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让12岁男孩开车?毫无底线的“溺爱”背后是毒药

 富书 2020-06-19

妈:爱孩子,我们要让他学会飞翔,勇敢地搏击风浪,爱孩子,就是要教会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作者:云水禅心(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一段“父亲让12岁儿子开车上路”的视频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

视频中显示,一名12岁小男孩坐在驾驶位置上,手握方向盘,像模像样地在乡间小路驾车前行,期间车速还比较快,父亲则淡定的坐在副驾驶拍视频!

随着频的转发,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

事后民警通过排查找到这位糊涂的父亲李某,其背后荒唐的理由竟是:

当天孩子心情不好,吵着要开车,我就把车给他开了,希望他能高兴起来。

只为逗孩子开心,这位父亲不但公然挑战法律底线,更不顾孩子与他人的生命安全,简直让我们气愤!

记得曾经在医院看过这样一个场景,有个孩子刚做完手术,麻醉过后醒来想喝水,可是医生在术前就已经交待,术后两个内不能喝水,四个小时内不能吃东西。

可是孩子顾不了那么多,一直在哭喊难受要喝水,而陪在他身边的爸爸,竟然也顺从了孩子,买了瓶冰水给他喝。甚至于对医生和护士的好意提醒劝阻还破口大骂。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从来舍不得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说“不”。

殊不知这种不加分辨,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爱,往往会养出自私的孩子。

溺爱的起脚点是“爱”落脚点都是“悔”。

01

进化妈

常言道,溺爱享乐酿苦果,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位52岁的妈妈靠在工地搬砖,养活家里26岁不工作整天打游戏啃老的儿子。

我们都知道在工地搬砖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活,拿到手里的钱也绝对是血汗钱。

当工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纷纷劝说她让儿子打工挣钱,如果他不同意,就断了他的供给。

可是这位妈妈却表示自己不忍心这样对待孩子,因为孩子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

从小都是对他百依百顺,没让他干过任何家务,但凡孩子问她要钱,哪怕她自己几天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也愿意省下来给儿子用。

诗经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对于父母来说,辛苦劳累不算什么。但最悲哀的,莫过于我为你掏心掏肺,却把你养成狼心狗肺。

起初的时候大家都还觉得这位妈妈很可怜,但是细想之后却感觉是这位妈妈毁掉了儿子的生活,也葬送了自己的晚年幸福。

正如教育学家卡连柯所说:每一位“啃老族”的背后,都藏着过于溺爱他的父母。

富勒也说“母亲的宠儿成不了大器。”那到底什么才是母亲对孩子真正的“爱”?

爱孩子,我们要让他学会飞翔,勇敢地搏击风浪,爱孩子,就是要教会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说溺爱,是温柔的陷阱,那一再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有时候更会让他走入歧途。


02

进化妈

当母爱成为一种溺爱,当宽容成为一种纵容,13岁男孩杀人案,再一次值得我们深思。

黑龙江通河县,一名13岁男孩强奸了14岁女孩。

女孩父母知道后,愤怒找上门,因男孩家长平时就非常宠爱他。这次犯了如此大错,也不加责备让男孩承担后果。却只是把孩子护在后面,轻描淡显的说:“孩子才几岁啊,只是闹着玩而已。”最终男孩家长担心此事闹大,于是赔偿了女孩父母医药费,将他们打发。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却没想到一周后,男孩夜闯女孩家中,将女孩的父母活活捅死,足足捅了19刀,最终因为情节恶劣,男孩被判无期徒刑。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说,人性有三层:

第一层,生物性,偏向恶;

第二层,社会性,善恶兼有;

第三层,精神性,偏向善。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很容易做出野蛮的行为,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及时管教、不纵容不兜底,重视底线教育是每个父母都该有的觉悟。

因为这世上,没有底线的人最可怕。

正如易中天所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

同样是关于“底线”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甚至人身威胁,在名族大义明前,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

孔子曾说: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

底线是人的自我基准、道德基准,为人处世的基准,制定该有的规则。

03

进化妈

记得有一档来自美国的育儿节目《Supper Nanny超级保姆》,这档节目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节目中的孩子基本都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用在地上撒泼打滚,或尖叫,或砸东西等方式威胁父母,迫使父母做出让步。

节目最后,通过儿童表现出的种种行为,育儿专家指出父母管不了孩子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平时没做好 “底线教育”,对孩子的一次次放纵与妥协,导致了他们越来越“无法无天”,难以管教。

中国有句古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孩子制定底线,是护佑孩子的一种手段。

若把人生成长的历程比喻为通过一座架设在激流险滩之上的桥,底线便是桥两侧的护栏。有了护栏相助,孩子就少了坠落激流的危险。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但有原则的,那我们该如何坚守住教育的底线,需要制定规则呢?

尼尔森 的《正面管教》,里的核心理念——温和而坚定,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曾用诗意的句子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如何深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如何拒绝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

前者即“我爱就爱了,无条件地爱,也不会诱惑产生一个让你需要我的境况”;后者即“我不答应你时,我态度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无价值”。

敌意与诱惑,都会让孩子迷失自己的心灵。对于孩子的需求,这两句话表达了最有力也是最温暖的关系。

要想温和而坚定,“没有敌意的坚决”,要记住三个步骤:

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比如一岁多点的孩子,要多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在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和他谈心,让他觉得可以和你交心,你是他安全的港湾,和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你的内心非常地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其实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

比如规定每晚9点必须睡觉、吃饭以前不能吃零食,就算孩子哭闹,你也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温和而坚定,“坚定”是一定要长期执行,要形成习惯。

明白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过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简单来说,就是习惯决定命运,这份习惯也来自父母平时为孩子的“底线教育”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父母的底线在哪里,孩子未来的高度就在哪里。

最后

慈母多败儿溺子如杀子,处处为孩子着想,已经成为父母纵容孩子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父母也应该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疼爱,千万不要让自己对孩子的爱变成伤害他的利器。

一个真正的受教育、有教养的人,一定是一个守底线,懂礼仪的人。

者简云水禅心,富书专栏作者,爱写作的一枚80后“老母亲”,“我思故我在”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记录育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