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掏心窝| 从小被多个老师虐待,却没有被打垮,这股逆商哪来的?

 咩咩羔 2020-06-19

这几天12岁小女孩缪缪自杀的新闻看了让我心碎,虽然现在真相还在调查之中,我不对事件本身做评论。

但每当看到孩子被老师虐待的新闻,我都会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对那些可怜的孩子感同身受。

从小到大,我也是那个倒霉的多次被老师虐待的孩子,我曾经和他们站在同一个位置。

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有被老师打垮,一次也没有,反而越挫越勇。

这几天和马克思讲起我小时候的经历,依然义愤填膺,激动不已。今天决定写出来,不是为了博同情,博眼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被外界打垮!

我想这是每个父母都需要知道的,而这一点也是我最要感激我父母的,谢谢他们把我从小培养得内心强大,即使在学校有诸多不顺,也依然成长为一个阳光乐观勇敢向上的人。

1.

还记得,3岁的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被老师虐待了。吃午饭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一块肉掉到地上,被老师要求捡起来吃掉。

我很不爽,地上脏死了,居然让我捡起来吃掉?3岁的我很不满,坚决不吃。

虽然是3岁发生的事,但我现在还记忆尤新,可能那是我有记忆以来遭遇的第一次不公。

回到家我就和妈妈抱怨:“老师怎么能要求我吃掉在地上的肉呢?我吃了脏东西生病了怎么办?”

我妈很惊讶小小的我居然就有勇气对抗老师,不过她100%支持我不吃掉在地上的东西。

那之后,为了缓和我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妈妈偷偷送了老师几张电影票。

2.

小学四年级我遇到的一位班主任就更恶劣了,姓段,且称她为段某吧。她是四年级突然空降到我们班的语文班主任,年事已高,即将退休。

四年级那年我本是很风光的,学习成绩长期年级第一,人缘也好,凭实力在全校同学的公开投票下当选了大队长,胳膊上戴上了三道杠(还记得当时几位候选人都是自己做投票箱,学生代表用花生当选票)

段某看我不爽,主要是因为我妈对她没有任何表示。

我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的老实人,只会做事,不会说话,更不擅长拍马屁那套了,他们也从来没有教过我拍老师马屁。

我妈妈看我在学校混得不错,不管是成绩还是竞选都不是靠老师的关照得来的,既然该有的我都有了,感觉没必要跟老师搞关系了啊😹

所以,当别的家长三天两头往学校跑给段某送礼物时,我妈几乎不去学校,没事不找老师...

结果段某看我就不爽了。

我当时有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就连隔壁班的语文老师都把那篇作文拿去读给他们班上的学生听。

段某对我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很好,最近区里正好有个讲故事比赛,我让蔡XX拿这篇作文去参加比赛,她讲得比你好,更有机会获奖。你的作文能参加比赛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哦。”

NND,这什么逻辑?拿我的作文去让蔡XX参加故事比赛,有本事让她讲她自己写的作文啊!要知道,蔡XX的妈就是那个特别懂得给老师送礼物的人。

我当时到底是小孩,没有勇气直接对一个50多岁,还装得和蔼可亲的老师说不。

我找到了和我很亲近的大队辅导员诉说了这件事。

结果第二天,段某突然气急败坏地出现在教室门口,当着全班的面把正在上课的我叫出教室,一出教室,她就对我推推搡搡,破口大骂。

在走廊上骂一句推一下,一直把我推到她的办公室。

10岁的我从来没有受过这种侮辱,我也不敢相信平时装得为人师表的段某终于原型毕露,面目狰狞而丑陋!

我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对我动手的她,印象里我没有哭,不过也没有反抗。

来到段某的办公室,我看到大队辅导员正坐在里面,原来是她找段某谈话了。

最后,蔡XX没能拿我的作文去参加故事比赛,但是段某也没有允许我去参加比赛。

事情过后,我妈终于意识到不给段某送礼物的严重后果,也开始学着别的家长时不时给她塞点礼物,她对我的态度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恶劣。

幸运的是,一年之后段某就退休了,我高兴得欢天喜地,又恢复了往日快乐风光的小学生活。

3.

初中的我就没那么幸运了,这次遇到的班主任又是和段某一样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孙某,而且一跟就是四年。(武昌区当时是实验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

因为时间长达四年,孙某的恶对我来说影响更大,整个初中每天放学回家我基本都在跟父母抱怨孙某的恶劣行径。

孙某的教学水平不咋地,倒是特别擅长惩罚学生,最喜欢的呢,就是罚抄。

听写写错了字,罚抄100遍;周末作业经常是把周五发下来的语文考试卷子从头到尾连题目带答案一字不落的抄10遍。

反正动不动就让学生罚抄十遍百遍的。还记得当时有个家长抱怨说儿子晚上抄到凌晨3点还没抄完,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我和小伙伴当时最热衷研究如何把三五支笔绑在一起写字,应对孙某的变态罚抄。

我从来没有抄到很晚过,我对孙某粗暴简陋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屑,也看不出来这种只会一个劲的罚抄对我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帮助。

我每次都是做做样子,边抄边和妈妈一起抱怨老师,然后到点睡觉,没抄完的拉倒,身体要紧。我妈也一向支持我。

初一学期末评选区三好学生,当时符合硬性条件的学生有三个,我是其中之一。

估计是那时候给孙某送礼的家长还不多吧,又或者是这三个候选人里刚好都没有给她送礼。孙某说那就投票决定吧。

我高票当选。又一次,在没有贿赂的情况下,我凭选票当选。

不过,第二个学期都快过完了,一直没有拿到证书。我妈也依旧傻里傻气地不懂得和老师搞关系。

有一天孙某问我:“你得区三好学生的事,跟你妈妈说了吗?

我一脸天真:“说了啊。”

叫你妈妈来拿证书”,孙某扔下一句话。

奇了怪了,证书直接给我就行了啊,还用得着我妈来拿?回家告诉妈妈这件事后,她终于心领神会:“难怪一直不把证书给你的,原来是想要我送东西她。”

于是我妈赶紧去买了个包送给孙某,才拿回本该属于我的证书。

孙某的偏心都写在她的脸上,每天对谁笑,对谁凶,与学生家长送了多少钱的礼物直接挂钩。

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有段时间她上课从来不点我回答问题,虽然我每次都举手。我就知道,哎,又到该给孙某送礼物的时间了。

我入团的时候,当时的惯例是要在班上发糖发花生庆祝。

孙某把我叫过去直说:“我不吃糖和花生,叫你妈妈别买这些给我。

我傻乎乎地问:“那您喜欢吃什么呢?”

她笑着说:“你妈妈知道。”

还有一次,我不记得因为发生了什么事,孙某突然当着全班的面没收了我的团徽。

我气得直咬牙,回到家对着爸爸妈妈大声控诉老师,并要求我妈当晚带我去理发店剪短发。剪掉头发成了我当时抗议老师不公对待的无声呐喊。

妈妈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带我去剪了头发,很短很短,从小到大那是最短的一次。

后来,妈妈怕影响我的学习,就去商场给孙某买了一条几百大洋的羊毛围巾。要知道,那么贵的围巾她自己都不舍得买给自己戴,却不得不买来送老师。

小小的我内心是愤怒的,我心疼妈妈的血汗钱,我不断在内心拷问:“难道这就是和老师打交道的正常方式吗?

很快,孙某戴着我妈送给她的围巾,威风得意、春光满面地走进教室。那天她笑得无比灿烂,对我特别温柔,点我回答了好几次问题。

可是,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到多高兴。她在讲台上笑得越开心,我就越觉得恶心。我被她的虚伪和势利恶心到想吐。

两周之后,孙某就找了一个理由当着全班的面,撤销了当时团支部书记的职务,并任命我为新团支部书记.......

变脸变得这么快,仅仅两周时间我的待遇就从谷底冲上云端,可不可笑?滑不滑稽?!

虽然后来我妈和她的关系处得不错(定期送礼),她对我也不再刁难,为了生存我对她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我的心里对她全然只剩下鄙视。

4.

以上写出来的可以说都是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还有很多日常的惩罚和摩擦再写5篇也写不完。

不过,哪怕我小学到初中,都遇到了这么龌龊的班主任,但我的学习成绩始终数一数二,班主任老师那些明里暗里的刁难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学校生活。

在学校我的朋友很多,总体来说上学于我是件开心的事,从来没有因为老师而动过逃学或者转学的念头,更不至于自杀。

现在回想起来,对于还是孩子的我,内心真的不是一般的强大。当时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自己总结了三个原因:

1. 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

当我向父母控诉老师时,他们永远都站在我这一边。他们从来不说:“你怎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扫兴的话。

虽然大部分时候他们并没有能力去帮我扭转局面,还得靠我自己去面对,但至少他们倾听我的愤怒,共情我的感受,还在嘴上鼓励我:“你说得对,老师这么做确实不对。

有了父母的支持,我的委屈,我的愤怒在家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泄,负面情绪一旦表达出来了,并且得到爱的人的理解,感觉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2. 明确的是非观支撑我走下去

心理学家在儿童身上观察到一种常见现象,那就是儿童习惯于合理化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把发生的不幸都归罪于自己。

也就是说,由于缺乏人生经验,儿童习惯于认为周围发生的事都是正常的,如果爸爸打妈妈打自己,儿童不会觉得这是爸爸做得不对,反而会偏向于认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才造成爸爸家暴。

正是因为这种归罪于自己的心理倾向,导致很多孩子在遭遇性侵、霸凌等等不公对待时,都不敢说出来,他们觉得是自己的错,怕说出来了反而会被大人批评。

然而,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受。

我的心里一直对是非有着明确的判断,当老师对我做那些不公的事时,我很清楚那就是老师做得不对,是她们没有师德,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对这一点从来没有怀疑过。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要听老师的话”。她们教我区分是非对错,但从不教我盲目服从权威。

因此,从小到大我不算是个听老师话的孩子。老师如果说的是对的,我就听;说的不对,我是不听的。

有个小学老师曾经对我妈妈说:“你女儿啊,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我妈听了不仅没有教训我,反而有点得意。

我说:“那个老师动不动就打人,粗鲁无礼,上课经常用书打学生的头,朝学生扔粉笔,讲课又讲得差,这样的老师我为什么要把她放在眼里?她根本就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妈妈听了连连点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不过她还是劝我在心里鄙视就好了,表面上收敛点😹

因为内心一直相信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并且对老师的行径嗤之以鼻,这样的正义感和是非观给了我强大的力量,支撑我不被老师的刁难击垮。

3. 自信来源于父母的接纳和肯定

肯定有人会问,这份自信哪来的呢?你怎么就那么肯定自己是对的,老师是错的?

不用说,当然是来自于家庭。

我的父母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给我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小就知道何为尊重,何为正直,何为公平,何为善良。

我的童年是被他们温柔以待的,我在家里可以说不,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和长辈“顶嘴”,可以不和人打招呼。

是他们定义了我眼里的“正常世界”,所以当我后来遇到那些不公时,我知道那些才是“不正常的”。

他们全然的接纳我,肯定我,爱我,鼓励我,却不试图改变我,给了我后来面对世界的勇气和底气。

随着儿童自杀事件的增多,很多人都在谈论培养孩子的“逆商”。

逆商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完全是个伪命题。

是不是让孩子多经历挫折TA就有逆商了?为此我们要故意人为制造一些挫折,甚至吝啬赞美孩子,告诫他们戒骄戒躁吗?

这完全是搞错了方向。事实上,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挫折就已经够多了,根本无需人为制造,语言打压更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真正的逆商,是面对困难的坚强。坚强从哪来?来自于自信!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相信自己值得被别人尊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相信自己努力就能做到,所以才不会被困难和别人打倒,才会奋起反抗,奋起直追,才有东山再起的底气和信心。

没有自信,以上这些都很难做到,何谈逆商?

逆商只是一个结果而已,其本质是自信的爱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