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传:被动打虎、被动英雄,武松的另一面也丑陋不堪

 头来了 2020-06-19

《武松打虎》节选自《水浒传》的名篇,不仅成为了影视、戏曲的“常青“桥段,也成为中国中学生的必读名篇。

不可否认,武松打虎的确精彩,

也是正是因为太精彩了,从而使《武松打虎》片面化,完美化,

忽视了武松打虎是被动的过程,武松成为英雄同样也是被动的过程。

武松为何打虎呢?

因为武松去阳谷县找他的亲哥哥武大,清河县的景阳冈是武松的必经之路。

一年前,阳谷县的武松因为醉酒打死县里的衙役,潜逃在外。一年后,武松打听到,被自己殴打的衙役并没有死,而是晕了过去,武松决定回阳谷县找自己的哥哥。

自幼父母双亡的武松,武大郎是他唯一的亲人,也是把他养大的至亲。武松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不会抛弃自己的亲哥哥武大郎。

途径景阳冈的时候,喝了点酒的武松老毛病又犯了。原来喝了酒的武松喜欢寻衅滋事。《水浒传》的原话为:

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管照不到处(照顾不周的地方),他便要下拳打他们。

行为豁达的柴进为何慢待武松?还不是因为武松酒后寻衅滋事的坏毛病。武松为何潜逃在外?同样是因为武松在谷阳县打晕了衙役。武松无事生非,闹事的品性在“三碗不过岗”的酒店同样暴露无遗。

酒家对于一般客人的建议就是三碗,因为酒虽然是自酿的白酒,但是后劲比较大。

酒家建议喝三碗同样是酒家的善良之举,如果换做其他酒家,巴不得多喝呢?不仅可以增加自己酒店的销量,多赚钱,而且可以还可以利用岗下酒店的特殊性,干点黑活,类似孙二娘的店。

景阳冈酒家并没有这样做。

当武松喝完三碗的时候,店家便不许武松不喝酒。可是呢?武松则不依不饶,一方面说自己没有醉,要酒喝,如果不给就砸店,另一方面怀疑酒家惦记自己的财物。

即便是后来第一次看到警示的时候,武松的第一反应同样是“酒家诡诈”,说出“我却怕什么鸟”的话,而不是酒家为行路的客商着想,为武松着想。

第二次看就有官府印章的警告的时候,武松怕了。

武松才相信景阳冈真的有老虎,武松害怕了。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他回去的话,有可能会被酒家耻笑,他便硬着头皮往前走了,此时此刻他的目的也只是去“看看“老虎,并没有说要打死老虎。

打老虎是因为他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了,因为“那大虫又饥又渴“。老虎要拿武松填饱肚子,如果武松不奋力反抗的话,只能成为打虎的晚餐。如同《水浒传》中的李逵杀老虎是一样的。

其本质是泄愤,而不是为民除害。

武松则是自保,顺利过岗。结果打死了老虎,遇到了猎户,自己成为了打虎的好汉,自始至终,施耐庵先生对于武松的评价都是【好汉】。武大郎把武松带回自己家的时候,潘金莲对于武松的评价同样是好汉。

那妇人道:“奴家也听得说到,有个打虎的好汉,迎到县前……原来却是叔叔(节选第24回)

那么,被动打虎的武松为何会成为英雄呢?那是因为今天的很多作品把武松打虎主动化了,认为武松打虎是主动的为民除害的过程。加之,潘金莲和西门庆鸩杀了武大郎,武松不顾一切为兄报仇的壮举,武松需要被树立为典型,那么打虎的武松自然是英雄。

武松因为“性气刚“喝酒闹事的事情则不被提起,

武松喝酒打晕阳谷县衙役的事情则被掩饰。

留下来的武松是浩然正气,为名除害的大英雄本色。

武松不堪的一面其实和武大郎一模一样。

每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只是一味吃酒,着紧处却是锥钯也不动。(节选《金瓶梅》第1回)

只不过武大郎身高不足三寸,除了喝烂酒、卖炊饼,一无是处,而武松则不同,身高七尺,力有千百斤,自然需要树立为典型。不是武松打虎太英雄,而是社会武松一个典型罢了。

红楼小黑原创文章,欢迎一起讨论,营造和谐的读书场所!

喜欢的话,关注,点赞,每天分享不同的读书感悟!

参考:

《金瓶梅》崇祯版

《秋水堂论金瓶梅》

《我们如此热爱金瓶梅》

《水浒传》校注版本

《水浒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