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四川箭竹开花导致大熊猫饿死,难道竹子开花真是灾难的预兆?

 Loading69 2020-06-19

开花,是很多植物生长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被人们视为美好的事物,自古以来无数诗词歌赋赞誉花开。然而,唯有一种植物,开花却被人视为不祥的预兆:竹子!在民间俗语中有一句话“竹子开花,马上搬家”,就反映出了人们内心对竹子开花这一现象的恐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会唱这首儿歌:“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真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歌的背景,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陕西等地的箭竹林大面积开花,成片死去,导致了超过两百只以箭竹为食的大熊猫因缺少食物而死去。

那么,为什么竹子会开花,竹子开花真的会带来灾难吗?今天,作为从小在竹林边长大的农村精神小伙,与大家一起交流竹子开花的深层原因。

正在开放的竹花。图据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一、全面了解竹子开花的基本情况

1.多久开一次花?

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的植物,但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不同竹种其开花周期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竹种,各地的开花周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毛竹,一般认为其开花周期为六十年,但据相关资料记载,浙江奉化石门毛竹林两百多了也没有开花。

2.所有竹子是一起开花吗?

竹子开花有可能是成片竹林一起开花,也有可能是其中部分竹子零星开花。大多数自然生长的竹林是成片竹林一起开花,一旦开花就整丛、整片开花,开花后不再正常发新笋,即使开花后新发的竹枝及开花时长出兵竹笋,抽枝后也会迅速开花。而大多数人工种植的竹林和小数自然生活的竹林会有零星开花而不会成片开花,开花后的死亡也不如成片开花竹林的迅速。

竹林。图据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3.竹子开花后会结果吗?

开花结果是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共有特性,竹子也不例外,但竹子开花后的结果情况却又有一些特殊。从概率来看,大多数竹子在开花后都会结果,尤其是野生竹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地区大熊猫主要食物的箭竹,发生大面积开花枯死后,都是结果并天然落下,几年后就成长为新的竹林。国外对竹子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大多数均是这种开花、结果后种子成长为新的竹林。当然,也有少部分竹子尤其是人种栽培的竹子,开花后不结果,或结出的种子不能发育成熟,最终得不到能长出新的竹林的种子。

二、竹子开花死亡会造成哪些损失

竹子在我国不仅是重要的林业资源,而且也是大熊猫的重要食物来源。自然竹林一般生长于山区林地,近年来,随着林业、竹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多地区均出现大面积人工种的竹林。不管是自然生长竹林,还是人工种植的竹林,首先具有非常高的生态价值,对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很多地区大力种植竹子促进了当地农业、牧业、旅游业、手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降低木材消耗保护森林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年四川箭竹开花导致大熊猫饿死,难道竹子开花真是灾难的预兆?

四川地区开花后死亡的箭竹

当一个地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死亡后,因新的竹林成长至少需要五至八年,有些自然竹林甚至需要十年以上才能恢复,以竹子为食的动物、昆虫生存首先受到影响,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陕西箭竹大面积开花就曾导致超过两百头野生大熊猫的死亡。其次,竹林大面积死亡,给当地植被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高山箭竹林大面积死亡后,其稳固土层、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就会严重削弱。第三,与竹子相应的农业、牧业、旅游业、手工业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严重影响靠竹林生存的百姓经济和生产质量。

三、国内外专家发现竹子开花的主要原因

关于竹子开花原因的研究,目前国内外相关专家主要还是从开花历史资料的分析、开花现象的观察和开花竹林的实地调查着手,目前主要有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外因说、自由基理论、病理学说、个体变异和突变学说等,但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解释竹子开花的所有现象。

1.生长周期说

生长周期说也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学说,很多专家均认为,竹子开花具有一定的周期,而周期则决定于竹子的内部发育节律,其最有力的证据是竹子的同步开花现象。

著名林学陈嵘研究了中国和日本竹子开花的历史记载,发现毛竹开花的公元年代为60的倍数,美国白哺鸡竹开花周期约为43年;台湾学者发现牡竹开花周期为47年;浙江箬竹则是100年开花1次;而史料详实记载过浙江昌化箭竹开花周期则是相隔60-66年。

国外有专家认为,竹子有一种非常同步的生物钟,这就使得同一来源的竹子,无论在世界哪一个角落,都在同一时期内开花、结实、死亡。曾有媒体报道说,英国花园里种植的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竹子分别与它们在其他地区同一来源的竹子同时开花、产生种子并立即死亡。

那年四川箭竹开花导致大熊猫饿死,难道竹子开花真是灾难的预兆?

四川生长旺盛的慈竹

2.营养说

根据对近年来开花竹林地下根系的调查,发现全部或大多数整片竹林开花的根系,老竹根所占的比例较大。而老竹根对营养的吸收能力较弱,从而导致竹子的缺乏必要的生长营养,进而引起开花、死亡。

日本植物学家上田弘一郎曾于上纪五六十年代对刚竹茎杆中的碳氮比进行了测定,开花竹子的碳氮比为296.2,而未开花竹子的碳氮比为140.5,这说明开花竹子的严重缺乏营养,导致开花。

此外,国内竹子研究方面有较深厚学说的柴振林、高培军、邱尔发等人,通过研究学说也共同反映了,在竹子开花的过程中,竹叶、茎杆的主要营养元素向竹花、果实转移,对营养元素的消耗量加大,同时开花竹子的根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又开始降低,从而出现竹子“营养不良”,进而导致竹子开花后大量“饥饿死亡”。

3.外因说

外因主要是指气候因素和土壤水份因素。外因说认为,因气候干燥,竹子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竹子代谢失调,抑制了竹子的营养生长,从而出现开花。例如:1953年浙江西部发生旱灾,次年西天目山的毛竹林成片的开花。但这种学说无法解释未发生灾害地区竹林成片死亡的原因。

4.自由基说

国外有相关专家等通过开花逆转与环境及营养条件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竹子开花是由自由基导致的说法。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竹子开花后叶片中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呈现升高,而过氧化氢酶活力出现下降。这些保护酶活力的变化表明了开花后植物内防御能力的下降及自由基含量的上升,从而加速了一些竹子的开花、发育及衰老。

那年四川箭竹开花导致大熊猫饿死,难道竹子开花真是灾难的预兆?

四川山区生长旺盛的自然竹林

四、能不能采取措施防止竹子开花或延长开花周期?

既然很多专家都认可以上竹子开花那些原因,那么能不能通过抑制这些原因,让竹子不开花或延长竹子开花的周期呢?目前,因竹子开花周期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人工竹林中进行试验,主要措施有:

防治病虫害,及时挖除开花竹子、老鞭和残蔸,留壮鞭和萌生的小竹,改善竹园水肥条件,有必要时可人工施加人工肥或重点补充氮、磷类肥料,使之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不断抽鞭发笋,从而达到延迟开花的目的。此外,为防止竹林成片开花,应有意在竹林种植时选择起源不同的竹种,形成混合竹林。

五、结论

综合以上内容,目前对竹子开花的科学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和全面,但从哪方面来看,均未发现竹子开花与自然灾害存在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应保持理性的思维方式,科学地看待竹子开花等自然事件,正确对待传言、俗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