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以上这段话是来自于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中的文字。杨绛先生,是一位老奶奶,喜欢文学的80后大多是知道有这样一位女性女作家的。看完她的《一百岁感言》,键盘停止敲打,闭上眼睛,想想我的百年后,估计我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吧,那我会去哪里了呢?不知道。 我想太多的感慨都比不上她的一字一句,所以就敲打她的感言放到这个三味淑屋里,一起欣赏。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有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和平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妒忌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相处,就先得与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能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残忍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百年后,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写感言了。倘若我还能像杨绛老奶奶一样还能有机会发表感言的话,我又会留下什么呢? 百年后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能预料到的是,此刻我的人生哲学是什么?此刻我需要奔走去哪里?此刻我需要如何去担当所有眼前的“馈赠”? 能预料到的是,此刻我还在这里敲打键盘,在属于我的文字里,属于我的世界里,欢快地奔走。 罢了,刹车。 下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