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打开困住孩子的心灵枷锁,让他的内力觉醒

 郁金香抗抑郁 2020-06-19

今日导读

   今天是简老师谈抑郁系列的第三期,在前两期中,简老师(郁金香家长学校的资深心理导师、南京郁金香金牌会长,心理学硕士)分别阐述了青少年抑郁的成因、模式,以及家长的应对方法。今天,她重点剖析了“三不原则”,回答了家长们关于为什么要执行“三不”、如何正确地执行“三不”的问题。另外,她还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孩子的内力觉醒”这一观点。

    其实,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孩子、还是正要准备成为家长,今天的文章都能让你获益,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点击回顾第一期:接触了几百个抑郁症家庭后,我对青少年抑郁有了深刻的认识

    点击回顾第二期青少年抑郁家庭的父母,要站高一线、重构问题,将抑郁经历转化为孩子的成长契机

注:本系列文章篇幅较长,干货满满,观点深入读到、专业性强,且本系列文章郁金香为全平台首发,建议大家持续关注、先收藏、再慢慢阅读。

上期重点回顾:

1. 孩子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会自我发展,家长只需要给予“无条件的爱与自由”。

2. 最好的教育之道,是“向内自我成长,培养清静定力”。

3. 家庭氛围应该有“真实情感”的流动,家庭成员之间有“边界感”。

4.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

5. 耐心等待孩子借助抑郁完成内在“真实自我”的重新成长。

在第二期文章中,我们指出,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过度教育”:

第一,过度关注学习,支持系统单一。

第二,过度保护溺爱,抗挫能力薄弱。

第三,过度给予满足,耐受感恩不足。

抑郁症家庭的应对方式也存在过度之处:过度恐惧、过度迁就、过度指导。

基于上述种种错误,郁金香阳光会家长成长学校提出了“三不原则”。所谓“三不原则”,就是不期待(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不迁就,不担心。内在心性上,强调父母心理的稳定性:不期待,不担心;外在行为上,强调父母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界线分明:不指导,不鼓励,不迁就。

家长成长学校通过“三不原则”的实施,希望父母能够把心念内收,把期待孩子改变转化为自我成长改变,通过观呼吸与正念冥想、自我觉察(觉察自己情绪变化、觉察自己的认知偏见、觉察自己的行为模式),修练自己的清静心,从而升起教育智慧,真正理解孩子,做孩子最好的陪伴者。

在写这一篇文章前,我做了一个小调查,想了解一下大家在“三不原则”执行中的困惑,得到一些反馈:

1

家长1:孩子还小,不懂得社会实践中的一些规则 ,是否应该与他说明,然后再让他选择,难道完全什么也不指导吗?

2

家长2:三不原则的度到底如何掌握,是形式上的回避,还是心理上的放弃?

3

家长3:想让孩子做些家务,如洗碗、拖地之类的,孩子都拒绝,现在高兴时会自己做一些好吃的,偶尔收拾一下房间,这样的状态,父母应该怎么办?维持现状吗?

4

家长4:执行三不原则,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接纳与爱呢?

5

家长5:在执行三不原则时,我觉得我的内心好像对孩子很冷漠,孩子两天没有起来吃东西了,不知道这样孩子会不会觉得父母对她不管不顾了?

6

家长6:不迁就就会破坏亲子关系,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个度。

7

家长7:父亲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少看手机,按时锻炼身体,孩子有时不情愿也会照着做,父亲可以这样要求吗?对听话、没主见的乖孩子,可以建议吗?

基于这些普遍存在的疑问,我们需要理清几个问题。

第一:“三不原则”提出的背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三不原则”绝对不是放弃孩子,回避孩子。而是要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独立自主的意识与习惯。

“三不原则”的提出,是源于许多父母本身已经陷入抑郁焦虑的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对孩子的关心、建议、指导、鼓励,其实都是你内在焦虑的一种体现与投射,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出困局;而且有的家庭,本来就高标准高要求,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父母太执着于指导孩子快速改变,反而会造成亲子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与冲突。

基于此种背景,我们提出“三不原则”,重点是让家长能够心念内收,把期待孩子改变转化为自我成长改变,培养好自己的清静心与心理稳定度。

我们强调“不要求、不指导、不鼓励”,是指不主动对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指手划脚。但是当孩子有情感需要,想与我们交流时,或者在心理层面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当然需要敞开心扉,与孩子坦诚交流。

帮助孩子,更多是指心理层面的理解,关心与接纳,而不是日常生活事务的包办,以及对不合理要求的无原则迁就。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父母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认识世界的眼光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模式,进而影响孩子的社会心理能力。

社会心理能力,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个人与自身,他人,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社会适应四种核心能力。

1. 自我认知能力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吗?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吗?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吗?有自我价值感吗?自我评价高不高?

2. 情绪管理能力:情绪升起时,自己有觉知吗?能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吗?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吗?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吗?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懂得为自己的情绪命名吗?

3. 人际沟通能力:与人交往有自信吗?能理解别人吗?能以善意推断别人的行为吗?懂得拒绝别人吗?会不卑不亢地与人交往吗?会无意识地讨好别人?可以独处吗?

4. 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的灰色地带有清醒客观的认识吗?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吗?会调整自己的目标以适应环境吗?会懂得何时应该放弃,何时应该坚持吗?

这些方面,都可以成为日常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话题。

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孩子互动的一种行为模式,包括情感参与和管教方式两个维度。

情感参与:是指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给孩子关注与情感上的回应,是否常常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绪,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否给予及时的引导、释放、化解。

管教方式:是指父母为孩子制定的家庭规则,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存在太高标准,或是放任纵容。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中普遍存在四种管教方式:

1. 专断型:这类父母管理教方式严格,但缺乏情感回应;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到困难容易退缩,试错的勇气不够,对社会充满不安全感。

2. 民主型: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情感上接纳而且温暖孩子;这样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高自尊,高自我价值感,情绪稳定,踏入社会后也比较成熟 ,抗挫能力较强。

3. 放纵型:缺少家庭规则,溺爱有余,管教不足;这类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冲动,依赖性强,生活不自立,情绪不稳定,抗挫能力较弱。

4. 忽视型: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对孩子少于关爱,与孩子交流不足,情感流动缺乏,缺乏家庭管束。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情感比较冷漠,不太会化解自我的情绪压力,对人缺乏安全感与信任感。

了解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之后,每个父母都应该反闻自性,看看自己的家庭更偏向于哪一种教养方式,积极地调整自己家庭的教养方式,不断调整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与互动模式。

父母应该从事务性的“保姆身份”出解脱出来,生活中的事,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去体验,哪怕是试错,也是可以的。父母应该从更高的心理与情感层面,与孩子建立互动交流。建立有限责任家庭,家庭事务建立“有商有量”的民主讨论机制,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探讨、制订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家庭公约》,给孩子民主、自由与权力,但同时也要求孩子承担义务、责任与信守承诺。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父母教育理念的改变、教养方式的调整、与孩子沟通模式的优化,孩子被理解、被接纳、情感得到滋养、情绪得以释放,会慢慢地打开心扉,与父母建立真正的沟通。

第二:抑郁症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目前的社会现实是,抑郁症被污名化。

但凡有个明星自杀,或者有什么极端事件,抑郁症总是会被拿出来说事。青少年因为自身成长、激素分泌、学校压力、成长困惑等因素,一时的情绪失衡,陷入抑郁情绪,很有可能被扩大化诊断为抑郁症,走上吃药调整的道路。而抑郁症的标签却又可能让孩子自暴自弃,加剧对自我的否定,加剧对社会的排斥,加剧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否认,的确有的孩子因为长期心理情绪失衡,未能及时得到调整,进而发展为躯体化症状严重的抑郁症,甚至发展至心理障碍与人格缺陷。

但不可否定是,的确有孩子有被过度诊断的嫌疑。至少在我接触的许多家庭与孩子中,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少数。

如果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教养方式,学业压力或者人际压力,长期情绪未能得到释放,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压抑、情感失控、行为失常,常有痛苦感、无意义感,但是他愿意积极的调整改变自己,想各种办法求助,用药物稳定自己的情绪,用心理咨询帮助自己内心强大,用体育运动增强自己的耐受力,坚持尝试各种办法调整自己,那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走上正轨的。

但如果有的孩子,只是借抑郁症之名,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父母给自己的种种特殊照顾,逃避社会,逃避责任,那父母应该意识到,此“抑郁症”非彼“抑郁症”,更多是家庭教养的责任——你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太舒适了,孩子很难主动离开他的“舒适区”。那执行“三不原则”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把孩子自己的责任还给孩子,让他建立起独立生活的能力,才是我们对孩子最正确的爱。

很多时候父母焦虑紧张,往往是自己不能对孩子放手。溺爱绝对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只是家长自己内心软弱的表现,因为自己内心软弱,所以投射出孩子也是软弱的,怕孩子有情绪波动,毫无节制地放任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有“病”,那孩子自然就展现出“病”态来与你们的内心想法相映。

有谁的青春愿意整天无所事事呢?有谁的青春愿意离群索居呢?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棵小树苗,向上成长是天性。只有成长,才会有价值感,才会有自信,也才会有幸福感。

在我的心中,孩子并没有“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天然向上的精神种子,只是因为长期不当的教养方式与生活方式,让孩子在看待这个世界与社会,看待学习与交友等问题上,许多观念与想法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引导,所以对待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有失偏颇,许多压力与情绪未能得到及时的释放与缓解,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了这颗心灵种子的身上。

但是心灵种子天然就是要向上生长的,而且也有本自俱足的内在力量,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压在他们身上的大石头移开即可。

第三: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内力觉醒

有的家长,不可说不尽职,全部精力都扑在孩子的学习上,照顾孩子的所有生活,接送上下学,放学后检查作业,监督课外学习,背英语单词,从早忙到晚。甚至有的妈妈放弃了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

但往往这样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一切牺牲与用心,却无法得到回报,孩子到了中学,反而与家长陷入了互累、互恨的矛盾关系,孩子既不听话,也不上进,许多家有中学生,大学生的家庭陷入这样的僵局困境。

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外在肢体力量,也不取决于知识与学历,而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在心理能量。

曲刚(英语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所有没有唤醒孩子生命内在力量的家长都不是合格家长,都是愚蠢的家长,都是葬送了自己又去高风险地赌注孩子的家长,搞不好还是残害孩子的家长。”

激发孩子内力觉醒,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前面的文章分析过,抑郁爆发的深刻原因是真实自我(true self)未能获得成长,虚假自体(ego)的自大幻觉被现实击垮。本质上就是内在力量没有能够觉醒,还处于蛰伏的状态。

心理内力,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一股无比巨大的心理能量,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核电池,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激活与唤醒这股内在能量。家庭教育的根本,就是帮助孩子唤醒这股内在的心理力量。只要孩子内力开始觉醒,不论受什么教育,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或者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找到人生幸福。

家庭教育的误区,往往就是把每天完成作业,将来考上哪个学校这样的小目标当成教育孩子的大目标,而没有觉悟到,通过日常沟通与交流,唤醒孩子的心理内在力量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三不原则”的提出,本质上也是让父母把成长的自由还给孩子。给孩子自由,绝不是说放任孩子。给孩子自由,是指给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自由,给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的自由,给孩子情绪表达的自由。

第四:从规律生活着手,引导孩子内力觉醒

从我心理咨询的案例来看,有两类孩子。

第一类孩子,依从性比较好,能够听从家长的建议,但自我力量不足,有时会逃避挫折与困难。这类孩子改变的重点是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内在活力,增强自信心与生活乐趣。

对于这类孩子,我的建议是,首先从规律生活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正常三餐吃;每天定时运动。

在此基础上,先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比如可以看手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想与父母交流时,父母积极回应。孩子想有独处空间时,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对于处在情绪低落期的孩子,能够规律生活,就已经很了不起。曾经有位我的咨询者说:“每天规律生活,虽然白天也没有干什么,但给我的感受是,我是在认真生活的。而且早睡早起,也让我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我们要帮助孩子的,就是建立起每天认真生活的习惯,并为自己能够认真生活感到自豪。此外,我们还可以制订《家庭公约》,家庭每周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对父母提提意见,父母也给孩子提提建议,有商有量,民主开放,建立起一个有效沟通的习惯。

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及时表扬与强化。当然。这需要一步步地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

第二类孩子,与父母矛盾冲突比较大,不愿意听父母建议,情绪波动比较大,自我比较放任,沉迷手机,与外界隔离。这类孩子改变的重点是要能够独立起来,自我负责,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对这类家庭,父母尤其需要执行“三不原则”,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自己安排生活。

有的父母说,我是给孩子自由了,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只是天天沉迷于手机,要不就是几天不说话,不交流;要不就是发脾气,与父母吵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对孩子暂时表现出的不求上进,要有耐受性与平静心。要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

家庭教养方式不改变,孩子很难改变已经形成的亲子互动模式。只有父母改变了自己说话、思考、行动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擅长点,引导孩子从更广阔的人生视角看待青春期遇到学习与交友的种种压力与挫折,才有可能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出困局,走向更开阔的人生之境。

所以,父母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执行“三不原则”,好好的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自己对孩子内心的理解,稳定自己的情绪,改变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生活上放手,情感上温暖;而不是生活上包办,情感上放任。

父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当孩子表现出想与你交流时,要及时地抓住时机,与孩子建立深层次的沟通。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改善之后,才谈得上进一步引导与教育。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关系,孩子的心扉不打开,你讲的道理再正确也是无意义的。

第五:每一个人本自俱足,成长只是拨云见日

虽然我事无巨细地讲了许多,但我仍然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无不遵循“二八法则”,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世界上80%的道理只有20%的人真正去实践。

每一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家庭也是独特的。虽然可以找到一些共性,但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父母也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经常收到家长的留言,说:“简老师,你说的好有道理,可以我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局,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是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只是种种专家意见,种种外界声音,种种世俗评价,让我们迷失了初心,迷失了自我智慧,现在,通过“三不原则”,家长自我成长,我们每个家长,都要拿回自我力量,也要帮助孩子拿回他的内在力量。

时代在改变,人心不会改变。人对爱与自由的希冀不会改变。

我并没有教导你们什么,当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我不过就是拨开了你们心头的一些迷雾,让你们的心能够澄澈敞亮起来,你们本自俱足的内在智慧就相映而生了。当你迷茫时,问问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初心做事,就不会错到哪里去。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觉醒。孩子只不过是帮助父母意识到这一点罢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天性,坚信这一点,就敢于信任孩子,对孩子放手;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移开压住他们心灵活力的情绪石块,以及打开困住他们手脚的心灵枷锁。当孩子的情感能够流动,心灵能够自由,他们的内在力量自然会苏醒。

“战胜自己的过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等战胜完自己后,我感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这段话是我的一位咨询者给我的留言。以这段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战胜自我,走出困局,重塑新生。

本期重点回顾:

1. “三不原则”绝对不是放弃孩子,回避孩子,而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我负责。

2. 引导孩子发展四大社会心理能力: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社会适应。

3. 家庭中情感参与和合理管教要并行发展,建立家庭民主协商制度。

4. 从规律生活开始,引导孩子内力觉醒。

5. “三不原则”要灵活运用,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