此与抑郁话题分道扬镳,彻底离开这个圈子。这也是为什么,除非治疗师,网上见不到几个真正痊愈的人。

从抑郁的纠缠中解脱后,并不意味着你已获得了心灵上的新生。其实这仅仅是“频道切换”。从一个游戏切换到另一个游戏,从一个轨道转入另一个轨道。人生的各种烦恼和困惑依旧接踵而来。但这和你在遭受抑郁煎熬时期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过去你的最大烦恼就是抑郁和它所带来的痛苦、困惑,就象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小块天空。你只能看到抑郁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你的眼睛你的心灵之窗只被抑郁厚厚的遮住了,它让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当你跳出抑郁的魔掌后,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更无奈!

这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结束语

现在很多抑郁患者选择心理咨询师,但普通心理咨询师难以胜任这个职责。虽然他们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他们只会告诉你认识心理规律,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等等有关的规律和大道理,而无法告诉你抑郁的原理是什么,无法解开你对抑郁的疑惑。这需要对抑郁有更专业的知识。

合格的治疗师可谓凤毛麟角。虽然不少抑郁者也走了出来,对抑郁也有专业知识和领悟,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缺乏洞察能力。

作为抑郁治疗师,如果人生阅历太浅,缺乏人生经验,很难达到人生的某种高度。

我很庆幸自己经历了许多人生颠簸,经历了苦难、疾病、被贬、分离等各种人生坎坷,终于悟道了抑郁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我更庆幸自己接受了一代名师和国学的思想,才毅然踏上了自我疗伤的生活轨道。

今天,我又重新研究抑郁,用自己的人生感悟,诠释着抑郁的原理和康复。我也庆幸我的那些指导过的学员大都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们有的成了网红,有的当上教授,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私企老板。

人生苦短,岁月易老。淡泊名利,克己制欲。不必虚伪,无须奉承。认真做事,踏实做人!闲看花开花落,净看云卷云舒。平常心是道。以一颗游戏心去应对各种挑战;以一颗宽厚心去接纳失败;以一颗博爱心去关爱需要关心的人,就一定能收获壮丽的人生!

猜你还想看


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打赏;

小小的公益付出,我们会做的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